國際Whatsnew

澳洲來信:西澳礦業性騷擾頻發,礦企巨頭面臨集體訴訟|Whatsnew

西澳礦業中的「飛入飛出」工作模式,成為職場性騷擾的灰色地帶。

2019年7月11日,澳洲一個力拓集團運營的鑽礦地下礦通道,其中牆上畫著一個標誌。攝:Carla Gottgen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19年7月11日,澳洲一個力拓集團運營的鑽礦地下礦通道,其中牆上畫著一個標誌。攝:Carla Gottgen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柯雅拉

刊登於 2024-06-16

#礦工#澳大利亞#性暴力#職場#澳洲#性騷擾

無論是地理還是經濟,以帕斯(Perth,伯斯)為首府的西澳大利亞州(下稱「西澳」)與位於澳洲東部的雪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和阿德萊德都有巨大的差別。在當下冬令時,西澳與東澳有兩小時時差;澳洲東部經濟以商業和專業人士服務为主,而西澳則是礦業主導。

作為澳洲的經濟命脈,礦業在過去十年來一直佔據了澳洲超過兩成的國民生產總值。澳洲的礦業市場以私營企業為主,男性勞動力佔絕大多數,女性直到1986年才被允許進入西澳洲的礦場。據統計,在2022年,僅有四萬五千名女性在礦業從事全職工作,占澳洲全國勞動力的21%。男多女少的行業氣氛下,再加上澳洲地廣人稀,常需要礦業從業者到偏遠地區來回外派工作,澳洲礦業中也曾多次被揭發有女性工作者遭受性騷擾和欺凌。

2024年5月,澳洲一所律師事務所就接到一众礦業從業者的委託,研究向澳洲礦業領頭羊之一的力拓集團(Rio Tinto)提出集體訴訟。

這些從業者指自己在為力拓工作期間,曾遭遇性騷擾和性別歧視,希望通過集體訴訟的形式,來調查力拓是否有採取足夠的措施制止性騷擾和性別歧視。通過集體訴訟,力拓的員工們可以實現她們的訴求嗎?此次事件又反映了澳洲礦業在性騷擾和性別平等上如何「黑暗」的一面?

澳洲礦業性騷擾、性別歧視事件頻出

有關澳洲礦業性騷擾事件,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年,澳洲性別歧視問題專員公布經其調查多年後撰寫的《營造尊重的工作環境報告(Respect @ Work)》,報告指出,在礦業中,澳洲女性遭受性騷擾的發生率為40%,遠高於其他行業的31%。

在西澳,礦場與礦場之間並非連結為鄰,從一個礦場去到另一個礦場,往往需要數小時開車甚至乘坐飛機,因此行內會稱這一類型的外派工作為「飛入飛出(fly in fly out)」。

在參與「飛入飛出」的時候,員工通常結隊而行,到通信信號差、荒蕪人煙的遠郊地區工作。2021年,《西澳大利亞報人》登出重磅調查,揭露有男性礦業從業者利用「飛入飛出」的工作性質對女同事展開性騷擾、性暴力和霸凌。報導引起多家媒體跟進,越來越多曾從事「飛入飛出」工作的女性也相繼發聲:有人指男同事經常對她做出不雅姿勢和行為,每逢經過他的身邊時,會伸手摸她;有人甚至在礦場遭到性侵。被點名的礦企中,力拓、BHP、FMG 等礦業巨企均在名列

2022年6月22日,澳洲卡拉薩的鐵路站,力拓集團的機車沿著軌道行駛。攝:Carla Gottgen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2年6月22日,澳洲卡拉薩的鐵路站,力拓集團的機車沿著軌道行駛。攝:Carla Gottgen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在社會巨大壓力下,多家礦業巨頭的總裁紛紛召開記者會,向曾在工作環境中受到性侵和性騷擾的受害者道歉,而西澳政府也承諾會徹查事件,在同年9月就「飛入飛出」中出現的對女性性暴力的現象召開州議會質詢,並接受公眾意見。在眾多去信中,有前「飛入飛出」女員工指控稱自己在現場面試「飛入飛出」工作時,有力拓的男主管向她拉開褲鏈,露出性器官,要求她為其口交,否則將拒絕她進入力拓工作;後來到 FMG 工作時,她曾出現工作失誤,公司派人前來進行內部調查時,負責調查的男性專員告訴她,只要她和對方發生性行為,就不會繼續調查。(延伸閱讀:《「過去的我已經消失,新的自己仍在熟悉」——被性侵未遂後,她如何重拾自我?》)

次年6月,西澳議會就質詢結果推出報告,指質詢共收到超過100份公眾意見。報告指出,西澳礦業行內性暴力現象「令人髮指」,許多人視對女性進行性騷擾為「家常便飯」,利用職權和性別力量懸殊來對女性進行性暴力和欺凌,甚至有人會向不服從的女同事扔擲鐵礦,來「懲罰」對方。該報告就行業整頓提出24條建議,包括政府建立論壇,討論賠償受害者事宜;礦業公司必須嚴懲作惡者;行業就安全作業更新規章制度和要求;西澳工作安全專署成立專家小組,專門負責調查礦業出現的性暴力報告。

礦業公司啟動自查,能逐步修正行業「有毒」文化嗎?

隨著西澳政府宣布徹查礦業行內的性暴力現象,各大礦業巨企先後宣布,將會嚴肅處理所有來自員工的性暴力指控。力拓在2021年請來前任性別歧視專員Elizabeth Broderick就性暴力進行內部調查。在調查期間的八個月,力拓有超過一萬名員工通過談話會、調查問卷等方式向公司分享自己的經歷。

調查報告在2022年公布,報告表明,欺凌和性別歧視在力拓「系統性存在」,超過過半數員工指自己曾經歷欺凌;28.2%的女性員工和6.7%的男性員工曾在工作期間遭遇性騷擾;有21名女性更是在調查中報告自己曾經或險些遭遇性侵。報告也表明,在力拓的部分分部,種族歧視、尤其是針對澳洲原住民員工的種族歧視現象「猖獗」。為此,力拓行政總裁 Jakob Stausholm 表示,報告呈現的事實讓他「深感厭惡」,並向曾遭受過這些行為的員工「真摯地道歉」。

除了力拓,BHP 在2021年也解僱了超過48名自2019年起,曾在公司的西澳礦場裡犯下性騷擾和性侵的員工。作為澳洲最大的礦業公司,BHP 在向西澳議會遞交的意見書中表示,在2019年到2021年間,公司共有超過一萬三千名員工,共收到18起性侵報告,73起性騷擾報告,所有報告均轉交給了警方。

然而,也非所有礦業企業都十足配合。2023年初,西澳工作安全專署曾要求 FMG 向其轉交34件紀錄公司性騷擾報告的文件,FMG 表示願意配合,但又以隱私為由,要求文件在轉交前劃去涉事員工的姓名。雙方意見各異,最終在2023年底達成一致,西澳工作安全專署撤回文件轉交的要求。

2023年8月,西澳礦業代表在西澳洲首府帕斯一起討論如何整頓企業文化、杜絕性暴力現象。有學者在現場分享研究,表明在西澳州議會質詢報告推出一年後,有將近四成的參與研究受訪者表明,他們在過去一年遭遇過被分享色情圖片、被詢問性生活等「不友善」經歷。西澳政府也在會議上重申整頓礦業文化的決心,宣布會為西澳工作安全專署的性暴力熱線升級,支援受害者;政府也宣布會在2024年推出項目,幫助中小型企業設立內部項目,樹立尊重平等的企業文化,並為受害者提供足夠支持。(延伸閱讀:《台灣職場性騷擾:說出「我們不要這樣算了好不好」之前,你需要的底氣》)

然而,這些手段和措施是否到位,仍有待回應;而曾受到州議會關注的「飛入飛出」工作環境是否得到改善,也受到大眾質疑。2024年3月,一份由位於西澳的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進行的調查顯示,在過去四年間,在超過2500名接受調查的礦業員工中,參與「飛入飛出」、到郊外礦場工作的員工遭受性騷擾的機率仍遠高於在公司寫字樓上班的員工;其中每五個參與「飛入飛出」的女性員工中,就有一名曾經過性騷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