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

下崗與工運、牢獄與監視、疾病與衰老 ——重返工運領袖孟晗的前半生

他將自己的前半生定義為「三次分割」。

2024年5月,孟晗遊長江。圖:受訪者提供

2024年5月,孟晗遊長江。圖:受訪者提供

特約撰稿人 孟平

刊登於 2024-05-27

#公民社會#NGO#社會運動#勞工#中國

「在這個時代,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工人罷工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再重復我說過不止一次的話,工人是為能夠體面勞動而罷工,為勞動者尊嚴而罷工。」——《孟晗:獄中札記》(注1)

孟晗發來近照,照片中,他站在船上,手指向長江江面,告訴同伴,以前還在國企做船員的時候,他就是在這段江面上調度船隻拋錨和通過葛洲壩船閘。如今長江宜昌段兩岸景色秀麗,江水平靜開闊,早已沒有了當年貨船停滿江面等待過閘的航務繁忙景象。

去年3月份,全國兩會結束後,孟晗離開廣州,回到了這裏。

隨着政治打壓加劇和行動空間收窄,活躍於2014年前後、因幫助工人維權而遭遇兩次牢獄之災的孟晗,已經從工人運動領袖的位置上退落。2013年孟晗第一次參加職工集體維權抗爭後被判刑;出獄後加入「廣州番禺打工族服務部」,成為勞工NGO全職工作者;在2015年12月3日那場針對廣東勞工NGO的大抓捕中,他再次被警察帶走,直至2017年9月才獲釋。

之後他一直留在廣州。直到2022年10月,身體出現長時間異常便血後,醫生告訴他,直腸裏可能長了一個腫瘤。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