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三體》的兩個版本之爭:中國影視文革敘事的變遷

中國讀者引以為傲的小說變成劇集,文革該拍還是不該拍?

《3體》劇照。

《3體》劇照。

特約撰稿人 Mirabelle

刊登於 2024-04-02

#2024美劇#文革#中國審查#藝術審查#美劇#文化審查#中國電影審查#科幻

【作者按】科幻小說《三體》2008年在中國大陸出版、2015年斬獲世界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最佳小說」。騰訊集團在2023年率先推出了劇版,大陸書迷們認為這一版本從劇情到台詞都「高度貼合原作」,給予一致的讚譽。今年三月,Netflix版《三體》終於上線,令書迷劇迷都充滿好奇。

Netflix版將人物關係與場景設置做出了大量改編,特效和外星世界的呈現也有所不同。而騰訊版觸碰得很保守的部分,Netflix版恰恰盡其所能地展示了出來——這個部分,就是文革。

截止成稿時,騰訊版《三體》在豆瓣上有超過45萬人評分,總評為8.7(滿分10分),逾半數給出滿分,觀眾們肯定國產劇的魅力,頌揚它「尊重原著」,Netflix版有九萬人評分,總評為6.8,評語不少對改編失望,有的指改編不能領會原作精髓,也有人說,「一邊大花筆墨在我們的文革上,一邊連打倒美帝資本主義的標語都不敢寫」。有觀眾不斷搜尋國際名人點評,如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就對騰訊版忠於原著讚不絕口。

相對於Netflix版的文革段落,騰訊版對文革敘事的回避和刪節非常明顯,這一來自中國人自著的得獎文學作品,在本土進行影視化之時也無法避免審查(或自我審查),在送至更廣闊的受眾之前,要將能引發討論的敏感話題盡可能壓縮到最小。

騰訊版《三體》對文革的刪節與回避並不是孤例。在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影視劇作中,已經被歷史和政治定性了的文革不但出現得越來越少,即便有呈現也越來越隱晦。影視作品討論敏感歷史的空間,往往反映著時下言論空間的彈性。有關文革話題的影視表達,印證了文革這一事件的敏感程度在加強。

《三體》:原書、中國大陸與Netflix如何處理文革

Netflix版《三體》第一集的開場就是葉哲泰被批鬥的段落。除了年份從1967改為1966,這個殘酷的段落從台詞到場景設置,皆貼合了《三體》原書中的內容:紅衛兵批判「宇宙大爆炸」是給「上帝」的存在留下位置的反動理論、年輕的女孩子用皮帶將葉哲泰當眾抽打致死、葉文潔母親的背叛、葉文潔在人群中的哭喊,盡數還原。這可能是近幾年的世界範圍內的影視作品中,對文革中的暴力與瘋狂最直白的一次呈現。

在《三體》原書中,劉慈欣在「三體遊戲」世界裏加入了無數歷史考據,但這些重要的人類歷史事件都沒有對《三體》的故事主線產生影響,唯有科學家葉文潔在文革期間的個人經歷成為了麥高芬。

劉慈欣為葉文潔編織了三段與文革相關的經歷,是這三段經歷讓她堅定了將外星人引入地球的決心。第一段是葉文潔在文革期間親眼目睹身為科學家的父親葉哲泰被母親檢舉揭發,在批鬥大會上被當眾打死。這成為葉文潔對人類產生失望情緒的起點。第二段是葉文潔在兵團遭人誣告,被要求在父親的檢舉材料上簽字換取從輕處罰,葉文潔沒有簽字,差一點死在獄中。第三段經歷是文革結束後多年,她離開了能向外星文明發射信號的「紅岸基地」後,見到了打死父親的女學生們。她們沒有一個人進行懺悔,並對葉文潔振振有詞,認為文革的苦她們也遭了,可是沒有人向她們道歉。

第二段獄中葉文潔拒簽檢舉、被濫用私刑的橋段也被完整拍出。第三段文革經歷有被稍作改動:Netflix版將批鬥死葉哲泰的四個紅衛兵的結局化在一人身上,讓「無人懺悔」一章的情景在葉文潔離開「紅岸基地」之前。在勞改營裏,給了葉哲泰致命一擊的女孩已經失去了一隻手臂,飽受文革摧殘,並對一切都懷恨在心。她囂張地對葉文潔說,如果重新再來,她「還會用鐮刀,像割胡麻一樣」,將葉哲泰砍死。在這段對話的最後一句,葉文潔說:「你不會懺悔的,對嗎?」,收穫了「沒有人會懺悔」的回答。這些改動突出了葉文潔的絕望程度是如何加深的,安插在她第二次聯絡三體人之前,在時間順序上也更合理。

在節奏快、信息大量濃縮的Netflix版本中,葉文潔找到了一個身份上的支點:一個單薄又苦大仇深的、因復仇而盲目差點毀滅地球的報復社會分子,一個缺乏深度和複雜性的工具角色。

從小說的角度,劉慈欣將葉文潔「黑化」的原因歸結在文革上,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可劇情設定的核心是,全人類真正的敵人是打算侵略地球的三體人。這使得召喚三體人的葉文潔變成了一個叛徒。劉慈欣在書中從未對葉文潔用過這個詞,但Netflix版將這一點提煉了出來,有句台詞以「叛徒」直呼葉文潔。就這樣,在節奏快、信息大量濃縮的Netflix版本中,葉文潔找到了一個身份上的支點:一個單薄又苦大仇深的、因復仇而盲目差點毀滅地球的報復社會分子,一個缺乏深度和複雜性的工具角色。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