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返工這回事深度

你的外賣要等等——「壞孩子」送遞員,以及背後的人機博弈

平台有演算法,送遞員則有腦袋以及豐富的地方知識和資訊網絡作抗衡。當平台自動生成最優路線,他們也有自己的最佳決策。

香港一架外賣單車停泊在街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一架外賣單車停泊在街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文:湯姆 策劃:艾迪

刊登於 2024-03-02

#送遞員#Keeta#效率#車手#餐廳#外賣#返工這回事#外賣員#foodpanda#Deliveroo#零工經濟#香港#職業

【編者按】「其實你返工有咩做㗎?」——這個問題,你有問過別人或被人問起嗎?

這個來自日常的問題,啟發我們開啟「返工這回事」這個新欄目。在當代社會,工作主宰我們的生活,既定義個人的身份,亦維繫社會的「正常」運轉,但在「隔行如隔山」的區隔中,我們並不容易看見彼此——從恆常的工作勞動,到行業內的語言詞彙、職場文化、人際關係、性別分工、權力層級以至價值體系。藉此欄目,我們希望打破邊界,深入聆聽多位「打工仔」的行業見聞,不但走進社會各行業的「貼地」日常,亦從職業的視角觀照當代社會的切面和現象。

這期文章聚焦外賣平台送遞員「離經叛道」的經驗,源自一位新聞與傳播研究生的小型研究。作者在課餘時間兼職外賣送遞員,訪問四位外賣送遞員(化名),書寫「壞孩子」外賣員的經歷——他們沒有完全順從外賣平台的遊戲規則,而是另闢蹊徑,開發與平台機制相抗衡的心法和手法,提高自己的收入。外賣平台固然很大程度宰制送遞員,但憑藉掌握平台規則、積累豐富的地方知識,並建立互相支持的人際網絡,這群外賣員展現了博弈和對抗的可能。

肚餓,打開外賣平台APP,然後刷餐廳下單。等,再等,再等——為何我的外賣還未到?

外賣晚到取決於很多因素,餐廳的出餐時間、送遞員的送遞速度、送遞區域的繁忙程度和可達程度。有時候,也可能因為你遇到「壞孩子」送遞員。

社會上總有一些不願完全跟隨社會規範的「壞孩子」,外賣平台亦如是;拒絕送遞部份訂單、同時為多個外賣平台服務,或自行編排路線......為甚麼他們不遵守外賣平台遊戲規則?他們如何「壞」?更具體地說,他們是如何在外賣平台的懲罰機制下「踩紅線」?這些送遞員可以嘗試抗拒和抵制平台機制嗎?

遊走街巷的香港外賣員。攝:Ryan Lai/端傳媒
遊走街巷的香港外賣員。攝:Ryan Lai/端傳媒

打機式返工:升級制及其不滿

要了解這些送遞員如何「壞」之前,我們需先認識送遞員系統的設計。現今的零工經濟(自僱者透過承接短期工作為生)環境下,這些外賣平台強調送遞員並不是其員工,而是獨立承包人,即所謂的自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