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千瘡百孔的、被物化的小女孩們|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

寫下這篇自述的決心是堅定的,但過程卻充滿艱難。我看見種種「未成年少女」與「創傷」的被符號化,我的存在成為了一種文學容器。
2020年8月7日,中國武漢,市民在夜總會上向空中扔 100 美元仿鈔票。攝:Yan Cong/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女性與女權 心理 文學

【作者按】好像到了人生的某個節點,有一類我曾經熱愛的文學或影視作品,開始逐一讓我皺眉——它們是關於飽經創傷,而過早「成為大人」的小女孩們的。

在這一敘事裏,一面是《出租車司機》、《這個殺手不太冷》,另一面是《同意》、《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面是由男性書寫的、跨越年齡的愛情,是純貞而聖潔的救贖神話;一面是由女性書寫的、權力失衡的關系,是破碎而疼痛的毀滅故事。

而我,也曾是那樣的一個小女孩。從初中開始,因為不堪忍受的家庭暴力與精神虐待,我為自己築起了一座高高的堡壘——在與成年男性的浪漫周旋裏,並用文學性的幻想為這份「愛」撒滿糖霜。它是我熱切的幻想、信奉的真理,以及因為無法融入同齡世界,而為自己精心編織的一場逃亡。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28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诸如此类的自白,总是诧异于与自己的相似性,那些黑暗缠绕潮湿无法写成日记的日记。同时产生一丝“不道德”的安慰,我并不特别,我们都一样,错不在我,以此逃脱长久以来的自我厌恶。谢谢你,握住你的手。

  2. “与此同时,应试教育让我困惑极了。”💘

  3. 在自由的空气中漂浮表示:

    太勇敢了,你真的好厉害!

  4. 能把这篇文章写下来的你真是太棒太勇敢了。请永远记住这份勇气将一直带着你前行。

  5. 亲爱的作者,谢谢你的勇敢和对自己剖析,作为读者很高兴看到你能分享这些,这说明你哪怕再害怕再不安,也已经做好走出过去的准备和能力了。
    我很抱歉你经历了这些,也希望你现在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救助组织。希望你在未来的某天能真正地放下过去,走出这段创伤。期间要小心男人!不要被所谓的女权男骗了!就像你说的,有些人在「物化」女性受到的创伤,来满足他们的性幻想。我真诚的希望你能避开这部分人,保护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些事,我想告诉你,就是你的父母是错的,你的班主任也没有尽到职责。国内没有儿童保护法,但你的童年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虐待,而这些(在美国)是足以给你的父母判刑,并且有专门的机构来帮助你的。小时候的你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但你没有等到,所以你自己试图拯救自己,这是人之本能。哪怕未来发现只是从一种创伤逃到了另一种,小时候的你也努力自救了。不要太苛责自己,觉得自己并不完美……这些想法都太严苛了,你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除此之外,请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既然你提到了林奕含,你也知道所谓的「温良恭俭让」并不是什么好事,别人家说什么你就全信了。现代社会哪有不发疯的,什么家丑不可外扬,现代人恨不得把骨灰都给你扬了。遇到自己不舒服的事那一定是对方有问题!
    哎,想说的话越来越多,但反反复复都是那些,就不多说了。希望你的未来越来越好!

  6. 谢谢您的勇敢,也给予了我力量。

  7. 从前的日子辛苦了,未来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8. 「恰恰是放下幻想的伴侶,我們才有機會更好地去分享創傷知情的正念、非暴力溝通或是對依賴共生關系的反思。對我而言,那份在愛的學習裏的彼此照見,去浪漫化的過程,才是最浪漫的部分。」最好的一段話。

  9. 看完好想抱抱作者,一直以来你过的真的好艰难。把这些写下来整理和思考的过程应该也是一种疗愈了,祝福你今后能过的顺遂一些。也希望真正由女性书写的故事可以再多一些。

  10. 谢谢你写出来

  11. 非常心疼作者的遭遇。謝謝作者的文字。寫下來真的不容易。

  12. 謝謝你寫下這些。It must be so hard。beyond my imagination。謝謝你邁過所有的這一切,讓我(以及千千萬萬的女孩們)看到這些。謝謝你。

  13. 谢谢你的文字。你是如此勇敢坚强,我为你的经历感到难过,真心希望你的创伤能慢慢缓解、愈合,希望你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我要谴责你的父母、你的老师、霸凌你的同学、伤害你的男人,我要谴责这个社会没有对你伸出援手,是我们所有人辜负了你。

  14. 谢谢作者的书写和分想,触痛和感同身受。。

  15. 書寫自己的傷痛,是極其困難的事情。祝願你在反覆凝視過往的過程中,早日撫平這種傷痛。

  16. 謝謝妳的疼痛書寫。

  17. 1. "女性书写的故事还远远不够多,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如此坦诚且勇敢的自述是如此珍贵。"女性书写故事并不是不够多。当下的女性,已经作为文艺的主要消费者被赋权,面向男性的作品才是少数。为什么你觉得少?是你只计算"进步"的。我要说明立场: 我希望有更多进步的作品,也希望有安全空间,陈述作为主体的故事。但问题是,需要的是竞争,而不是文化战争,互相审查攻击上纲上线,只会让人人都不再觉得安全。2. "当代男性尚有几千年来凝视女性的作品可意淫",不知道你是不是当代男性,但我不觉得当代男性能看得下去几千年的作品,每个时代都需要新的东西。3. "如果这种幻想建立在被幻想者长期的痛苦之上,这种幻想至少应该是被鄙视的" 字面上没错,问题是什么样的幻想长期伤害别人?特别是这种主观的问题,要是随意应用这个标准,那连incel们也能去暴论了。Incel作为缺乏资源的底层,他们主观感觉也是真真切切的受害者,你会同意他们以此为理由cancel有性别意识的创作吗?

  18. 回片假名:你讲的不过是另一个乌托邦,也要由压抑去实现。不要把文学中的性别问题,滑坡到侮辱奴役这种大词再自我感动。家庭和社会制度的问题,不要拿文学做替罪羊,再以进步之名,压抑文艺和人幻想的空间,cancel掉一切不合心意的想法。

  19. 写下这些真是辛苦了,我们也早已经受够把受到伤害的女孩浪漫化、物化的视角了,我们要掌握自己的语言

  20. 不,你不是唯一一个。哭着读完了。谢谢你写出来。

  21. 人没有幻想的自由,那所谓自由也太过于虚伪。---如果人的幻想是基建於對他人的侮辱、奴役和傷害之上,那這種所謂的自由本質是特權罷了--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的動物農莊

  22. 可能在接觸女權主義之前,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多由男性敘述者、評論家和讀者編織文字的世界,我們找不到【屬於我們】的聲音,只能從一個個由男性寫下的作品中去找一個客體作爲自己的認同對象,以此來找尋我們的存在感,給青春期的自己帶來一些慰藉,但最後從各式各樣的毀滅式的災難中我們發現我們居然還只有自己,一個無法命名的自己,仿佛實體的幽靈在大地上飄蕩,還有很多根本不知道如何講述也講不出來、即使講出來也必然招來他人誤解和辱駡的自己……不管是哪種男性都好,他們所謂的“認同”和“理解”對於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説無異於飲鴆止渴,但是當一個人孤獨到無人可以傾訴,無人能把她們從這種無底的深淵拉出來的時候,即使是甜美的毒藥恐怕也會服下吧……

  23. 写得非常棒,谢谢你

  24. 謝謝你寫出來,謝謝。

  25. 如果说作品是社会现实的映照,女性在不平等关系中遭受的屈辱、创伤都是长期存在的,而文艺界男性幻想作品的声量远大于女性书写的创伤故事的声量,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扭曲映照,对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乃至全体女性观众都是不尊重、不公平的。女性书写的故事还远远不够多,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如此坦诚且勇敢的自述是如此珍贵。
    至于“幻想自由”,且不说当代男性尚有几千年来凝视女性的作品可意淫,如果这种幻想建立在被幻想者长期的痛苦之上,这种幻想至少应该是被鄙视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对这种幻想的鄙视应该越来越成为共识,如同全社会对恋童癖的鄙视一样。而全社会对恋童癖的鄙视并没有使我们的自由更“虚伪”一些。

  26. 不想给作者讲的男人们开脱。但问题不是作品满足幻想。社会里对性别固定观念是因,作品是果。即使这些作品提供了讲自我符号化客体化的模板,也是这个社会的观念让故事在现实发生。我承认,我喜欢不正确的作品,即使知道不正确依然可以投入,但如果人没有幻想的自由,那所谓自由也太过于虚伪。

  27. 作者用厚重的人生经验戳穿了那些“房间里的大象”。它们是充斥着低俗无聊的男性性幻想的文学作品,却挂着“风流”、“浪漫”的遮羞布在那里大行其道,并为无数同样下流的行为提供辩护。

  28. 感謝作者的分享,希望這份分享可以讓作者也像她給予讀者的那樣獲得力量,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被男性寫作統治的世界之外的真實,真實的創傷,真實的痛楚,真實的掙扎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