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一篇題為《新的全球性別鴻溝正在形成》的報道近日在網上廣傳:當中的圖表顯示,在全球多個國家18至29歲的年輕群體中,男女性間的政治意識形態差異有明顯差距,年輕女性趨向自由派(liberal),而年輕男性則愈來愈具保守傾向。例如,雖然英國年輕人群政治態度均偏自由派,但性別分化在過去十年中迅速拉大,當下年輕女性在移民和種族平等問題的進步傾向比同年齡段的男性高25%;美國和德國年輕女性則比同齡男性分別超出約40%和30%。而當中最驚人的當數位處東亞的韓國:南韓年輕男性在過去幾年中急速「右轉」,與同齡女性間的差距,在近十年間拉開到約55%。
如果在大陸﹑香港和台灣這三個東亞社會做相似的調查,我們又會不會發現同個世代內部,男女之間在「性別議題」上有明顯的分歧?端傳媒分析了《世界價值觀問卷》(World Values Survey Wave 7,港中於2018年、台灣於2019年施測)的第七波問卷資料,看看三地在在性別意識的幾個不同面向上的具體發展的趨勢。我們在問卷中選了三條題目:「男人是否比女人更適合當政治領導者」﹑「當就業機會很少時,男人應比女人有權利工作」﹑以及「離婚有沒有道理」,來比較三地在性別議題上的男女價值觀差異。
一問中港台:「男人是否比女人更適合當政治領導者?」
這道題目的意義並不只與「政治領導人」本身有關,更牽涉到各種性別刻板印象,比如女性可能被認為過度情緒化、「婦人之仁」不夠強硬,又或者缺乏領導統御的能力,較不適合擔任政治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將「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歸類為較支持平等的立場,可以發現台灣和香港情形相仿,在每個世代中男女都沒有很明顯的差異;唯有大陸趨勢特殊,年輕世代女性遠比男性進步。
到了2018/19年,在台灣和香港,社會對於「女性也適合作政治領導人」已有社會共識,現在即使在六十歲上下的戰後嬰兒潮世代(1956-1965年出生),就已經只有約兩成的少數人抱持舊有刻板印象,可見整個社會中刻板印象都逐漸退潮。
如果比較世代間的趨勢,會發現港台社會中,男女都是以相似的速度同步前行,並沒有哪個性別進步的步伐更快,也因此並未有任何世代出現明顯的性別差異(按:香港最年輕和次年輕的世代中,女性支持平權的比率看似下降,但差異未達統計上顯著,應解讀為「兩世代都維持在九成上下的高水平」。)
但中國的狀況則徹底不同,在男性群體中,傳統刻板印象仍牢不可破,孫子輩的看法與祖父輩差異不大,都仍有四至五成的男性認為女性不適合擔任政治領導人。但值得留意的是,女性反對此一刻板印象的比率從49%成長到59%,在90後世代更一舉來到70%。在中國,能夠證明「女性也適合從政」的模範人物顯然少於香港和台灣,有可能是因為女權運動與指標案件的啟迪,以及互聯網女性社群的鼓舞,讓她們當中七成的人也能掙脫刻板印象;同時,同代男性並未被捲入這樣突破、啟迪與鼓舞的過程,導致在年輕世代內部性別差異格外巨大。
二問中港台:「當就業機會很少時,男人應比女人有權利工作?」
這一題針對的是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規範。在女性就業已經成為常態的狀況下,特別加上「就業機會很少」的情境限制,詢問受訪者是否認為女性應該退讓,優先將機會讓給「負責養家」的男性。
在這方面,台灣和香港不再呈現同樣的男女同步,而出現女快男慢的現象。而中國則繼續出現比較大的差異:女性比男性進步得多。
在香港和台灣,即使到了2018/19年,現時近6﹑70的男女都有高比率贊成這句說話;但在1976-1990年間出生的世代之間,也就是現在勞動力的中堅份子內部,女性反對的比率都已突破六成,而90後世代女性更攀升到八成以上。至於港台男性,支持平等的比率仍高於上一代,從1976-1990年間出生的近半(台灣)或過半(香港),進展到90後的六成以上,但進步速度顯然慢於同輩女性,性別差異開始浮現。
換言之,在「刻板印象」跟「分工規範」兩方面,港台最新兩個世代的男女都比先前世代更為平等,但刻板印象方面男女進步的步伐近乎同步,分工規範方面卻有速度差異。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這或許是因為,在香港和台灣,當新世代環顧四周已能看到太多女性成功領導的例子,舊的刻板印象因此顯然不符合他們所看到的現實。但「性別分工規範」是價值問題,因此無法被事實推翻,只能靠生活體驗和教育文化帶來改變。
在台灣和香港,年輕女性的教育和就業情況愈來愈好,絕大多數人有能力也有意願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涯,因此不認同舊有規範,但許多男性沒有這樣的親身體驗,除非曾陪伴親近的女性面對舊規範的壓力,否則主要是靠教育與文化帶動觀念改變,所以速度較慢。加上舊規範是要求女性配合男性,對男性而言問題較不「切身」,因此仍有一群緊抱舊規範不放的男性。
港台圖像看似接近,卻有一項最大的不同:不論港台,90後世代的女性都比上個世代更為進步,但在香港第三代女性(1966-1975年出生)也早已有超過六成不認同舊規範,與第四代水準相同,但台灣對應的世代卻沒有類似的現象,要到下一個世代才竄升。即是說,香港女性在性別分工方面的「覺醒世代」比台灣早,此一差異的成因值得日後進一步探究,畢竟,雖然女性就業與職涯的體驗經常是觀念變遷的主因,但台灣「女性就讀大學的比率反超男性」的時間點(1988年)反而早於香港(1998年),因此,若要解釋為何香港1966-1975年出生的女性能長出同輩台灣女性沒有的「底氣」,能夠「提早一代」高比率不接受舊規範,顯然不能只著眼於高教機會擴張,而必須從其他地方尋找解答。
至於中國再度呈現與港台完全不同的趨勢,與前一節討論刻板印象的狀況類似,同樣是男性進展緩慢,但女性、特別是90後女性不認同她們母親輩所背負的舊規範。而這也同樣導致年輕世代出現巨大的性別鴻溝,差距高達25%。結合前節的分析,中國性別平等觀念的進展主要影響的似乎是青壯世代女性,無法同步捲動同齡男性。
三問中港台:離婚,有道理嗎?
最後,關於婚姻觀念,問卷也詢問受訪者認為離婚「總是有理、根本沒道理,或是在這兩者之間?」,提供的選項是由1分到10分,1是「根本沒道理」,10是「總是有理」。因此回答6分以上可以被歸類為較支持開放的立場。
這道題目乍看之下與性別平等沒有直接關係,主要是關乎一夫一妻、一生一世的婚姻家庭想像,但是,這題意涵在於詢問人們是否認為一方即使承受各種不幸甚至危險,也都依然不能夠逃離婚姻。受困於不幸婚姻的男性當然也不少,但女性受制於丈夫乃至整個夫家的情況又更為常見,留在婚姻裡的風險、代價與犧牲普遍而言也經常更多,這道題目因此也與性別緊密相關。
而在這一題,中港台則呈現完全不同的趨勢:香港雖然男女都有進步,但在最年輕的世代開始出現女快男慢的現象,台灣則呈現明顯的女性獨走趨勢,只有女性愈趨開放,至於中國則在最年輕世代甚至呈現男性反挫--90後世代男性比前一代更保守。
在香港,前四個世代內部都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但到移交後的青年世代,女性已有六成對離婚的態度較為開放,男性卻仍只有五成,因此出現了高達一成的性別差距。
這樣的差距來自90後男性的停滯不前:面對離婚問題,第四代(1976-1990年出生)不分男女,抱持開放態度的比率都比第三代更高,但90後世代中,只有女性比前一世代女性更為開放,90後男性則與第四代男性差異不大。
這或許是因為,第四代約在2000年前後步入成年,而那段時間正是香港離婚率上升最快的時候,從90年代初期的剛超過2%,提升到4%-5%之間;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分男女,第四代在成長過程中都看到身邊許多大人離婚,更聽見許多人討論離婚,認為離婚正當的比率也因此雙雙提升。但是,香港離婚率在2011年達到高峰之後就不再成長,那正是90後世代成年的時候,因此90後男性持開放態度的比率仍與前一世代相同,但同代女性卻可能更進一步因為成長期間性別意識的提升,又有更多人對夫家權威、生涯犧牲、生育壓力甚至家庭暴力等等有所認知,意識到不幸福的婚姻對女性的綑綁可以多麼嚴重,使得90後女性仍能比第四代女性更為開放。
倘若如此,那麼,台灣新世代的女性似乎同樣隨著性別意識的提升,也對於「妻子在婚姻關係中、特別是不幸婚姻關係中面對的壓力」更有認識,對離婚抱持開放態度的比率也因此在連續三個世代都有所提升,從38%到45%再到59%。這樣的變化時序也恰好對應台灣婦女運動的發展:1966-1975年出生的世代約在80年代中期成年,正是婦運興盛的階段,以女性主義組織來說,比如當時最具能量的婦女新知正是在1982年成立,且在成立之初就已開始批評既有婚姻體制中的種種不合理,專注消除「消除社會大眾對離婚婦女之歧視」的晚晴協會也是1984年創立,而到了90年代,台灣多個婦運團體更是聯合推動一系列與婚姻家庭相關的法律變革,包含廢除民法父權優先條款、修正夫妻聯合財產制、推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等等,都很可能使得每個世代的女性對傳統婚姻規範有所反思的比率,都比上一個世代更高。
但不論是這些從女性權益角度出發對傳統婚姻規範的修正,還是社會上有越來越多夫妻離婚此一現實,對於台灣男性的影響似乎都相當有限,90後世代男性對離婚抱持開放態度的比率只有35%,而解嚴世代也同樣是35%,都與前一世代的30%相距不遠,是較令人費解的現象。事實上,正是因為連解嚴世代男性都沒有比上一代更為開放,才導致台灣男性持開放態度的比率遠低於香港,否則,在1966-1975年出生的世代之前,兩個社會中男性態度並無明顯差異。不論男性停滯的原因為何,在只有女性愈來愈擁抱進步價值之下,台灣男女對離婚持開放態度的比率在解嚴世代就已經有一成的差距,而到了90後青年世代更是飆升到25%。
至於中國,90後世代的性別差異看似小於香港和台灣,只有16%,但這是因為女性對離婚持開放態度的比率也僅有36%,都遠低於港台同代人;不然,中國90後男性持開放態度的比率僅有兩成,不僅低於港台,甚至比前一世代中國男性的31%更低,下降幅度甚至高達一成之多。女性愈趨開放的原因應與港台相通,90後女性接觸女性主義的比率較高,開始有更多人對婚姻規範抱持較開放甚至批判的想法。但與港台不同的是,同代男性卻在離婚上顯得更為保守,為何如此則有待研究,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年輕世代男性面對的逼婚壓力巨大,但男多女少的人口趨勢伴隨勞動市場等方面的變化,使得男性尋覓婚配對象更為困難,這或許導致年輕男性對於婚姻的觀念更執著。
觸及男性最困難
從數據中可以發現,針對不同的性別議題,三個社會的發展趨勢並不相同:香港在刻板印象方面男女同步進步,而且已形成相當的社會共識,在分工規範和婚姻想像兩個面向上也大抵愈趨開放,只不過女性進步的步伐快於男性。台灣在前兩個面向上趨勢與香港相仿,但在婚姻想像方面,雖然女性對離婚持開放態度的比率在近幾個世代之間也有所提升,男性卻幾乎完全維持不變。至於大陸則又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在這三個面向上,女性也都一個世代比一個世代更為進步,但新世代男性在任何面向上卻都並未更開放,面對離婚問題時保守派的比率甚至還反向提高。
這樣的趨勢背後,可能反映了以下的訊息:專就刻板印象而言,在香港和台灣,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性平教育的推廣等等條件看來已頗能破除舊有的迷思,且對男女同樣有效,在青壯世代之間尤其如此,不分男女都已普遍認為傳統印象不符合現實──畢竟,在社會上已經有太多傑出的女性足以作為反證。但是,在面對傳統規範時,性別意識提高雖然能帶動人們對舊規範的質疑與反思,對女性的效果卻明顯優於男性。
在性別分工規範方面,男女雖然都往平等的方向前進,但新世代女性都已對舊規範避之唯恐不及,新世代男性卻仍有可觀少數仍有舊思維,男女之間因此出現差距;至於在離婚問題上,青壯世代女性持開放態度的比率明顯較高,也許是因為她們的性別意識,讓她們對婚姻中女性面對的困境有所覺察,因此更認為不適合的婚姻就該離婚。但男性這樣的覺察卻相對較弱,尤其台灣的青壯世代男性甚至完全不為所動,對於離婚抱持開放態度的比率因此維持三成多的低水位,與同輩女性的差距更因此越拉越開。
至於在中國,青壯世代間男女的觀念差距則越來越大。在破除刻版印象方面,對比港台已經有跨越性別的社會共識,在中國或許是因為性平教育有限、客觀上女性地位提升又仍嚴重受阻,導致青壯世代男性並未比他們的父執輩更為進步,仍高比率抱持女性能力較差的迷思,只有青壯世代女性才能拋下舊有刻板印象,認為女性也適合出任領導人。而在性別規範方面當然更是如此,新世代男性不只在性別分工上停滯不前,在離婚此一議題上甚至出現反挫,當90後女性對離婚持開放態度的比率愈趨提高,同一世代男性抱持同樣態度的比率卻比上個世代更低。
總而言之,在香港和台灣,性別平等的推行都可以說已有一定的成效,女性地位提高的現實尤其更已帶來人們印象的轉變,但如果女性主義運動希望人們對於現實上仍存在的各種困境與性別不平等有所反思,進一步帶動規範價值立場的改變,那麼,男性在這方面的步伐則仍然明顯慢於女性。
至於在大陸,女性主義的影響更幾乎徹底無法觸及男性,即使青壯世代男性也是如此──所謂的性別平等,幾乎仍然只是青壯世代女性會談的事。
在大陆,女性主义的影响更几乎彻底无法触及男性,即使青壮世代男性也是如此
大陆年轻男的这么“落后”,拒绝接受而且有的地方比上一代还退步了……
在女性主义问题上,女性更有动力和意愿去了解和发声,更多相关教育资源和宣传资源也是面向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可能做一个是否接受过女性主义相关教育作为参考会更好
因此,若要解釋為何香港1966-1975年出生的女性能長出同輩台灣女性沒有的「底氣」,能夠「提早一代」高比率不接受舊規範……
我覺得這是因為香港在工業化和收到西方思想影響的進程要比台灣快。令香港女性在經濟上和思想上都有了更多拒絕舊規範的資本。反過來說,香港的社經發展令舊規範對於1966-1975出生的女性而言不再適用於當今社會。
至於女性就讀大學比率的差異,我的猜想是這跟港英政府當年的菁英教育思維,對於高等教育學額的限制等原因導致女性需要克服更多障礙才能進入大學🤔
等一下,进步主义=女性主义吗?如果说是在广泛的社会议题上男女分别右转左转,那调查数据应该包括其他的社会经济议题。这部分数据只能说明在“女性主义”这个进步主义议题上的男女鸿沟吧
這個問題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一直有在做(每五到十年做一期),結論是女性的性別意識會隨著教育程度同步提升,但男性沒有辦法,其教育程度無論高低展現在性別意識沒有差異,差異是發生在有與女性緊密生活經驗(比方說生長在多女性手足的家庭)的男性上
一夫一妻制度本身就是荒謬落後。
這篇文章非常好。港男不錯哇🤟
WVS 關於樣本選取和資料收集方法的描述
https://www.worldvaluessurvey.org/WVSContents.jsp?CMSID=FieldworkSampling&CMSID=FieldworkSampling
非常同意Northern_Mulberry的意見。中國大陸不同地區的差異可能要比港台之間的差異更大,將中國大陸視作一個整體對數據進行分析顯然會丟失很多有趣的現象。
另外一個問題是在婚姻觀念中,原問卷中採取10分制的計分方式,實際上已經可以視作連續(continuous)而無需進行二分,比如提供每個世代的平均值,這樣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很有意思的文章!对于新世代的分类,个人觉得,如果进一步分成91-99年和2000年以后,可能会更有趣。91年初出生的人还勉强赶上了中国互联网舆论最后的余晖,2000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在整体观念上大概率更加保守。
单纯很好奇这个大陆样本的分布。不同tier的城市观念差别大。如果农村样本覆盖不足,就高估了整体进步程度。这点我觉得很有可能,因为下乡发问卷不容易。如果覆盖均匀,这个结果很难代表端读者所在的一二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