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違建」爭議背後,礦工願大眾記得煤礦的輝煌和礦工的辛勞|Whatsnew

苗延威希望中央政府能趁著賴清德老家產生爭議、吸引大眾更關注煤礦議題之時,統整規劃一個全面的礦工博物館。
猴硐礦工文史館。圖:網上圖片
2024台灣大選 台灣 勞工 政治

1960年代,台灣煤礦曾年產超過500萬噸,約占台灣能源供應量的60%,1970年代,更帶領台灣渡過國際能源危機,推動台灣的經濟起飛。然而,隨著大型礦災的發生以及進口能源的衝擊,台灣的煤礦產業逐漸消失,這段歷史也逐漸被人遺忘。

但在近期,因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老家「違建」爭議,煤礦議題再度受到大眾媒體關注。

賴清德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礦工。在他萬里老家有一棟舊式礦工工寮,是在1958年以前由中福煤礦所興建。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調查,中福煤礦1970年代停止採礦後,工寮居民陸續遷走,賴家子女也陸續搬離,老家就此荒廢20年、被植被覆蓋,直到2003年賴家才在原址重蓋新居。

2023年9月初,賴清德老家被舉報為違建。儘管民進黨多次試圖解釋,卻未能平息爭議。賴清德老家甚至被戲稱為「賴皮寮」,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拍照、打卡甚至進行直播。

賴清德接受專訪時表示,礦區的房子都是滿屋子的辛酸,這些房屋大多在台灣《區域計畫法》通過前就已存在,然而政府並未妥善處理礦區居民居住權的問題。不只有萬里,所有礦區都面臨相似的情況;中幅里里長謝嘉陽也曾表示,若依此標準,當地90%住戶都有違建的問題。

此爭議主要源於台灣特殊的土地法規。台灣的土地,可分為「都市土地」以及「非都市土地」兩種,有別於1939年就制定的《都市計畫法》,用於規範非都市土地的《區域計畫法》直到1974年才制定。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戴秀雄表示,在《區域計畫法》制定之前,只要不是在都市土地上的建築物,怎麼蓋都是合法的。

但當《區域計畫法》制定後,原本的「合法房屋」開始產生問題。這項法案將非都市土地劃分成19種用地類別,如建築用地、農牧用地、礦業用地等,同時規定了每種用地的具體使用規定,如礦業用地上的建物,僅限於「礦業廠庫或其所需房屋」,不包含「礦工工寮」等居住性建築。

戴秀雄指出,當時政府在未進行完善調查的情況下,倉促對台灣非都市土地進行劃分,這導致後續出現了許多問題。如礦區附近土地都被劃設為礦業用地,但礦業用地上不允許建造居住性建築。因此,原本存在的礦工工寮雖然合法存在,卻無法取得建築執照和使用執照。若進行改建,新建的部分可能因此被視為「違建」。

雖然調整用地類別的權限在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在台灣廢礦之後同樣未處理此事,這使得礦區內老房子,如同被要求凍結在1974年之前狀態,不能有任何更動。

面對風波的延燒,賴清德在政見發表會上表示,他將承擔責任,協助礦區內的居民找出一條解決之道。一旦礦區居住權得到保障,為紀念當年礦工對台灣的重要貢獻,他願將萬里老家交付公益信託,優先用於打造礦工生活紀念館。

副總統賴清德於新北市萬里區的老家。圖:網上圖片
副總統賴清德於新北市萬里區的老家。圖:網上圖片

賴清德老家最終是否會成為「礦工生活紀念館」,目前仍是未知之數。但一座由老礦工親手打造的台灣礦工文史館,卻面臨著即將關閉的危機。

走出位於新北瑞芳區的猴硐火車站,往右轉再沿著基隆河走10分鐘,就會抵達末代礦工們親手打造的礦工文史館。

礦工文史館原是礦工入坑前處理準備工作的「瑞三本礦辦事處」,封坑後荒廢多年。五年前,這邊還是一片荒煙蔓草。老礦工周朝南說,「剛接手時,操場長滿樹木、雜草,每個房間裡面都是螞蟻窩、鳥窩,也有狗大便,就等同於一個廢墟」。

周朝南等四位老礦工,先用每人每月3500元的老人年金跟礦業主瑞三李家租下此處,之後陸續找來十多位礦工朋友,眾人集資動用各自的老年年金,投入於除草整理、粉刷工程,以及親手打造館內的展示陳設。2019年8月10日,礦工文史館正式開館。

對這些老礦工來說,讓他們不甘心的是,早期台灣煤礦曾支撐台灣的國防、經濟、交通和民生。然而,這段煤礦的輝煌和礦工的辛勞早已被台灣社會遺忘。他們成立礦工文史館的核心目的,就是希望讓台灣年輕一代能夠再度記得這段歷史。

為了加深台灣人對礦業的了解,老礦工們還策劃了多套記憶漫遊行程。老礦工們手持麥克風,攜帶著珍貴的老照片,帶著遊客走訪過去礦區各個角落,以自身的親身經歷,風雨無阻的向遊客述說過去發生的故事。由于老礦工們的目的在傳承文化,館內參觀、解說、記憶漫遊等所有活動都是免費的。

憑透他們過去幾年不斷的講述故事,台灣礦業歷史似乎已不再完全是「被遺忘的記憶」;政治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苗延威說,這幾年因老礦工的努力,很多地方的人注意到,原來台灣的煤礦曾扮演重要角色、礦工的勞動歷程如此艱辛,連不產煤炭的高雄,都已在辦礦工攝影展。

然而,隨著文史館逐漸為眾人所知,資本家也開始希望能從中獲利。苗延威說,老礦工們在這四年多,將文史館變成一個傳奇,但因經營的有聲有色、帶來人潮,礦業主就決定租約到期不續租,轉跟外面的商人合作經營。

面對即將到來的租約終止,礦工文史館與支持老礦工的學者們透過舉辦《末代礦工攝影展》的機會,提出「許我一個礦工博物館」連署,呼籲政府「成立一座公共的礦工博物館,將煤礦與勞動文化能被繼續傳承下去,留下煤礦歷史、留下礦工的勞動記憶」。

也因許多人的關心與參與,周朝南透露,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近日有拜訪過文史館。他們表示,觀旅局在附近有一些房舍,也許可讓給文史館這些老礦工經營。雙方也討論到,也許可由新北市文化局負責設置展區、老礦工們協助,但這些仍需後續討論。

然而,苗延威對此仍表示憂慮,他說,雖然新北觀旅局開始提供協助,後續仍可能面臨眾多困難,老礦工們花了幾年打造文史館,忽然需要搬遷,重新整理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精神,加上原有地方被新租戶用於商業用途,這不僅只有對礦業思維的矛盾,還有人的矛盾,雙方地理位置上又十分接近,未來的挑戰可能極為艱難。

苗延威說,煤礦議題的涉及範圍很廣,不僅關係到新北市的文化,更是整個台灣的文化。煤礦博物館也不應僅是一座建築物,而是包含周邊各處戶外場所。他希望中央政府,能趁著賴清德老家產生爭議、吸引大眾更關注煤礦議題之時,統整規劃一個全面的礦工博物館。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打感情牌跟假哭一樣會掉票,認錯!道歉!修正!

  2. 是努力不是怒力啦

    1. 謝謝指出,內文已更正錯字,再次感謝讀者。

  3. 侯友宜一边自家当包租公压榨学生钻法律空子赚到尽,另一方面对待弱势的矿工族群则是狠咬违建不惜让新北市政府变成政治打手,吃香太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