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1月24日上海《澎湃新聞》報導,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在北京召開了一次由六家房地產企業參與的座談會,討論銀行可以如何支持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需求,以補充其流動性。據悉,另一家大型國有銀行交通銀行總行也即將召開類似的座談會。
這是中國近期傳出的救市舉措的其中一個。此前,中國政府堅持習近平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對房地產企業暴雷採取了最低限度的挽救措施。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是一度被視為中國最後一家避免了違約的大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的流動性危機。
8月8日,據彭博社報導,兩種不同碧桂園公司債的部分持有者表示碧桂園未按期支付公司債利息,由此碧桂園的流動性危機打開序幕。(延伸閱讀:《我送的貨,最後都變成我的債——萬億債務背後,為恆大「輸血」的供應商們》)
由於碧桂園的銷售規模比其他房地產企業更大,且下沉到中國大量二三線城市,碧桂園的違約引發了對更廣泛的金融危機的恐慌。路透社稱中國政府對碧桂園的流動性問題非常擔憂,並擔心風險外溢到其他更廣泛的經濟領域。其報導中還指出:中國政府希望金融和保險巨頭中國平安分期注資碧桂園,不過中國平安很快公開否認了該報導。
在此之後,中國政府似乎加快了救助房地產行業的步伐。此前,中國政府的救市舉措僅限於降低抵押貸款利率與放寬購房限制,但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仍然不見起色。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的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3.7%。(延伸閱讀:《從排隊等放貸到排隊等還貸,中國房地產還能否轉危為安?》)
11月6日,另一家傳出流動性危機的房地產巨頭萬科的最大股東、國有的深圳地鐵公司公開為萬科注資100億人民幣,公告稱注資是為了「承接公司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項目,幫助本公司盤活大宗資產」。此前,深圳國資委公開宣布「萬科是深圳國資體系重要成員;如有需要或遭遇極端情況,有充分信心、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工具,通過一切可能的市場化、法制化手段幫助萬科積極應對。」
深圳國資委還提到,其準備的救助措施包括「通過受讓、合作開發等方式加快推進萬科大型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建設」。這與國務院近期推動的計劃不謀而合。
7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紐約時報》當時引述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政治學副教授張玥稱,「這確實表明,中國領導人對尋找城市增長的新渠道感到焦慮。」(延伸閱讀:《中國房地產從業者口述:當作為經濟引擎的行業失去信心》)
另外,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座談會上提到,各金融機構要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不抽貸、不斷貸」。座談會上還提出「三個不低於」,即各銀行自身房地產增速不低於銀行行業平均房地產增速,對非國有房企對公貸款增速不低於本行房地產增速,對非國有房企個人按揭增速不低於本行按揭增速。
23日,住建部管轄的《中國房地產報》報導,金融監管部門正在起草一份房地產企業「白名單」,可能涵蓋50家規模房企,國有房企和民營房企都會列入其中,包括萬科、龍湖、新城控股、旭輝等,名單內的企業將獲得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支持。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的深圳市分行還下調了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進一步刺激買房需求。
《華爾街日報》指出,受有關這份白名單以及中國監管部門計劃向房地產行業注入流動性的報導帶動,短期內房地產類股可能繼續上漲。現在一個主要問題是:商業銀行是否有足夠的動力擴大對已違約開發商的融資敞口。
此外,近期網絡上熱議的一個熱點也與房地產有關。近日,因買到爛尾樓而備受中國大陸民衆關注的短視頻博主「亮亮麗君夫婦」再次因為房貸問題引發關注。11月15日,他們兩人去按揭供款但遲遲未交房的融創地產的售樓部,要求開發商兌現買房時承諾的兩萬多元佣金,但遭到了毆打,麗君的手機也被搶奪走。11月17日,亮亮麗君在短視頻中說,事情已經妥善解決,「感謝警察,感謝大家」。11月22日,兩人再次發視頻表示已經決定離開鄭州回老家。事件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延伸閱讀:《中國百城業主宣布「停貸」,爛尾樓問題懸而難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此前對樓市的政策重點一直是「保交樓」,即確保已經購房者能夠得到自己購買的房產而不會面臨樓盤爛尾。但自2021年底以來,中國多地的交樓情況不見好轉。中國政府新一輪的救濟措施不僅事關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危機會否外溢為經濟危機,也攸關中國政府是否能夠繼續維持民衆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和社會穩定。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