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西部計劃實施二十週年。2003年6月,中國啓動「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每年招錄應屆畢業生或在讀研究生到西部基層開展為期1至3年的志願服務。截至2023年,已累計招募46.5萬餘名志願者在2000多個縣(市、區、旗)基層服務。
三年疫情結束,一切並沒有好轉。2023年高校畢業生1158萬人,較2022年增加了191萬。畢業之際,他們一腳踏進了中國經濟下行的時代。為了延緩就業、增加競爭優勢,西部計劃成了他們考研、考編、考公的「歇腳計劃」。
我們採訪了11位西部計劃志願者,他們中有人榮獲優秀志願者稱號,有人僅待滿一週就申請離開,有人為了夢想,更多人臣服於現實。
大部分受訪志願者因為考試失利,將西部計劃作為自己「上岸」前的緩衝台。等其他機會到來,他們將毫不猶豫地離開。也有極少部分理想主義者,滿懷熱情去往西部,但毫無意義的工作很快讓他們心灰意冷。
不止一名志願者提到,西部計劃就像開盲盒,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取決於你去到了怎樣的服務地,遇到了怎樣的領導。「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是西部計劃喊了二十年的口號。但在一位受訪志願者看來,這句口號,「換句話說,就是到吃苦的地方去。」

一場盲盒遊戲
水從天上潑了下來,沒有味道。衣服溼漉漉地裹在身上,鄒正抬頭向棚上望去,沒有人。鄉長坐在棚裏的陰涼處,瞥了鄒正一眼,沒說話,回頭繼續着原來的交談。
落湯雞的滋味並不好受,但鄒正不能走,他是西部計劃的志願者。今天的任務是隨鄉長下村了解情況。這裏離他工作的縣政府辦公室十幾公里,沒有公共交通,他回不去。他學聰明瞭,從之前被鄉長獨自落在村裏的經歷中明白:「志願者的地位非常低,沒有人會管,沒有人在意你的感受。」他只能等待。
八月的貴州,太陽毒辣,鄒正在太陽底下等了三個小時,衣服很快全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