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世紀暴雨中的港府施政:只要「極端」,一切應急失能均可被稀釋?

李家超政府看來相當沉迷於FB、微博、發新聞稿執政,對與市民溝通方式有自己的偏執與喜好。
2023年9月9日,香港,暴雨後,身穿個人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從農場移走一頭豬屍體。攝:Lam Yik/Reuters/達志影像

超強12級颱風蘇拉近距離掠過香港後,9月7日,香港迎來由另一個颱風海葵帶來的一場近17小時黑色暴雨,讓香港人對氣候變化連帶政府管治能力,經歷一場全新體驗與洗刷。筆者動筆之時,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暴雨為「五百年一遇」、暗示應對不足有理,香港輿論對此啼笑皆非。

不單如此,特區政府連日應對天災的欠佳表現,亦令問責官員大受壓力,在前線連日工作的消防員與清潔工人在網上得到的感激與讚譽,遠高於所有問責官員,情況直接反映官僚系統當前民望。特區政府應對暴雨的施政能力,面臨香港市民嚴厲批評和質疑。

意識早、變化快、行得慢

香港政府針對氣候變化議題作出施政有十多年時間,但政策步伐予人越走越慢、落後全球大勢之感。

受氣候變化影響,香港近年夏天不但溫度上升,酷熱天氣亦經常持續。《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透露,過去一個多世紀香港每年的酷熱天氣日數已增加超過7倍,熱夜數目更大幅增加超過38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23年發表的第六份報告,指東南亞地區氣候變化特徵是受到海平面上升、熱浪、乾旱、以及更強烈和更頻繁的降雨的打擊。

翻查回歸前後歷屆政府施政報告,最早引用「全球暖化危機」,「應對氣候變化」等字眼,時為2007年施政報告第37至39段,其後亦長期地在施政報告內文出現,政策目標多以節能減排,能源轉型,推動市民從生活上減廢為主,十多年下來,唯仍經常被民間批評目標保守,步伐緩慢。

香港過去在基建及地區施政層面,總體而言,主要以應對水浸等防災基建為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任超在8月受訪時指,香港自60年代始一直大力建設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以防止山頂滑坡和強降雨等災害,在遭遇強降雨時;城市地區採取蓄洪方式儲存過多雨水,像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和上環雨水泵房等扮演的就是這一角色;臨海地區則會將雨水直接排入海中。

但到2017年及2018年香港接連遭受超強颱風天鴿與山竹吹襲,其後政府在2017年施政報告(230-232段)首次確立,低窪地區海水倒灌、海平面持續上升、在容易受災的近岸地區設立預警系統與紓緩水浸基建,為針對性工作,與此同時設立「氣候變化基建工作小組」,聲稱將協調各工務部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工作,包括更新基建設施設計標準,以及全面檢視現有基礎設施的抗逆能力。不過,檢視該小組近年相關的新聞及政府公告,資料幾近於無。

據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2020年5月發出的一份「有關颱風季節的水浸風險管理的背景資料簡介」,內文提到土木工程拓展署正進行「沿岸災害顧問研究」,該研究最後於2022年4月發表,比原本目標2020年延遲兩年完成。研究指,考慮至香港2050年氣候變化的預測,有26個較受潛在高風險影響的沿岸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預計建議的改善措施可在5年內分階段推展——此舉為目前政府在基建層面最具體的工作(計劃)。

可見,香港政府針對氣候變化議題作出施政有十多年時間,但政策步伐予人越走越慢、落後全球大勢之感。今次極端暴雨,當日大部分地區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而港島、九龍和新界部分地區更錄得超過600毫米雨量,相當全年平均總雨量1/4,而排水系統容量飽和、造成廣泛地區水浸,並有山泥傾瀉發生。情況正揭示目前香港在強化斜坡安全和防止水浸等防禦性基建上,未必能抵禦極端氣候,需加強基建韌性和適應性。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間,店主在處理被水淹沒的商店。攝: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間,店主在處理被水淹沒的商店。攝:Lam Yik/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官僚吸納政治、發展觀落後

政府今次表現不濟,不單是管治失效的問題,其一路沿用的破壞型城鄉發展觀,在氣候層面亦會持續出現積弊,施政方向若是對落後發展觀投入越多資源,就將越加深政府與民意分歧,惡性循環。

今次受災的新界郊區、特別是近邊境沿深圳河低窪地帶,多為散村農田,深圳方面排洪對該些地區影響,亦甚受關注。社會認為深圳排洪導致北區受災,港府否認,學者則認為難以一刀論斷。事實上,針對深圳河連接香港梧桐河、平原河及新田溪流的河道改善工程,例如深圳河治理工程、北區主要河道治理工程等,都在近年全部完工,唯水浸情況有變本加厲勢頭

僅在2021年時任發長局答立法會質詢時就指,渠務署在2021年首八個月北區水浸個案次數比去年同期升逾1.6倍。可能原因除了氣候轉變比預期劇烈之外,亦與香港方近河農地改劃、非法填泥情況加劇等人為地理改變有關——非法佔用土地,缺失有效排水排雨系統,導致水浸,此為香港老問題。

新界水浸情況,亦揭示港府在發展策略與環境意識上落伍。因應劇烈的氣候變化,保留農地、城市綠化帶等環境資源,確保資源自足,尋求城鄉並存,理應是當前發展策略主調,而政府目前市區重建策略與北部都會區規劃,卻停留於過往大幅度開發所使用的「推土機式發展」:拆樓滅村、填海造地。

政府每論及這些發展方針,都會包裝以填海使用城市廢料、有環保元素等,但填海本身具破壞性、需細緻環評評估,例如破壞海洋生態、需額外買沙填沙等,不過無論壓力團體如何反對質疑,港府向來在發展問題上一意孤行,在填海後建設「抗海平面上升基建」,種種以矛攻矛以「抵禦」極端氣候,更使得應對氣候變化措施變成官僚吸納政治、修飾「大幅度開發」的玩物。

可以預見的是,政府今次表現不濟,不單是管治失效的問題,其一路沿用的破壞型城鄉發展觀,在氣候層面亦會持續出現積弊,例如在嚴重水浸新田及北區發展河套科技園與都會區、在海平面上升威脅下推行號稱「環保填海」的人工島、及吐露港近岸填海擴建科學園,卻少有對城市抗熱化等氣候基建作出大力投資,主事官員觀念落伍,施政徒勞無功。

在香港人連日經歷極端氣候體驗後,特區政府高層的落後發展觀,可能轉化成對政府施政認受性的進一步質疑,氣候議題極可能提升成政治矛盾。這不單將衝擊李家超政府本已低迷的管治威信,政府亦需回應更多責難與挑戰,施政方向若是對落後發展觀投入越多資源,就將越加深政府與民意分歧,惡性循環。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間,一名婦女在被水淹沒的地鐵站行走。攝: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期間,一名婦女在被水淹沒的地鐵站行走。攝:Vernon Yue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政府官員行政能力新低點

政府發言人三句不離「天氣惡劣、我們已發新聞稿」,對於具體決策和執行流程卻無甚交待,予人施政雜亂無章、毫無統籌和準備、亦無應急的印象,官僚系統表現之退步及混亂,前所未見。

極端氣候超出一般負能,但今次政府問責團隊不單被指行政緩慢,更甚者是未能向市民及時有效地發出重點資訊及作出政策解說。暴雨後,李家超在臉書、新浪微博等社交媒體上指香港面臨「百年極端」情況,「我即已指示」各部門緊急應對。但在記者會上,政府發言人三句不離「天氣惡劣、我們已發新聞稿」,對於具體決策和執行流程卻無甚交待,予人施政雜亂無章、毫無統籌和準備、亦無應急的印象,官僚系統表現之退步及混亂,前所未見。

「應急系統」運作不力,草草交待

查閱保安局回覆立法會質詢文件內提到「香港特區緊急應急系統」,系統分為三個級別,各有應變措施,其中第三級指,遇上廣泛或重大的危急事故或災難,保安局局長會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緊急監援中心), 作為政府總部的主要監察及支援中心,以協調不同部門及機構的行動。政府會成立一個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跨部門應對超強颱風(或其他大規模天災)的督導委員會,統籌、監督及制定解決問題的優先次序。

文件又提到若天災造成城市癱瘓,嚴重影響在職市民有效復工,政務司司長可視乎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作出適用於全港的「極端情況」公布以延遲復工時間,以減少市民受傷機會。

但當晚首份新聞稿內容零碎,未有仔細說明政府當刻具體工作及應對天災機制,再翻閱李家超面書當晚帖文又會發現,特首雖與新聞稿一樣提及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啟動」,但機制另一要角,由政務司主持的跨部門應對督導委員會,卻未有在帖文中交待動向——到底督導委員會何時啟動工作,有否趕及參與復工時間決策,亦一直無清楚說明。

僅在8日下午記者會,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簡單表示,「跨部門應對督導委員會正與緊急監援中心同時工作」,就草草交待了事。

耗資1.5億「緊急警示系統」未有啟動

市民與媒體連日追問三年前耗資 1.5 億元設立的「緊急警示系統」為何未有投入使用。該系統推出至今,只在應對肺炎疫情時啟動過一次,當時效果備受批評,不過當初設立系統時目標訂明:在緊急情況下,例如極端天氣導致廣泛基建破壞、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大型公共衞生緊急情況等,政府部門可透過系統向公眾發送信息,提醒市民馬上採取應變措施;系統可向流動電話用戶發送實時信息⋯⋯

這些文件上的既定目標,在暴雨當晚都理應符合使用條件,亦比網絡平台更有傳訊效率,能夠接觸最多市民,提高防災工作效率。但記者會上,被問及為何沒有在「極端情況」下使用該警報系統,李家超則一直未能答出個所以然來。李家超政府看來相當沉迷於用社交媒體(FB、微博)與公眾溝通,亦喜歡發布新聞稿,對與市民溝通方式有自己的偏執與喜好。

政府所謂「強調執行力、以結果為目標」,不等於可以輕視市民觀感;提升政策透明度及問責性,是官員應有操守;發佈訊息混亂,缺乏有效傳訊策略,亦令人懷疑李家超政府到底願意花多大心思與市民建立關係。從細節可見其施政作風,難怪市民對李家超政府觀感惡劣。

2023年9月8日,香港,大雨下,管理排水系統的人員協助一名因洪水被困的司機前往安全地點。攝:Tyrone Siu/Reuters/達志影像
2023年9月8日,香港,大雨下,管理排水系統的人員協助一名因洪水被困的司機前往安全地點。攝:Tyrone Siu/Reuters/達志影像

跨部門督導委員會有權不用

港府在暴雨下首個回應,是在當晚凌晨2時表示,會在早上6點前,公布是否須停工停課,以保障市民安全。這4個小時裏,香港最主要巴士服務經營者「九巴」首先於凌晨4點公佈,受暴雨及多處道路嚴重水浸影響,日間巴士路線暫停服務,直至另行通知。

同時從網上見到市區多個地鐵站出現沒頂水浸,幾可肯定主要運輸系統將不能在早上暢順運作。市民尤其是基層工人與白領上班族,正為早上上班交通苦惱,經過一晚上近四小時等待,到了清晨5時43分,港府出稿宣布學生停課,但對不停工決定,卻未有清晰說明。

該份新聞稿,只籲僱主應參考八號風球下的工作安排,優先考慮僱員的安全和從居住地點往返工作地點的可行性等,採納情理兼備及具彈性的工作安排。到早上七時許,大部份打工仔已起程上班,勞工處才出稿提醒說,「極端情況」下的工作安排,除必要人員,僱主不應要求員工返回工作地點,也不應扣薪、扣假。

同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被問及為何政府不直接宣布停工,他回應指,每逢颱風暴雨,一直都使用惡劣天氣下工作安排指引,都是「行之有效」;而且必要人員須返工、如醫院及安老院舍的工作人員,認為不應該一刀切,而是讓僱主僱員根據守則處理。

問題是,若按機制行事,應對蘇拉和應對「五百年大雨」,沒理由前後不一致。早前,陳國基解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職能,指在超強颱風(或其他大規模天災)造成城市癱瘓、嚴重影響在職市民有效復工時,政務司司長經考慮督導委員會的意見後,會視乎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作出適用於全港的「極端情況」公布以延遲復工時間,以減少市民受傷機會。而政務司幾天後恰恰遇上突發「極端情況」,卻將延遲復工時間權力備而不用,令人費解。

再者,在黑雨情況下,學校停課不問可知,而停工決定,則仍需要政府確認。若官員早已確認不會停工、將交由僱主與員工按指引決定,又何以不一早表明?而要市民連番等待擔憂,情況令人不解,又浪費市民休息時間。

政府以「極端,罕見」作辯解

由當日新聞稿以致記者會,不難發現問責官員極力嘗試引導市民,讓市民「同意」事件為「極端情況」,以為施政失誤作出政治化妝。港官使用「破紀錄大雨」,「百年一遇」,「五百年所未見」等字眼,每幾個小時一轉說辭,越講越大,令「極端,罕見」成為一個為施政失誤辯解的理由。

針對「200年、500年一遇」的表達,香港社會面不少聲音說明,這是一個統計學概率,不代表200年、500年才出現一次,而是每一年有200分之1、500分之1的機會發生。政府在使用這類字眼時顯然只是沿用一種習慣性話術。

問責官員連日表現,與以往相比的確大幅退步。過往在重大事故時,難以想像官員會接受自己以新聞稿當作公開交待,主事官員親身出席記者會、面對公眾、回應批評,在應對山竹與肺炎疫情時都是常態。在官僚系統能做出的基本職能上應對失效,是公關問題也是態度問題。事實上,政府在早一星期應對蘇拉時,新聞、警示發佈及籌備,仍算比下有餘,但幾天後即大幅倒退,反注重公關說辭、花樣百出,務求含混過關多於實事求是、以實際工作爭取市民信任。或許所謂「極端情況」,撕破的正是日常管理水平的遮羞布。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過後,工人山泥傾瀉現場。攝:Louise Delmotte/AP/達志影像
2023年9月8日,香港,暴雨過後,工人山泥傾瀉現場。攝:Louise Delmotte/AP/達志影像

問責集權,動員機制卻淪政治表演

水災後,香港社會面的交通、清潔等迅速恢復,令不少人感慨,但這些恢復工作皆仰賴於基層勞工、前線運輸工作人員的努力。

「應急動員機制」是大陸官僚系統用語,在發生重大公共事件及危機時,據此建立一套權力集中、資源集中分配的指揮和執行體系,並由重要官員帶領、監督。

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為提升政府在突發情況下動員機制,參照大陸官僚系統「應急動員機制」,設立「全政府動員」級別,「預先制定各部門指定人員名單,隨時候命以應對需要大量人手的重大事故,並定期演練,強化應變能力,以補足目前多套完備及有效的應變計劃」,在內部演習時更動員一萬名公務員參與。

在暴雨前三日,9月4日政府亦首次啟動「全政府動員」級別,按動員機制,調派約100名來自不同部門公務員隊伍到多區提供支援,參與超強颱風「蘇拉」善後工作。幾天後的暴雨水災,情況明顯較颱風更惡劣,「極端狀況」下的「應急動員機制」理應高強度運作、動員支援前線工作。唯動筆時政府當局仍未公布大型動員安排,亦引來機制屬「虛設」質疑。

李家超上任後對問責局編制作出多個改動,將三司十三局改組為三司十五局的計畫,又會增設兩個副司長。以紀律部隊出身的陳國基及鄧炳強出任政務司及保安局,而且相同背景主要官員達八位,被評為「武進文退」,李家超亦表明要強調執行力,以新作風施政,予人將決策權集中於特首與保安局、令兩職能部門主導政府運作觀感。

然而,總結過往一星期表現,其決策效率與通報能力低效,熱衷於政治化妝與公關表演,表現備受批評;其落後發展觀,是否能回應氣候變化政策,紓緩與適應兩個主要目標,增強香港氣候基建防災能力,亦令人擔憂。

水災後,香港社會面的交通、清潔等迅速恢復,令不少人感慨,但這些恢復工作皆仰賴於基層勞工、前線運輸工作人員的努力,而港府對這些勞工的權利和福利保障問題也一直為人詬病。勞工需在極端情況下返工,需在極端情況下清理戰場,需在無充足保障下承擔重要基礎職能,卻既無名也不英雄。港府若繼續在極端情況下稀釋政府職責,將問題拋回給市民及僱主,空心化只會更加嚴重。

讀者評論 1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官員第一時間的解說是什麼?
    五百年一遇⋯⋯與深圳排洪無關⋯⋯
    政府到現在有沒有正式公佈死亡人數?

  2. 动员机制却“沦”政治表演

    1. 謝謝指正!已修改~

  3. 同意,文筆頗差

  4. 一日最衰都喺黑暴(指黑色暴雨)😛

  5. 確實是中央都主動擺爛了,現在自然災害那誰都不會去現場了

  6.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表示:

    港府摆烂了。。中央政府都这样。。你能咋滴。。

  7. 當然「空洞」了,因為港府咩都冇做嘛,施政又越來越不透明,又做人家的狗。

  8. 武官治港的後果

  9. 文筆頗差,內容旁徵博引但核心思想表達不清,評論欠基礎顯得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