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風雲》是「伐紂序篇」,將傳統封神故事做了大幅改動,將「弒父」作為貫穿全片的主題,將「權力」作為核心線索,將姬發這個遠在西歧的角色提到圖窮匕見的前線,試圖將紂王區別於演義中的單一形象,講述了一代暴君的滅亡與一個少年英雄的成長。
誰也不把天譴當回事
少有華語電影將「弒父」做得這麼凶猛直白,鮮血淋灕,不管是殷啓當面捅殺帝乙,還是紂王令四大伯侯之子親手殺掉他們的父親。禍根就是紂王自己,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言以定妖孽還是祥瑞;他擅長控制蠱惑人心,「你看見的是他讓你看見的,你相信的是他想讓你相信的」。而殷郊與姬發,則在經歷了一系列殘暴事件後,終於從對殷壽的崇拜與欽敬中醒來。電影是一部武王覺醒史,從他把紂王當英雄,紂王把他當傻瓜始,到穿破紂王洗腦術的迷霧,最終親手殺掉了精神之父殷壽。不再是紅顏禍水,不再是糊塗反人類的暴君,不再是面目模糊的聖王,不再是隱晦的「弒父」情結,不再強調順從「父」的意志,「你是誰的兒子不重要,你是誰才重要」。紂王甚至一把火燒掉了宗廟,在王朝的神聖之所與妲己交歡。所有這些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新鮮感、刺激感和解放感,隨著出色的服化道、強烈的特效,以及風情不同的男色、緊實的胸肌狂轟濫炸,在上映之後收穫了不少好評。
但細究之下,支撐這些理念的劇情很多是立不住腳的。這次的紂王終於不是任憑妲己左右的昏聵君王了,他要自己完成所有的壞事,他做了什麼呢?弒父殺兄。這當然是惡行,但並不凶殘,且只局限於家庭內部,還是借妲己之手完成的。不像小說當中,他荒淫無度,殘暴血腥,建酒池肉林,興高台殿宇,置蠆盆炮烙之刑,斫脛看髓,剖剔孕婦,殘害忠良、禍害百姓,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於是各路諸侯揭竿而起,朝歌的官員也紛紛反出京城。電影中紂王所做的事情,並不會招致天下百姓憤恨,威脅到他的統治根基。這樣四大諸侯要冒滅族危險「以臣弒君」的理由就非常不充分,何況僅僅只聽了姬昌的一面之詞,更何況他們都有一個兒子在朝歌——否則質子的意義是什麼呢?在關鍵時刻,君父是不會顧及兒子,但還遠不到這地步。他們領地內也的確是遭到了天譴,牲畜暴死、嬰兒早夭等等。但天譴既然如此厲害明察秋毫,不能直接一個雷劈死殷壽嗎?為什麼要捨近求遠傷害無辜呢?這個老天忒也不懂事了。況且紂王已經許諾要自焚以消除天譴,四大伯侯又有什麼討伐的必要?這麼嚴重的事情,怎會如此輕率?
姜子牙就更莫名其妙,在他走進宮門之前,有大把時間觀察民生,但他根本不關心,電影沒有對百姓生活是否受到影響有任何展現,祭天台的工程只為了宏大視效,神仙三人組被官員販賣也主要是為了戲謔,而並非呈現紂王之吏治。他判斷「天下共主」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如果是德行的話,為什麼不悉心考察?如果不是德行而是地位的話,那獻給紂王又何妨?如果還是德行的話,殷郊又表現出了什麼品質讓他覺得這應該是「天下共主」?還是憑藉出身血緣,那早給紂王不就得了?當他認為殷郊應該是天下共主現在又不是的時候,乾了一件更驚悚的事情,策動四大伯侯謀反。殷啓(壽)弒君是弒君,四大伯侯弒君就不是弒君了嗎?在一個設定為「弒父弒君」會招致天譴的世界裏,他是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製造下一個天譴?後來崇應彪在紂王威逼利誘下,將父親北伯侯崇侯虎刺死,他的領地又有什麼異兆嗎?難道王命大於天命?
人物缺乏行為邏輯
小說中,妲己的任務就是迷惑紂王顛覆殷商,她作為一隻野獸生性殘暴耽於享樂,也需要掃除一切障礙,這是她的行為動機。當電影讓紂王成為罪魁禍首,他的動機就成了問題。弒父殺兄之後,已然是天下共主,還有什麼野心需要實現?他此後也的確很少主動作為,而是處於防守反擊狀態。姜王后、伯邑考、比干都是自己求死。在尚有兒子可能繼承大統的情況下,王后要在國君面前殺死寵妃已然不合情理,紂王又有什麼必要坐視她慘死呢?小說中,姜王后勸諫紂王不要沈迷女色,管教妲己,招致殺身之禍。她的父親東伯侯姜桓楚(電影中為哥哥)為女伸冤,斥責紂王罪行。姬昌先與其他兩伯侯共同上表勸諫紂王斬殺妲己、退奸除佞,後又被費仲、尤渾二人誘導算出殷商氣數黯然不能善終,惹怒紂王差點丟掉性命。因為算準太廟午時火起,令紂王相信他不是故意謗君而是真的推演,才赦免其死罪,讓其暫居羑里,待國事安寧後再歸國。
姬昌犯的不是謀反之罪,他有九十九個兒子,伯邑考走後,他的弟弟姬發主持後方,這樣伯邑考趕到朝歌救父,才有可能性與合理性,他並不是來送死的。而電影中只出現了姬昌的兩個兒子,他與姬發父子俱在京師,伯邑考一走,西岐無主,姬昌犯的又是謀逆大罪,絕難獲得赦免,倒是父子三人很可能殞命朝歌。如此,伯邑考赴京變得非常牽強。妲己對紂王一往情深,不再勾引不成惱羞成怒,紂王也沒有與伯邑考發展出任何衝突,伯邑考的死亡就只能靠」愛與犧牲」。而他又是如何相信紂王一定會遵守諾言放了姬昌呢?就不能把他們父子一鍋端嗎?至於比干,小說中他毀了妲己的狐狸窩,殺死了她的眾多姐妹兒孫,因此妲己恨他入骨,佯裝心痛舊疾發作,一定要比干的玲瓏七竅心救治。現在就只能讓比干主動求死。但關係到個人生死與王朝興衰的大事,起碼得有個見證人,防止紂王不守諾言吧?著名事件不能缺席,在改動人設之後又無法創造出合理劇情,就只好用精神勝利法:為了一個更高的價值不惜自我犧牲。
電影中的紂王在成為天下共主以後無正事可做,甚至拿到封神榜消除天譴這件事都乾得心不在焉,精力轉向了毀滅父子關係。他似乎非常恨「父慈子孝」,超出了索取權力的需求,這股恨意是從哪來的?他的父親對他做了什麼?電影給了一些線索:他也是次子,不受重視,「你不知道我的父親是如何對我的」,但遠遠不夠。對於引發天下大亂人神共憤而言,這個紂王還不夠壞,他甚至都沒有主動去殺逼他自焚的比干;但對於個體而言,他又太壞了,壞得沒有道理。不是每個壞人每樁惡行都一定要找出原因,的確存在無原由的變態與殘忍,但惡也需要縱深,一個瘋子也有瘋子的邏輯,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瘋,也有他的喜怒哀樂驚懼。電影中的紂王,他的快樂與悲傷都來自哪裏?他會因為又令一對父子反目成仇而欣喜還是刺痛?他夢寐以求的,到底是權力還是發洩對父親的恨意?在得到之後會失落嗎?他有什麼珍視的東西嗎?他眼裏的利弊和他人有什麼不同嗎?他從沒有過恐懼或猶豫嗎?他曾經做過選擇嗎?
與此相關的是姬發及質子團對他的崇拜服膺。這一部分來自理解與仇恨,殷壽對他們說:你們的父親把心愛的兒子留在身邊,把你們送到朝歌來做人質。一部分來自於個人魅力,他英俊性感、驍勇善戰、殺伐決斷。但這些就足夠令他們賣命嗎?中國古代有過很多將帥如何令兵士死心塌地的例子,比如吳起,與士兵同吃同住,甚至為生病的士兵吸膿瘡;即在戰場之外,有人情的往來互動,施恩於人放低身段。但電影從未有過紂王與質子團成員,作為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精神或物質互動,「父子之情」從何而來?蘇全孝死於殷壽的PUA起到了振奮軍心的作用,就更經不起推敲:一個兄弟並非死於敵人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上,這只能令人恐懼。整個質子團能這樣擁護殷壽東征西討都非常可疑,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都可能出現一個蘇全孝。而姬發的價值觀就顯得非常混亂,他的「大英雄」概念是什麼?他為紂王願意自焚以解救百姓之苦而震動欽佩,卻對他為了驗證封神榜隨手殺掉一個具體的人視若無睹,上天入地願為他求得;他不願殺死自己的父親,卻對紂王逼迫他弒父沒有怨言,也對自己告發父親導致其差點喪命毫無心理負擔;他不願意殺掉姬昌更像出於單純的父子之倫,並沒有過多情感支撐,這道德感甚至令他能抗拒紂王許下的太子之位的誘惑;而他少小離家這麼多年,崇拜的大英雄是紂王,這個偶像其實在不斷軟硬兼施令他們與自己的父親離心離德。
與紂王一樣,姬發這個人物也缺乏統一的行為邏輯。質子團隨著紂王征伐都缺乏合理性:他們是要挾他們父親的工具,萬一打仗死了怎麼辦?電影本想區別於古典小說的臉譜化,做出更豐富立體的角色,但只是多貼了一些標新立異卻無法統合的標籤。當人物建構失敗,推動劇情的,就成了抽象的仇恨與「大義」。
父權的加強
同時,電影樹立了一個好父親姬昌。他能掐會算不打誑語,愛護兒子,並非把不愛的姬發送到朝歌做質子;在因他告發深陷囹圄之時,既不埋怨他,也不拿倫理綁架他。於是,叛逆的兒子最終被慈父感召,回到了血緣之親身邊。好的君父就不是君父了嗎?日後武王取代紂王,他們的身份有差別嗎?固然這個故事受限於農民起義局限,沒有第二種結局,但並非只有一種關照方式。看一下小說中對姬昌的描寫。當蘇護抗拒將女兒妲己送進宮中的王命憤而造反後,奉命討伐的姬昌並不認同紂王的行為,但他給蘇護寫了一封信,說「足下僅知小節,為愛一女,而失君臣大義」,勸他獻出女兒。他提前算出伯邑考被害被製成了肉餅,但為了活命,還是要忍痛下嚥;因為手下買通姦臣說動紂王被放出後,還有心情在朝歌誇官。但在回歸故里見到其他兒子後,想到伯邑考又心中大痛淚如雨下,從腹中吐出肉羹,化作白兔而去。然而當部下勸他為子復仇、為民請命,他又認為不合臣道,說「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教子亡,不敢不亡」,還把伯邑考編排了一通,說他」不遵從父訓,自恃驕拗,執忠孝之大節,不知從權,又失打點,不知時務進退,自己德薄才庸,情性偏執,不順天時,才遭此大禍。」作為一位賢人,這個父親對兒子並非一點情感沒有,但也不太多,他還有九十八個兒子可用,而一切血緣情感都不敵君臣綱常。在人的基本情感、極端困境與倫理文化中,顯現出父權之殘酷及對人性之戕害。而電影中的姬昌塑造成了一個不在具體社會環境中的父親,替代了對根源體系的追問。
《封神演義》小說成書於明代,其塑造的人間世界有著非常明確的秩序。即便妲己是條要覆滅殷商的狐狸,她想要搬倒姜王后,也要設計陷害,污蔑她謀逆;從后妃到大臣都會對紂王進行勸誡,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甚至言辭激切。如姜王后勸諫紂王,有道之君應賤貨貴德,去讒遠色;大夫梅伯指責紂王不理朝政,不容諫章,失君臣之義;丞相商容說成湯天下被紂王斷送了個乾淨,「你死於九泉之下,將何顏見你之先王哉!」大夫趙啓則大罵:「昏君!人倫道德,一字全無,枉為人君,空禪帝座,不辱成湯,死有餘愧!」這些言辭背後,是對臣節的履行,依託於君臣各有本分的倫理,也是明代「罵君」風氣的反應。而電影中,姜王后與妲己如市井小民一般互捅;儲君輕易被縛刑場無人過問;殷商朝內彷彿沒有大臣。不管是誰,面對君王的暴行沒有任何可以援引的道義。「弒父弒君」如此罪孽深重,紂王卻可以將其擺到台面,逼迫四大伯侯之子親手殺掉自己的父親。而父子八人,要麼束手待斃,要麼困獸猶鬥,要麼虛與委蛇,卻無一人可以理直氣壯指責他踐踏人倫。
歷史上的「弒父弒君」是更微妙的。一方面,它是最嚴重的罪行,被施以最嚴重的刑罰;另一方面,兒子想要繼承父親的財產地位只能等他死後,又無法杜絕。「無情最是帝王家」,作為最有權力和財富的家族,此類事情史不絕書,只是沒有搞到物理殺人的地步或難於確定,比如李世民玄武門事變逼得李淵退位,隋文帝楊堅死因成謎。貴族官僚集團對於僅限於家事的倫理之變其實沒那麼較真,更不會拉百姓入局。百姓的角色是「能載舟亦能覆舟」,解鎖「以臣弒君」的是「弔民伐罪」,也是君父禍害天下荼毒萬民時的制衡,畢竟民為邦本。
當電影把「弒父弒君」設置成會引發天譴的最高罪責,讓百姓為帝王家事埋單,不惜以懲罰無辜百姓的方式來維護這一原則時,是擯棄了這個體系的彈性,拆掉了所有補丁,將父權置於絕對權威。伯邑考情願為姬昌送死,殷郊在母親被殺後還對父親心存幻想,對父親的情感與執念,都超出了過去的文本。除此之外,這個世界沒有其他倫理,幾乎所有人都在橫衝直撞。所謂姬發的覺醒,則更像是一個混亂的少年,在劇烈的情感激蕩與變故中,從一個無道理的壞爹奔向一個無根由的好爹。
母神讓位於君父
電影中的妲己的確不是紅顏禍水了,但她從一個以一己之力禍亂天下的壞人,變成了一條唯紂王之命是從的狗,這恐怕很難說是女性觀的進步。滅霸被變成善良忠犬,他會認為這是尊重嗎?不過是在「不能控制就抹黑」,與「為我所用」之間二選一。在這個轉變過程中,關鍵點是報恩與愛情,一種方向已被規定的「自願」。這與白娘子故事在長期演化中,從令男人恐懼的蛇蠍美女,因愛情與報恩轉變為服務男人的賢妻良母類似,這次是一隻狐狸。
封神故事有兩個重要文本,一個是宋元話本《全相武王伐紂平話》,一個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話本中的狐狸妒忌紂王對玉女的痴迷,慫恿他推毀玉女觀,引來上天震怒,派太歲神,即姜王后所生之子殷郊來滅掉商朝。被囚羑里、伯邑考被處醢刑,紂王行不仁之政,這三件事成了姬昌的心病,因此一病而亡,死前仍叮囑姬發不要忘記為伯邑考報仇。姜王后被妲己所害,殷郊為報母仇,投入武王大軍,最終手刃父親和妲己。到了明代小說,封建禮法加重,不再強調個人恩怨意志,加了「殷商氣數已盡」作為總設定,更加突出生靈塗炭。殷郊伐紂先行官的職責轉移給了哪吒。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他是姜王后踐巨人足跡所孕,生下來是一個肉球。妲己說王后產怪,被紂王下令拋擲郊外。申真人將肉球剖開帶回水簾洞收養,日後他下山為母報仇,其與《封神演義》中哪吒的淵源一望而知。小說給殷郊加了一個弟弟殷洪,兄弟二人均是奉師命下山輔佐武王,「應天順人,以有道伐無道」是排在為母報仇之前的。殷洪被申公豹幾句父子之倫說動,與西岐為敵,絕命於姜子牙的太極圖。殷郊要先報弟仇再言母仇,死在西岐,也就無從弒父,只能在哪吒的故事中看到一點影子。姬昌臨死還交代姬發,縱使紂王無道,也不能以臣弒君。最終武王伐紂,是紂王惡貫滿盈諸侯皆反天人共怒後,順應天意的行為。殷郊的滅商功能被轉移給了狐狸精。而故事的發軔來自紂王對女媧的非分之想。
小說開篇,紂王在女媧壽誕之日前往女媧宮降香,看到女媧塑像國色天姿,陡起淫心,題了一首艷詩:「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丞相商容說他褻瀆神明,勸趕緊擦掉,紂王不肯,覺得這是對女媧絕世之姿的欣賞。這能算古代性騷擾典型案例了。紂王這首詩極其露骨,而女媧還是化育萬物、創造人類的原始大神。果不其然,女媧勃然大怒,派千年狐狸精、九頭雉雞精與玉石琵琶精下凡惑亂君心,斷送其天下(也是順應總設定天意)。
作為大母神,女媧一怒之下摧毀了一個君王的江山,這是能力,也是權力的體現。兩代狐狸精,都有著左右君王攪亂天下的能力。對這種「致命女性」的描寫,其實體現了男性的恐懼。而作為不管是從夏商母系遺留來看,還是從魔幻故事裏連三頭六臂都可以加入來看,把女性角色主體性降至為零的改編,都無法談得上女性觀的進步。而將觸怒母神引發亡國改為弒父弒君,則更是釜底抽薪。
消失的她
除了女媧和狐狸精,原故事中還有不少有存在感的女性。平話中,文王死前交代後事,有他的母親太妊在側。及至武王繼位,太妊問他何以治天下,武王對以修國政、不欺下民、不磬民力等,令祖母大喜。小說中,姬昌去朝歌之前與母親辭別,其母已算出他有七年災難。而紂王的黃貴妃,既會為姜王后據理力爭,也會掩護殷郊兄弟逃走,甚至在死前大罵紂王:「你愛色不分綱常,絕滅彝倫!你有辱先王,污名簡冊!」故事中包括姜子牙在內的很多角色,都寫到了他們的母親、妻子或是姐妹,她們的死亡是他們走向討伐紂王之路的原因之一。但到了電影裏,除了紂王,其他男人似乎都沒有女眷。姬昌前往朝歌時,送行的沒有他的母親與妻子;伯邑考再次赴京,仍舊沒有與母親與妻子道別;姬發與父親對話,乃至與哥哥敘舊,沒有只言片語提及他的母親。蘇全孝被父親放棄,他想的是離家八年,父親已經不認得我了。人在絕望之際,通常想念的不是母親嗎?
與之相對應的是男人戲的張力十足。伯邑考與姬發之間親密有愛,愛父親勝過愛自己,不惜為他犧牲性命。姬發與紂王互相欣賞,與殷郊之間更是情深意重,他為敬愛的紂王追尋封神榜以破除天譴不致令他自焚,為了救殷郊斷然放棄;他不惜自傷,放跑被在紂王眼裏已犯下弒父弒君大罪的殷郊;他甚至為殷郊劫了法場。整部電影的最高潮,安排在了殷郊被縛行將就戮的時刻,而並非他的父親姬昌受難之時,姬發率眾反叛一劍刺死紂王。而殷郊則在誤以為姬發殺掉姬昌人性泯滅時,對父親發出了最強的反抗之音:「殷壽,我死也不會放過你!」電影拍出了陽剛驍勇的美。其間不乏男性健碩身體的展示,比如質子團得勝還朝後在大殿赤裸上身的舞蹈,比如姬發似有若無的露懷,更有殷郊在太廟赤裸上身被捆綁的造型。殷郊在太廟赤裸毫無必要,穿著衣服也能五花大綁。他們在此是為了驗證紂王到底是被妖所迷,還是本心就壞。他本人正被通緝,一旦情況有變動起刀兵,這樣只能更容易受傷。但殷郊精壯的上身被麻繩緊緊綁縛,胸肌都被勒得更加有型了。
這令人想起張徹的電影,想起「童顏巨乳」的狄龍,一到打戲就會脫下上衣露出精壯的肌肉。張徹慣愛拍男性的陽剛勇武,青春身體的美好,尤其男性肉體的美,在他的電影中被無限放大,閃爍著阿波羅似的光芒。而在同時期名導李翰祥的鏡頭下,狄龍就只是一個帥哥。張徹不僅把高大英俊的狄龍拍得美,像王青這樣面目並不齊整的演員,也能拍出一種妖異的美。而在李翰祥電影裏千嬌百媚的女星,到了他這裏,就毫無光彩。張徹永遠在拍兄弟情,狄龍與姜大衛是他中期電影中幾乎不變的雙男主。《蕩寇志》一眾梁山兄弟中,高大威猛的武松與輕巧伶俐的燕青最為親密厚重,小說中這二人可沒什麼交集,電影中也並未給出理由。張徹讓好漢們盡數死在了征方腊之戰中,死在一起的只有兩對,一對是張青和孫二娘,一對是燕青和武松,可謂生則同場,死則同穴。《大決鬥》中的唐人傑與江南浪子惺惺相惜亦敵亦友,結尾先是打了一架,最後聯手抗敵死在一起。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神聖的數目三是整個男性生殖器的象徵」,其象徵物有長形直竪之物,如手帳、傘、竹竿、樹幹;以及有穿刺性和傷害性的物體,即各種利器,如小刀、匕首、槍、矛、火器等。兩場架都是在大雨中進行的,使用的兵器有長竹竿、小刀和槍,最終唐人傑下腹插著一把匕首,應江南浪子要求,將他所中竹竿從後面拔出,江南浪子忽地從地上直起半身,與唐人傑牽手,兩人在雨中掙扎扭動,最終跌落泥水中死去,上演了一場極具儀式感的死亡之舞。
按照主創的說法,電影中的妲己是紂王慾望的化身,那麼他與妲己的對手戲其實更像是那喀索斯的對影自憐,殷壽是和自己談戀愛的「水仙花老年」。由初代偶像,年過六旬毫無贅肉依舊魅力十足的費翔來飾演十分合適。電影中也有一場大雨中的戲,是紂王見伯邑考。小說中,伯邑考是撫琴;電影中,他是吹篪,紂王裸胸擊鼓,妲己獨舞,其時屋外雲雨大作。之後妲己滿足地走到屋外任憑大雨澆注,紂王對伯邑考說:這些奇珍異寶並不能讓我開心,但你讓我很開心。還有一場水中戲在浴池,紂王不太有與姜王后同樂的意思,放任妲己殺掉了她。事實上,從姜王后死後,這部戲裏就沒有女人了。倒是有一位充滿了母性的聖父。小說中的姬昌收雷震子,因為合了他有百子的預言,也因為雷震子是將星轉世,這是典型父權的功利,將子女視為工具。電影中,姬昌看到剛出生的雷震子即將他抱在懷中,阻止楊戩和哪吒除妖,說就算是妖,是善是惡也全看以後教誨,不能妄下定論,充滿了母親的慈愛與包容。
於是,《朝歌風雲》不僅削弱女性影響力,甚至在吸取女性特質後將女性全部排除在外,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純男世界。它修正升級了舊式父權已不再得人心的一些理念,但並不改變其結構與本質,也不願做一種異己的關照。如電影《芭比》中所言,「我們貫徹得很好,只是用了更隱蔽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中,父子相愛相殺互為輪替,愛恨糾纏永不停歇。
為什麼一套不濟的電影,可以寫一大編批評的評論?篇幅過長但只有一個論點,可以精簡些
片尾彩蛋出现了一个第二部的重要女性角色邓婵玉
請繁中編輯再修修簡轉繁的用字錯誤。
写得真好,谢谢作者!
好文,我看完电影不喜欢的原因被作者讲了个通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