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八週年國際台灣深度

廣島核爆「在外被爆者」: 被遺忘的殖民地出身者,權利救濟的漫漫長路

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那兩天,也有為數眾多的殖民地出身者在此生活,後來成為「被爆者」,多數來自朝鮮半島與台灣兩地。

插畫:Wilson Tsang

特約撰稿人 張郁婕 發自廣島

刊登於 2023-08-18

#廣島核爆 · 不為人知的受害者#核武#日本殖民時期#日本#台灣

【專題引言】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當地傷亡慘重。當時人口約35萬人的廣島市據信有14萬人死亡、7萬9,130人負傷,人口約24萬人的長崎則有7萬3,884人死亡、7萬4,909千人成受災戶。

不到10年的時間,美國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代號「Bravo」氫彈試爆,當時在馬紹爾群島群島附近捕鮪魚的日本漁船「第五福龍丸」,23名船員皆因氫彈試爆的放射性落塵出現高劑量輻射導致的急性症狀,激發日本境內的反核武運動。日本的反核武運動有三大訴求:追究美軍與日本政府的戰爭責任,國家必須提供核武受害者「過去的補償」與「現在的保障」,以及承諾廢除核武,讓下一個世代可以安心生活的「未來的保證」。這些訴求促使日本政府在1957年制定《原爆醫療法》(俗稱「原爆二法」的《原爆醫療法》與1968年制定的《原爆特別措置法》,已於1995年整合成《被爆者援護法》),開啟日本政府照顧核武受害者的先河。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提供核武受害者的權益救濟制度日趨完備,卻因為制度設計的問題,仍有核武受害者被排除在外。反核武運動期待的無核武願景,也還有一段路要走。雖然聯合國《禁止核武條約》(TPNW)已於2021年生效,但擁核大國並未簽署條約,《禁止核武條約》的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同時,去年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來,全球面臨核武的威脅迎來後冷戰時期的高點。

今年主辦G7峰會的日本,選在全球第一個遭到核武攻擊的廣島舉行,讓核武議題與核武倖存者「被爆者」(Hibakusha)再度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雖然擁有核武或受到核武保護的G7工業國,在本屆G7公報仍以《核不擴散條約》(NPT)為基礎,承認五個擁核國擁有核武的事實,並譴責俄羅斯使用核武威脅,但距離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或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談到的「無核武世界」理想,仍有很大的差距。

端傳媒特約撰稿人在今年G7峰會期間走訪廣島,拜會多組非典型的核武受害者當事人或相關團體,希望在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78週年,讓更多華文世界的讀者看到核武受害者們,這78年來一直在社會上對抗歧視、追求權利救濟與公平正義的生命故事。本系列分為三篇發出,此為第三篇,點擊可閱讀第一篇第二篇

2023年7月9日,日本廣島,核爆遇害者在和平公園舉行的反核會議上抗議。攝:Yomiuri Shimbun/AP/達志影像
2023年7月9日,日本廣島,核爆遇害者在和平公園舉行的反核會議上抗議。攝:Yomiuri Shimbun/AP/達志影像

美軍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的那兩天,也有為數眾多的殖民地出身者在此生活,後來成為殖民地出身的「被爆者」。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1895-1945)與朝鮮半島(1910-1945)期間,除了殖民政府軍隊與民眾來台、來朝之外,也有台灣或朝鮮半島的人民因為各種因素,前往日本本土生活。

廣島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成為日軍出兵基地,明治天皇還為此前往廣島。廣島在甲午戰爭後持續發展軍需產業,軍事用地也持續擴張,而有了「軍都」的稱號。另外,日本在2015年登錄成世界遺產,「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產」的構成資產當中,長崎就佔了八處,而二戰期間來自朝鮮半島等地的勞動力正是在背後撐起這些產業發展的一大功臣。同時,長崎作為西洋醫學首次傳入日本的根據地,可以追溯到當年荷蘭軍醫龐貝(Johannes Lijdius Catharinus Pompe van Meerdervoort)傳授西醫的長崎醫科大學(現・長崎大學醫學部),更是不少台灣學子赴日習醫的首選。

研究「在韓被爆者」(戰後回到南韓的「被爆者」)的鄭美香指出,以家庭為單位從朝鮮半島移居日本本土,是朝鮮半島出身「被爆者」的特徵。根據韓國教會聯合會1979年針對戰後回到南韓生活的被爆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兩成是因為工作因素前往日本內地工作而受害,另外八成都是隨著家人(丈夫或父母)工作因素移居日本,或是在家族移居日本後在日本本土出生。

另根據韓國政府2010年出版的「廣島與長崎的朝鮮人核武受害調查」報告書,1930年在廣島的朝鮮半島出身者只有7,189人,但到了1945年就成長到8萬4,886人。在長崎的朝鮮半島出身者也從1930年的4,944人,到1945年成長到6萬1,773人。廣島和長崎在日本殖民統治後期會有這麼多朝鮮半島出身者,主要與當時兩座城市都是軍需工業重鎮,需要大量勞動力支撐產業發展有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與朝鮮半島不再是日本的殖民地。這些在戰前抵達日本內地的前殖民地出身者,有的選擇回到母國,有的選擇繼續留在日本生活,而這個決定,將深深影響這些殖民地出身的「被爆者」們日後權益救濟的發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