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八週年國際深度

核爆蕈狀雲下誕生的人們,與守護他們的廣島記者

原爆小頭症,指的是胎兒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照射到高強度輻射,導致頭部骨骼無法發育完全,出生後頭圍明顯比一般嬰兒要小的小頭症。

插畫:Wilson Tsang

特约撰稿人 張郁婕 發自廣島

刊登於 2023-08-10

#廣島核爆 · 不為人知的受害者#核武#反核#二戰#日本

【專題引言】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造成當地傷亡慘重。當時人口約35萬人的廣島市據信有14萬人死亡、7萬9,130人負傷,人口約24萬人的長崎則有7萬3,884人死亡、7萬4,909千人成受災戶。

不到10年的時間,美國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代號「Bravo」氫彈試爆,當時在馬紹爾群島群島附近捕鮪魚的日本漁船「第五福龍丸」,23名船員皆因氫彈試爆的放射性落塵出現高劑量輻射導致的急性症狀,激發日本境內的反核武運動。日本的反核武運動有三大訴求:追究美軍與日本政府的戰爭責任,國家必須提供核武受害者「過去的補償」與「現在的保障」,以及承諾廢除核武,讓下一個世代可以安心生活的「未來的保證」。這些訴求促使日本政府在1957年制定《原爆醫療法》(俗稱「原爆二法」的《原爆醫療法》與1968年制定的《原爆特別措置法》,已於在1995年整合成《被爆者援護法》),開啟日本政府照顧核武受害者的先河。

時至今日,日本政府提供核武受害者的權益救濟制度日趨完備,卻因為制度設計的問題,仍有核武受害者被排除在外。反核武運動期待的無核武願景,也還有一段路要走。雖然聯合國《禁止核武條約》(TPNW)已於2021年生效,但擁核大國並未簽署條約,《禁止核武條約》的實際成效仍有待觀察同時,去年自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來,全球面臨核武的威脅迎來後冷戰時期的高點。

今年主辦G7峰會的日本,選在全球第一個遭到核武攻擊的廣島舉行,讓核武議題與核武倖存者「被爆者」(Hibakusha)再度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雖然擁有核武或受到核武保護的G7工業國,在本屆G7公報仍以《核不擴散條約》(NPT)為基礎,承認五個擁核國擁有核武的事實,並譴責俄羅斯使用核武威脅,但距離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或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談到的「無核武世界」理想,仍有很大的差距。

端傳媒特約撰稿人在今年G7峰會期間走訪廣島,拜會多組非典型的核武受害者當事人或相關團體,希望在美軍在日本投下原子彈的78週年,讓更多華文世界的讀者看到核武受害者們,這78年來一直在社會上對抗歧視、追求權利救濟與公平正義的生命故事。本系列將分為三篇發出,此為第二篇,講述出生前還是胎兒時受到核輻射的受害者的故事,以及將此事挖掘出的廣島記者的經歷。第一篇關於黑雨受害者的經歷可點此閱讀。

2023年8月6日,日本廣島,市民在和平紀念公園紀念因原子彈遇害的死難者。攝:David Mareuil/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8月6日,日本廣島,市民在和平紀念公園紀念因原子彈遇害的死難者。攝:David Mareuil/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原爆小頭症,指的是胎兒還在媽媽肚子裡時照射到高強度輻射,導致頭部骨骼無法發育完全,出生後頭圍明顯比一般嬰兒要小的小頭症。原爆小頭症的當事人長大之後,身形也比一般人略小,身高多半落在140公分左右而已。

「在蕈狀雲底下誕生的小小生命,就算是要躲在日蔭下生活,(我們)可以將落葉一掃而空,讓孩子們像蕈菇般健健康康地成長茁壯。」這是廣島核爆後的第20週年,六組原爆小頭症家庭首次碰面時,這群家長最大的心願。

原爆小頭症的當事人,雖然從外觀上一看就能分辨出來「和正常人不一樣」,但原爆小頭症的存在卻在戰後封存了20年之久。美軍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暫時接管日本,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隨即在廣島與長崎縣設置原爆傷害調查委員會(ABCC),負責追蹤、調查當地民眾歷經原子彈爆炸後,核武及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但同時委員會卻長期實施嚴格的資訊管制,不讓外界知道原爆小頭症的存在。直到1965年,才由廣島當地記者挖掘出ABCC長年隱瞞的真相,將原爆小頭症的存在公諸於世。

是不是核武造成的「只有神明才知道」

「被爆20週年的廣島,也就是1965年,廣島的記者與作家們雖然分屬不同公司,但都希望能記錄下20週年的廣島,其中一人叫做秋信利彥,他是一名記者。」

秋信利彥的接班人、現為原爆小頭症被爆者與家屬協會「きのこ会」(Kinoko Kai,下稱「蕈菇會」)事務局長的平尾直政告訴端傳媒,當年這群記者打算製作戰後20週年專題,秋信利彥選定在媽媽肚子裡經歷美軍投下原子彈那一天的「胎內被爆者」為題材。所以他跑去詢問ABCC的醫生們,想了解胎內被爆者在健康方面會有哪些異常症狀。

當時ABCC的職員告訴他:「胎內被爆者沒有任何異常,只是有一些孩子頭比較小、發展比較遲緩而已,這是不是和核武有關,只有神明才知道。」秋信利彥聽到這個回覆,心中的警鈴大響,「這不是『只是有一些』的程度吧?能不能告訴我更多資訊?」但ABCC卻以不能對外透露醫學資訊為由,拒絕提供更多資訊。

這些「頭比較小、發展比較遲緩」的孩子,就是原爆小頭症的當事人。他們在媽媽肚子裡時照射到高強度輻射,導致頭部骨骼無法發育完全,間接影響到腦部發育,所以容易出現智能障礙或是肢體上的障礙。目前已知,胎內被爆者出現原爆小頭症,與投下原子彈時當下的懷孕週期最有關,相關研究並沒有找到原子彈投下當天懷孕週期在7週以下或26週以上的案例,懷孕週期在8-26週之間照射到的輻射線量越高,出現重度智能障礙的機率就越高,並非所有胎內被爆者都有原爆小頭症的狀況。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