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深度

中國遊戲陪玩行業:脆弱的人際紐帶,情感需求、孤獨與曖昧的窗口

或許從一開始,遊戲陪玩就不全然關乎於遊戲本身。

2012年7月13日,中國上海,一名角色扮演者(cosplayer)坐在人群中央,旁邊的人在使用手機。攝:Eugene Hoshiko/AP/達志影像

2012年7月13日,中國上海,一名角色扮演者(cosplayer)坐在人群中央,旁邊的人在使用手機。攝:Eugene Hoshiko/AP/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驀然

刊登於 2023-07-24

#情感#零工經濟#遊戲

2018年,一款叫《王者榮耀》的手遊開始在大陸風靡,小譚也是千萬玩家中的一員。彼時還在美國留學的她,偶然發現了一款提供付費陪玩服務的APP「比心」。點進「王者榮耀」專區,不僅可以找到知名電競選手、前遊戲主播等「大神」,更多的是價格低廉到一局遊戲7元的陪玩(注:遊戲陪玩工作者往往被直接稱呼為「陪玩」或者「陪陪」,下單的玩家則被稱為「老闆」)。即便在相隔12個小時時差的大洋彼岸,算法也會將在線時間最長的陪玩推到她的主頁,一旦下單,隨時有人響應。

打遊戲也會有陪伴的需求嗎?事實上這需求如此之大,早已在大陸形成了一個自行運轉的市場。2021年標誌着陪玩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那一年8月,《人民日報》發文稱,陪玩行業因「涉黃嚴重」和未成年人問題而「亟待監管」,流量集中的平台APP如「比心」等,成為被國家打擊的對象;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被網友稱之為「史上最嚴」的防沉迷規定,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末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一個月後,「比心」等平台APP要求下架,並永久性關閉涉「陪玩」功能。

但遊戲陪玩行業並沒有就此沉寂。一份統計報告顯示,那一年的遊戲陪玩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幾乎可以和電競產業中遊戲、直播、賽事的規模並駕齊驅。如今,隨着平台工作者轉入「地下」,大量陪玩團以微信群的方式湧現,遊戲陪玩行業呈現出一種更加野生的狀態,服務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除了遊戲帶入門和「上分」(注:指玩家通過遊戲勝利為自己提高段位和賽事積分的活動),還有陪聊、哄睡、唱歌、樹洞等等。這與過去三年,疫情及其防控促使更多人投身虛擬世界也不無關係。

或許從一開始,遊戲陪玩就不全然關乎於遊戲本身。我以下單和託朋友介紹的方式,找到幾位陪玩工作者和下單的玩家聊了聊。這是一個整體上十分年輕和流動的群體,遊戲彷彿一條脆弱的紐帶,將他們的情感需求、孤獨和愛戀紐結在一起。

2021年9月14日,中國北京,行人經過手機遊戲的廣告。攝:Andy Wong/AP/達志影像
2021年9月14日,中國北京,行人經過手機遊戲的廣告。攝:Andy Wong/AP/達志影像

「我每天都好像心理導師一樣」

在語音聊天接通後,我主動打了招呼,屏幕那頭的聲音顯得十分驚喜:「呀,原來大家都是妹子,那我就不『夾』了,不然我怕你也受不了。」或許是察覺出我的困惑,她向我演示了「夾子音」:「就是像這樣」——(提高聲線,用一種略顯甜膩的語調說道)——「老闆晚上好,這裏是九尾,請問怎麼稱呼?」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