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上海仍是上海嗎?解封一年後,滴水不漏式文化與身心管治

今日大上海,若要引進外國演出而能確保通過審查,最方便是找些沒有歌詞的DJ 派對,和只是彈奏的爵士樂。

2023年5月30日,翻修後的上海電影藝術中心。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2023年5月30日,翻修後的上海電影藝術中心。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文強 發自上海

刊登於 2023-06-20

#上海

文強,作家,時尚傳媒人,自香港到上海,超過十年滬漂。

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簡稱「文管」,它不是全新工種,但高調出現在上海。試想像:在各種文化及演出場合,總有專門人員穿著制服坐在席間,在場震攝,默默留意台上一字一句,又或者關心身邊觀眾有沒越軌。

解封一年後,上海是否仍是那個上海?

六月是上海國際電影節慣常舉行的季節。今年許多選片回復到一票難求的熱鬧,映後交流時,觀眾席仍然滿載渴望提問與表達的眼神。

一年前並非這樣,當時上海才剛從封城兩個月的噩夢中醒來,人們驚魂未定,電影節宣佈延期。現在,觀眾重返戲院了,今年電影節其中一部最惹來關注的作品,是在此作首映、上海人羅冬執導的《梅的白天和黑夜》,追蹤一位年越70歲叫陳玉梅的上海老阿姨的日常生活與約會故事。

影片近乎沒差評,大家都為梅姨的生命力、直率與典型的上海式世故而着迷。阿姨太喜愛鏡頭了,以至本應是記錄片,卻看得像劇情片。有介紹提及,這是一部主要拍攝在「怡情前」的片子,故此也不奇怪,片中人都沒戴口罩。有留言嘗試糾正,說該是「疫情」,不是「怡情」。版主回覆:「不用更正,我們故意的,那個正確的詞已無法正確使用了,望周知。」

從而又記起五月份筆者曾到過上海的醫院,醫護提到,雖然坊間不斷有二次陽的病人,可是醫院方已不會再視之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案子來登記了。更甚的說法是:已經沒有這一項了,所有同類的症狀,皆不會再被界定為新型冠狀病毒。從字面和數據意義上,疫情,新冠,在這裡都沒有了。

難以想像,已經過了一年。後來和不少朋友的閒聊中,都會提到一個說法:對於一些經歷,譬如上次見的某人,去過的某地,一般都起碼是三年前的事了,而大家都總不覺得有那麼久。

人生中有三年像空白了。這三年去哪了?

「那個正確的詞已無法正確使用了,望周知。」

《梅的白天與黑夜》的電影內容是追蹤一位年越70歲叫陳玉梅的上海老阿姨的日常生活與約會故事。
《梅的白天與黑夜》的電影內容是追蹤一位年越70歲叫陳玉梅的上海老阿姨的日常生活與約會故事。

末日後走出來的人

有點老記憶的上海人,戲稱去年這時候,是另一次上海的解放——意思是類比1949年5月27日解放軍進城接管上海。像那些末日後重新從地底藏所走出來的人一樣,大家只想再次在日光地上,望著天,看看地球有什麼改變沒有,然後慶幸彼此仍能呼吸。

而好快就發現,那其實更像是喪屍電影,人與人之間雖說慶幸重遇,但不免心底有種保留,擔心對方會否是沒被察覺的帶毒之軀。當政府機關重新運作,坊間說民政部門第一個熱門的申辦需求,不是移民(領館還未開啟,政府也不鼓勵人往外跑,因而有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的護照均過期),而是離婚。那個被廣傳的笑話可能有些道理:再這樣關下去,我跟老公可能真要培養出感情了!

真正聽到的最多朋友異動個案,則是在上海外國人的離開。也是去年相若時間,一個抽樣調查數據相當引起討論,就是對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發抽樣問卷,結果是當中有48%的人會選擇一年內離開上海,當中最顯要的比重,是教育相關職業人。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