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香港深度

專訪李立峯:公開的六四紀念消失了,記憶會斷裂嗎?

任何社會都有保留一種記憶的能力,就算多細小也好。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李慧筠、符雨欣 發自 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6-01

#六四34年#八九六四#六四週年#維園燭光集會#中國歷史#香港記憶#支聯會#李立峯

端傳媒製作了「六四34年」專題,講述海外紀念私人記憶,及當下各地最重要的政治問題點擊閱讀。

編按:進入六四34周年,香港社運退潮,防疫限制全數撤銷,復常後的首個六四晚上,維園足球場及草地將由香港廣東社團總會以家鄉情為題,舉辦慶回歸活動。踏入6月1日,前公民黨區議員黃文萱主理的深水埗「獵人書店」、前西貢區議員陳嘉琳開設的「西多」均有消防處、屋宇署和警員等政府人員到訪;陳早前表示收到警方查詢,問她會否在六四舉行活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指,未來數天是「特別的日子」,很多人會利用這個日子危害國安。而特首李家超被記者問到個人到維園悼念六四會否違法,要求給予是或否答案時,他只強調出席者需準備面對後果。六四晚會如同去年,似乎難以再現。

維多利亞公園的六四燭光已經消失兩年。面對限制,去年六四仍有人手執鮮花,打開手機燈光,在銅鑼灣街上零散走着。而維園在警察嚴密的看守下,沉默地沒入燈滅後的黑暗。公開的集體悼念消失,種種制度被打散,六四記憶是否已經走到斷裂的開端?

從2008年至2018年,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陳韜文合作研究香港人的六四記憶。李立峯總結,六四記憶在香港社會生成和延續的過程:社會事件超越個人,被賦予價值,而其延續依靠記憶動員、代際傳遞和制度化三個過程。當中傳媒、組織、學校和家庭的代際傳遞有重要的角色。

而今,許多與遺忘鬥爭的條件已然失效。記憶動員還有效嗎?紀念六四的論述,跟當下的社會需求有什麼關係?沉靜的歷史記憶,何時會被再度喚醒?關於六四,我們還可以講什麼?端傳媒邀請李立峯和我們分享近年的觀察,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凝視歷史在城市和人心裏斧鑿的痕跡。

以下為對談節錄:

端傳媒(端):以前媒體很早就報導六四專題,現在的新聞則是維園場地被建制團體申請作銷售活動,或者警方扣起國殤之柱等等。六四前夕,你觀察到坊間對於六四的討論是怎樣的呢?

李立峯(李):對於六四的討論是,大家講不到嘛。要看的第一件事就是媒體講不到。這固然有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所謂(新聞)自由、審查的問題,但其實也有很實際的問題——你沒有支聯會,你無嘢可以講(你沒有東西可以說)。比如過去一年多,我做過一些研究訪問到部分主流媒體的記者,有些記者會說:「其實不是完全不能做。」如果factual地做……起碼不是不能做,問題是沒事發生。事實上,你不把國殤之柱拉出來,更加沒事發生、沒人會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