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像

圖書館沒有的「禁書」,藏身在香港人家中書櫃

仍然安放在櫃裏、桌上和床底一角的書本,在短短幾年之間突然成為了「禁書」。

尊子《生抽香港》與《老抽中國》。攝:林振東/端傳媒

尊子《生抽香港》與《老抽中國》。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傳媒攝影組 記者鄭淑華、李慧筠 發自新加坡

刊登於 2023-05-21

#康文署#尊子#圖書館#影像#香港

(端傳媒攝影組 記者鄭淑華、李慧筠 發自新加坡)

香港政治漫畫家尊子於《明報》的漫畫專欄停刊後,傳媒陸續發現公共圖書館已經下架不少涉及政治人物、學者和傳媒人的書籍及館藏。除了尊子的漫畫集外,下架書還包括已故民主派元老司徒華、已故著名歷史學家余英時、前立法會議員及大律師吳靄儀、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和譚蕙芸等的著作,甚至涉及非政治性書籍。

除部分書籍下架外,記者於5月21日在圖書館網頁搜索司徒華、吳靄儀、區家麟、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前客席副教授許寶強、中國大陸作家許知遠等名字,均沒有其著作的搜索結果。

這是港區國安法實施近3年來,又一波圖書館下架潮,有聲音質疑香港言論、創作自由再度收窄,與異見人士相關的讀物逐漸在公眾視野中消失。

多名政治人物著作被下架

《明報》尊子漫畫有40年歷史,見證香港時代變遷。但自2022年10月起共八個月內,尊子漫畫至少六度遭政府部門和官員抨擊,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

最近一次來自官方的批評,源自其於5月9日刊出的「乜議員」三格漫畫中,提到「學歷不同於做嘢能力」、「會考中英數唔合格、膽固醇過高、癡肥、有心臟病」等人士,「只要長官認為合適,都可以委任佢哋做防火滅罪委員會,由佢哋把關篩選區議員」,諷刺政府削區議會選舉民主成分。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同日在Facebook專頁發帖文,指漫畫抹黑政府,「無視事實,混淆視聽」,聲明又將矛頭指向《明報》,指其「接二連三針對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作出一些誤導性的言論」。

5月11日,《明報》宣布尊子漫畫停刊,但未有說明原因。尊子表示漫畫停刊原因「心照不宣」,又形容停刊決定是今天「香港故事」的一部分。最後一期漫畫,尊子在「世紀版乜議員漫畫」描繪「乜議員」和同伴在雨中告別讀者,撐傘同行遠去的背影。

行政長官李家超於5月12日回應事件時指,香港有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但他反對任何失實、偏頗、污衊或誤導的訊息,傳媒機構也需考慮發放的訊息,是否符合公眾期望、社會責任及專業操守,並向社會負責。

《明報》當天報導,5月10日尊子漫畫停刊前夕,在公共圖書館網站搜索「尊子」,仍能得出21項館藏;惟一日後再搜尋,已顯示「沒有檢索結果」,所有尊子的作品疑一夜間被下架,包括其親著的漫畫、部分由他負責插圖的作品。康文署稱,涉嫌內容可能違反國家安全或香港法律的書籍,都會立即下架以作檢視。

事件持續發酵,傳媒發現多項涉及政治題材、政治人物的館藏被下架。《明報》自2020年底起整合468項資料,發現現時至少有195項已下架。新近下架書的作者包括司徒華、余英時、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區家麟、吳靄儀、許寶強等,題材橫跨回憶錄、民主運動口述歷史、從政經歷、遊記。

司徒華《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攝:林振東/端傳媒

司徒華《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 。攝:林振東/端傳媒


司徒華35本著作,包括回憶錄《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亦已全部下架。

另外據《明報》統計,4月底,「六四事件」相關的材料仍有至少有46項,至5月14日僅餘1項。不少六四書籍、電視台製作的新聞紀錄片被下架。

下架書中亦有非政治類書籍,包括《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撰寫的中文教學書《粵語學中文,愈學愈精神》、資深通識科主任許承恩編寫的《通識概念攻略》、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的散文集《有一種幸福叫守護》。

檢視圖書館「以維護國安」

特首李家超在5月16日會見記者,被問及非政治類書籍與國家安全風險的關係,以及下架措施會否削弱資訊自由。他指公共圖書館有責任確保館藏不違法、所散播的訊息符合香港利益,而且「公眾可在私人書店得到這些書。如果他們想買,他們可以買到。」

5月18日,立法會首次互動交流答問會中,李家超再回應事件,表示一定不會推薦「違法的書、侵犯版權的書,以及政府認為不良意識的書」給市民。他指,「我們希望社會有怎樣的價值觀,我去推動哪些書籍讓市民閱讀,我覺得政府有這個責任。」

此前,審計署於4月底發表報告,提出康文署需要加強檢視圖書館資料,以維護國家安全。報告指,康文署於2021年起初步檢視圖書館資料並作跟進行動,包括暫停借閱、註銷並作處置,或恢復借閱服務。惟需檢視的書籍數量因投訴增加而一直上升,加上書籍內容的複雜程度各異,署方未能訂出確切完成日期。

康文署回應,「同意採取行動以維護國家安全,實為重中之重」。目前圖書館收到公眾投訴後,會暫停書籍的借閱服務並作檢視,如發現不利國安,即將其註銷並永久從館藏中移除。署方亦指圖書館已完成「顯然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書籍」的檢視工作。

國安法落實後,政府多次下架圖書館書籍。2020年,康文署以覆檢書籍內容會否違反國安法為由,將9本書籍下架,包括陳雲的《香港城邦論》、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的《我不是英雄》和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的《邊走邊吃邊抗爭》等。

2021年,多本與社會運動、與政治人物有關和批判中國國情的書籍亦遭下架,包括戴耀廷、朱耀明、龔立人等著寫的《公民抗命與佔領中環──香港基督徒的信仰省思》、鍾祖康的《來生不做中國人》等;當時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的《香港民族論》、余杰的《卑賤的中國人》、《納粹中國》等也暫停外借。

2022年,媒體報導三本香港詩人的詩集──周漢輝的《光隱於塵》、陳李才的《漫長的霧 黝黑的光》、曾詠聰的《戒和同修》被指或涉國安法,遭公共圖書館下架。前兩者被指內容分別描繪雨傘運動、反修例運動,後者被指有詩作以劉曉波為背景。

至於六四相關的館藏,據Hong Kong Free Press 在2021年統計,過去12年內,至少有29本書籍被下架,包括《柴玲自白書》、《王丹.獄中回憶錄》,以及多本由支聯會出版的八九中國民運專輯等。

至今,政府並未詳細解釋下架書籍的準則,和實際遭下架的書籍名單、數目。

禁書潮進一步延伸至校園。學界組織「優質圖書館網絡」創會會長呂志剛近日受訪,指學校圖書館中涉及六四等「敏感」政治題材的書籍早被下架;含有政治隱喻的,例如喬治.奧威爾的著作《1984》和《動物農莊》也未能倖免。他更透露有學校反映,曾有教育局人員指魯迅的書籍「鼓勵學生上街」、台灣作家龍應台的書也不應出現在圖書館。

圖書館和學校的書架大洗牌,但文字仍散落在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端傳媒走訪不同香港人的家,拍攝他們收藏的下架書,和其他目前未收入公共圖書館館藏的各類書本。這些仍然安放在櫃裏、桌上和床底一角的書本,在短短幾年之間突然成為了「禁書」。

譚蕙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攝:林振東/端傳媒
譚蕙芸《文字欲:回應時代的特寫新聞》。攝:林振東/端傳媒
曾詠聰《戒和同修》。攝:林振東/端傳媒
曾詠聰《戒和同修》。攝:林振東/端傳媒
馬嶽《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攝:林振東/端傳媒
馬嶽《香港80年代民主運動口述歷史》。攝:林振東/端傳媒
吳靄儀《拱心石下- 從政十八年》。攝:林振東/端傳媒

吳靄儀《拱心石下- 從政十八年》。攝:林振東/端傳媒

區家麟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攝:林振東/端傳媒
區家麟 《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攝:林振東/端傳媒
64名記者合著《人民不會忘記——八九民運實錄》。攝:林振東/端傳媒

64名記者合著《人民不會忘記——八九民運實錄》。攝:林振東/端傳媒

鍾祖康《來生不做中國人》。攝:林振東/端傳媒
鍾祖康《來生不做中國人》。攝:林振東/端傳媒
許知遠《極權的誘惑》。攝:林振東/端傳媒
許知遠《極權的誘惑》。攝:林振東/端傳媒
戴耀廷《憲政.中國》。攝:林振東/端傳媒

戴耀廷《憲政.中國》。攝:林振東/端傳媒

陳健民《走向公民社會-中港的經驗與挑戰》。攝:林振東/端傳媒
陳健民《走向公民社會-中港的經驗與挑戰》。攝:林振東/端傳媒
徐承恩《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攝:林振東/端傳媒

徐承恩《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攝:林振東/端傳媒

陳雲《香港城邦論》。攝:林振東/端傳媒
陳雲《香港城邦論》。攝:林振東/端傳媒
許寶強《情感政治》。攝:林振東/端傳媒
許寶強《情感政治》。攝:林振東/端傳媒
《八九中國民運報章廣告專輯》。攝:林振東/端傳媒
《八九中國民運報章廣告專輯》。攝:林振東/端傳媒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