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班」陸續停招之後,台灣高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何以為繼?

「人社班是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才的途徑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即使沒有人社班,一樣可以給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台灣 教育

(端傳媒實習記者 陳禹蓁 發自台北)

週三午後,六位學生一排劃開、齊坐在電腦教室操作電腦,悶熱潮濕的下午並沒有慢下她們手邊的動作:手握滑鼠、瀏覽前一個禮拜拍攝的訪談影片,在鍵盤間敲打、修改文件的同時,她們一面和鄰座同學或是老師交頭接耳,討論執行上的各種細節。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即將在5月底舉行的「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做準備。

這群高中生的研究對象是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的歷史建築、台北市第二座垃圾焚化廠——龍口町塵芥燒却場,「雖然龍口町塵芥燒却場已經進入都更階段、不過我們還是覺得有很多可以做!」學生向記者分享,為了了解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空間利用的可能,她們上禮拜採訪了室內設計師,討論老建築得以重生、自給自足的作法。

鎖定這個在日治時期承載全市垃圾處理需求的遺跡,這群未滿18的青少女不只要把研究寫成論文,還要拍成紀錄片。

同樣的時間,還有四間教室在進行相同的活動,學生依照專題研究的科目分班、與各科老師(國文、英文、歷史、地理、公民)分班討論,她們大部分已經進入資料分析和整理的階段、有些學生拿著平板與老師討論這次文本分析的重點,也有組別打開Google表單和老師討論從問卷收集到的資料。

一組關心身心障礙者就業輔導的同學直接在討論時間打起電話,三個女生相繼與電話那頭的承辦人接話,雖然年輕,她們的語氣沒有太多的不確定或羞澀,向電話的那端說道:「我們想了解身障者相關輔導以及身心障礙團體和公益組織的合作關係,關於如何幫助身障者就業?⋯⋯有無合適的受訪者可以讓我們訪問?」

這是中山女高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下稱人社班)高二學生「專題研究」課程時的場景。人社班是2003年由台灣教育部推動「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成立,計畫初期有建中、北一女、中山女高等學校加入,20年來已經在全台播下成果,吸引各縣市高中加入,據最新一期(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計畫申請名單,共有12所學校參與。

「計畫也希望人社班讓人文社會科學在高中教育形成一個典範,讓同個學校的老師們知道,原來人文社會科學可以這樣教!」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人社班計畫主持人也是創辦推手之一的陳志柔說明,人社班成立的目的是源於破除社會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刻板印象,避免讓學生誤以為它只是純然的背誦科目,吸引更多對此行有興趣的基礎研究人才。為了讓更多人「正確地認識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人社班計畫將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在高中紮根,培育人文社會科學基礎學術研究人才。與此同時,「計畫也希望人社班讓人文社會科學在高中教育形成一個典範,讓同個學校的老師們知道,原來人文社會科學可以這樣教!」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人社班的課程主要由「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經典閱讀」、「專題研究」組成,計畫分由各區子計畫運作,引介大學教授及研究生進入高中開設人文社科領域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為大學教授針對歷史、政治、社會、心理、經濟等不同學科進行講座;「經典閱讀」則是由大學博士生選擇該領域經典閱讀作品,並以小班方式帶領學生閱讀與討論;「專題研究」是建立在先前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了解,進一步對生活世界提出疑惑、從而找出解答。

在高一的「經典閱讀」課程,學生以9至10人為單位學習「歷史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基礎科目,歷史學授課教師讓學生們將座位圍成一個圈,以問答方式和學生一起閱讀、討論文本。像是大學、研究所的研討會(seminar)課程,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推進文本閱讀、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心理學課堂則是先由學生分組上台報告文本、指出自己閱讀文本的疑問,再由台下的同學及老師給予回饋。

為了培育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人才而成立的人社班,實際的效果也多少呼應了成立的宗旨。據中研院社會所的人社班追蹤問卷,2018年有意願選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生的比例,較非人社班學生多了7%;問卷也追蹤了在2012年至2015年就讀人社班的大學選讀學門狀況:就這三年就讀人社班的學生而言,大學選讀人文學門最多(28%)、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23%)次之。問卷詢問:「就讀人社班,是否影響你選填大學志願時填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學系?」有45%的學生回答「影響很大」,顯示人社班不僅有培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的直接效果,更間接導引學生的科系選擇。

然而自2023年9月起,中山女高將成為台北市僅存一所持續招收人社班學生的學校。由於選擇報考人社班學生人數下降、教師指導學生專題不堪負荷,外加108課綱等因素交相疊,北一女自2022年9月開始不再招生,建中則在去(2022)年底拋出震撼彈,宣布於2023年9月停招。「元老級」參與者相繼退出引起眾聲喧嘩,有人憂心旨在向下紮根的人社班停招後,人文社會科學會不會失了根?在人社班資源不再挹注在校內情況下,是否讓學生失去了多元探索和領略人文社科知識的機會。

人文社會科學的紮根教育究竟面臨了什麼挑戰?放眼未來,落地在高中端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工作該如何執行?

建中的校園。
建中的校園。

實用主義當道,職涯發展作為優先考量

「人社班的課程是額外的,相對於普通班學生要花多餘的時間上課和實作,但是對學生來說現階段又沒有那麼大的幫助。」

儘管「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立意良善,當計畫實施在教學現場,難免有理想落地現實的擦撞。

受到少子化等原因衝擊,許多學校面臨報考人數下降、以及入班後學生又轉出的情況。早在2016年,各縣市辦有人社班的學校就傳出報考人數低、招生招不滿的情形。就算高一入班,也有學生因為人社班課程與職涯發展方向不符而離開,Janet的兒子即是一例。

Janet的兒子2020年進入板橋中學語文資優班就讀(編按:語資班也是「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基礎人才培育計畫」補助項目之一),她的孩子富有學習熱情,對文理科皆有興趣:「高一就在看盤研究股票,用模擬軟體做虛擬貨幣交易,對科技應用也有興趣。」有一陣子孩子對哲學有很大熱情,LINE頭貼以台大哲學系當背景。會在高二時產生轉班念頭、並付諸實踐的部分原因是現實因素:「男生讀理組在科技業的機會可能比較多。」

「讀文組如果待遇要好,要走法律會計那類實用科系,但是沒興趣,想讀的只有哲學,」Janet的兒子察覺社會整體氛圍對文組的學生並沒有那麼友善,讓原本就不排斥理工的他選擇轉出,選擇至教學科目更能符合理工科系採計科目的班級。轉出的學生人數並非少數,Janet的兒子高一入學時班上有29位同學,幾乎達到30人的最高人數限制,但高一結束、學生轉出了9到10位。

現在是大一新鮮人、高中是北一女人社班的薛硯倫回憶高中情景,「記得上一屆的學姊,運動會比大隊接力時每個人都要跑兩棒。」薛硯倫人社班的直屬學姊因為目標是自然組科系,和Janet的兒子相同,為了考試的準備而在高二轉出,人社班的課程並無法滿足她的需求。

為此,建中、北一女及中山女高在2019年改變人社班運作規則,從集中班變為分散班:人社班學生不再聚集在同一個班級上課,而是利用週三下午的時間集合上課、做專題研究。

這樣的優點是學生可以打破過往限制,學生不再因為志願科系考科需求而轉出人社班,學生平常留在自己的班級,只有週三下午同聚一堂修習人社班必修課程。

薛硯倫是北一女分散式班級第一屆學生,在高中三年來僅有兩位學生未留在人社班繼續學習。

不過分散班的運作也不一定能保住學生:政大民族系一年級生、建中人社班分散式第一屆的侯又豪說:「高一上學期的時候,差不多有30個同學,到了高二,剩下16個。」侯又豪從旁觀察到,「也許他們覺得花了太多時間、或不符合期待吧,人社班的課程是額外的,相對於普通班學生要花多餘的時間上課和實作,但是對學生來說現階段又沒有那麼大的幫助。」

「現階段能有多少幫助」是考量現實環境而做出的選擇,反觀數理資優班,招生不滿、或學生轉班的情況相對罕見。中山女高特教組組長陳亭甄指出:「就讀數理資優班的學生大概有三分之一國中就是(數理)資優班、參加科展競賽,學生比較確定自己對數理方面是有興趣的。」

陳亭甄觀察,相較於數資班學生志向明確,有些人社班學生可能喜歡人文社會科學、但也對數理有興趣,需要和輔導老師針對生涯發展討論。

中山女高黄琪老師。
中山女高黄琪老師。

燃燒使命感與熱情:第一線教師的挑戰

「我希望學生可以透過接觸他人、溫柔地對待他人,然後有能力讓別人更好、同時讓自己變得更好。」

人文與社會科學重視思辨、學習的過程仰賴與他人互動,人數減少師生之間的學習效果也隨之遞減。學校以「分散班」回應生源的問題。

然而挑戰尾隨在後,中山女高人社班召集人、國文老師黃琪坦言「班級經營」是分散班最大的挑戰:因為學生散置在各個班級,如果召集人有事傳達或需要和學生討論,會有一定的難度。

分散班帶來的第一個改變是老師與學生的聯繫方式。教師與學生的聯絡不再是面對面的接觸交流、而是LINE的訊息或一通電話,缺少實際的相處與交流,也導致消息傳遞或培養感情的速度和溫度不如以往。

為了凝聚班級向心力以及讓學生有更多實際接觸社會的機會,她和陳亭甄額外挪出空檔,創造師生和學生相聚的場合。

兩人利用午休時間,和學生討論校外採訪或偏鄉服務活動,想辦法製造學生之間的互動。他們請學生提案、設計景點和行程,再交付全班投票表決。今年10月,黃琪要帶學生去台南、時逢台南建城400週年,學生將和台南一中合作在台南公會堂策畫一個屬於年輕人的展覽活動。

薛硯倫在北一女人社班最印象深刻的之一的學習也是服務學習活動,為期四天三夜的活動由時任北一女人社班召集人陳惠女發起,人社班同學負責活動細節安排。學生們首先募集保暖衣物,然後至台東提供給需要的移工;她們還到台東均一實驗高級中學,聽老師介紹印尼文化、實地到印尼阿姨家做印尼料理。

陳惠女分享此服務學習活動的目的:「我希望學生可以透過接觸他人、溫柔地對待他人,然後有能力讓別人更好、同時讓自己變得更好。」對陳惠女而言,人文社會科學人才的培養不僅是知識的吸收,更是要學習如何成為溫柔的人。

然而,每次的會面和活動,往往建立在教師與學生騰出的午休或週末,以熱情和使命感支撐,師生雙方都是「很累、很用力的學習」。

北一女中陳惠女老師。
北一女中陳惠女老師。

學生專題研究,高中教師的角色與定位

「我們對高中生的期待是寫作與表達,並不是寫出一個碩博士等級的論文。」

在結束採訪後,陳惠女緊接著要帶領人社班高二學生前往師範大學,向教授諮詢論文相關事宜。擁有四年北一女人社班召集人經驗、一年人社班導師的她,雖然已經在前一個學期退休,還是固定在每週一、四回校,協助指導人社班學生專題研究。

「人社班最大的問題就是loading,」陳惠女根據自己和其他擁有指導人社班專題寫作的教師經驗說明,「論文寫作實際上碰到最大的問題是,並非所有老師都是專長論文寫作,也並非所有老師都對論文寫作有興趣。」

人社班學生依據研究的主題選擇相應科目的老師做為指導老師,每位老師一屆大約要負責2至3組的同學,「就算都是公民組,每一組的議題也完全不同。」陳惠女現在指導的公民組學生,一組研究男女分校和男女混校制度下,學生對性別多元包容度的差異;一組探問台北市高中生社會經濟地位和學習成就的關聯;另一組則是關懷雙北高中確診的心理壓力。對於老師本身,每帶領一次學生常常是一次全新的學習。「在帶領的過程當中非常辛苦,我覺得完全是靠意志力去撐著」,陳惠女苦笑。

除了專題指導,教師依然得進行例常的備課與教學,份量毫無減輕。根據台北市教育局公布的「高級中等學校教師每週教學節數注意事項」:除國文領域之科目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節數為16節,而擔任資優班教學或專題研究指導教師,可以減免教學節數一至二節。

依照北一女校內規定,擔任人社班教師可減免一節,乍看之下能減輕教師負擔,不過事與願違。陳惠女以公民老師為例,公民課每個班級每週共二節、一般的情況湊滿16節需教八個班,如果教人社班變成15節後,還是得教八個班,因為七個班無法達到15節的時數。意思是教師除了八個班級16個小時的上課節數外,還多了人社班指導專題的責任。

究竟指導學生對於高中教師的負荷有多大?在做出專題成果後,計畫在每年暑假會舉辦全國人社班專題營隊,邀集國內人文社科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專題演講、論文專題講評、學生座談及實作討論,並由各專業領域博、碩士研究生予以論文撰寫指導。

簡言之,學生的專題研究成果會被放在公開的學術討論場合上檢視,陳惠女形容營隊宛如「大會師」,雖然主辦方並非為了要增加學生壓力、而是基於討論和分享激發思考舉辦活動,但在公開由專業組成的學術場合,學生們的研究容易變質為華麗的比武大賽。

面對高中生專題研究「過度專業化」的情況,陳志柔也有所察覺,她提醒高中老師,在學生專題研究中,老師扮演的是讀者的角色,以讀者的身分對學生研究主題提出好奇與疑問,並陪伴學生完成研究。

陳志柔認為比起寫出嚴謹的學術作品,教授們更在乎的是學生有沒有明確的提問,以及蒐集經驗資料以回答問題的過程:「你要有問題、收集資料、有勇氣去做一些訪談、要能寫出來和發表,這已經是非常繁重的。」他認為,高中老師並不是要作為專家指導學生,而是可以用讀者的角色告訴學生哪裡看不懂、哪裡可以怎麼表達會比較好,「我們對高中生的期待是寫作與表達,並不是寫出一個碩博士等級的論文。」

黃琪認為高中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陪伴和引導:「這是學生的專題,老師不必替他操刀太多,而是多陪著他、引導他怎麼找資料,他可能寫歪了或是哪邊不夠、老師可以幫學生找資源、或是推薦學生去做訪談。」

中山女高校友洪家薰。
中山女高校友洪家薰。

「硬知識」之外,人社班教會學生的事

「科學和社會關係是非常深遠的,它(科學)對我們造成的效益和風險,是人文和社會科學人才得去處理。」

侯又豪國中唸的是重視升學的私立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和學校的資源挹注都反映其「崇醫」觀念。如果沒有進入建中人社班而是選擇繼續念私校高中部,他可能沒有機會了解人文社會領域。

「在私校就會知道那不是一個鼓勵人文社會的環境,它是很成績導向的,你所知道的就是考試會考那些東西、你要如何去學習,」在侯又豪國三那年發生同婚公投和反送中,「那個時候開始去了解,發現這些東西是我有興趣的,所以就來這裡。」

侯又豪認為人社班的訓練對於適應大學生活很有幫助:因為人文社會科學訓練講究知識的生產緣由、理論誕生的脈絡和意義,學習理論不僅是要理解理論意涵,更要知道它是修正了誰的觀點、而這個理論有受到後人什麼挑戰。熟悉這套思考方式,侯又豪在大學課堂時更能提出自己的論點、有自信的報告,也接受他人對自己想法的挑戰。

對薛硯倫而言,人社班讓她接觸學習全新的東西,包含經典導讀、做專題研究或是學習研究方法,猶如「擴增知識庫」,即使高中的社會科課程涵蓋歷史、公民課會提到政治學和經濟學,不過並不能學到更深的內涵。

薛硯倫大學選擇政治系國際關係組也和人社班有關,「人社班會讓我們接觸史實或是國際相關的議題,包含我們和移工接觸,也可以認識一些基金會或NGO工作的學姊,了解國際組織在做什麼。」

中山女高人社班畢業,現在是政治大學外交系的洪家薰也表示,人社班的學習幫助自己從高中銜接到大學:「人社班的訓練對於大學的學習有很多幫助,像是口語表達、反思和批判,是很多大學科系的先備知識。」

「人社班的訓練是深入整個人,除了事件更好奇整個結構,」洪家薰說,她常常在日常生活觀察、反思自己和整個社會,看到一個問題會更敏銳地指認這是結構性的因素。

第四屆建中人社班校友、台大經濟系助理教授陳冠銘則認為,人社班帶給他最多的是同儕支持,因為選擇學術之路的人相對少,當屆有四位同學攻讀博士,讓陳冠銘不覺得「自己選擇這條路很奇怪」,學術之路有同儕相伴勉勵。

創立建中人社班的推手、歷史科教師黃春木從當代科技發展與需求,認同人文社會與科學兩者密不可分的關係:「科學發展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人文活動,從16、17 世紀以來,當時的科學發展就是要去對抗巫術和迷信」,「科學和社會關係是非常深遠的,它(科學)對我們造成的效益和風險,是人文和社會科學人才得去處理。」

因為學習人文社會科學,侯又豪看見隱藏在理性運作的科學背後,其實是由「人」制定出來的規則。「演算法從來不是自然而然幫你算出東西、演算法的背後是工程師,這些規律是人制定出來的。用人類學的方法講它是文化,它是一連串的人類選擇。這些東西如果不是讀人文社會並不會看見。」

科技或是醫療的問題並非人類努力地精進、提升技術,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其中涉及人類的道德、價值體系、認同等不同面向。黃春木舉例,和科學家與工程師合作,建構技術的應用場景,或是擘劃相關政策與立法,都是人文社會科學人才可以著力的地方。

科技從來不在社會之外,陳志柔分享他參加大學中文系的座談,校方表示最近招生困難,陳志柔反而認為中文系可以在AI發展中扮演要角:「AI的發展建立在許多的語料庫,而語意的分析跟鑑別不正是中文系的強項嗎? 」

建中黄春木老師。
建中黄春木老師。

人社教育該如何在高中紮根?

「人社班是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才的途徑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即使沒有人社資優班的頭銜,我們一樣可以給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

高中端的人社教育既作為學生認識人文及社會科學的途徑,社會與科學和科技之間綿密的關係、更是人文社會科學人才的應用場景之一。但是在既有人社班計畫下,教學現場面臨業務負擔過重、學生數量不穩等難題,怎麼做才能讓人社教育持續向下紮根?

多位受訪者皆認同108課綱精神,108課綱重視學生的素養培育,讓學生透過「社會科探究與實作」或選修課等不同方式,實際操作課本以外的知識,加深知識的理解。

黃春木認為,「人社班是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才的途徑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即使沒有人社資優班的頭銜,我們一樣可以給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

黃春木以建中為例,該校校定必修課程「專題寫作與表達」訓練學生文獻閱讀、批判思考和系統性寫作的能力。「專題寫作與表達」屬於108課綱架構下跨領域課程,政府提供一倍的鐘點費、讓教室課堂同時可以出現兩位不同學科專業的老師,「專題寫作與表達」課堂由一文一理的老師搭檔,強調跨學科的教學以滿足不同學生題目指導上的需求。

學校也在108課綱下開設跨領域的多元選修課程,好比黃春木在高二和高三開設「科技與社會」,高二規劃內容偏向工程、高三則是和生醫公衛主題相關。課程匯集不同類組學生,有人探討COVID-19下指揮中心的政策、人類對於維他命的需求、設計模型評估台灣能源使用等。現在高三的科技與社會選修,黃春木請學生擬定問題意識和研究問題後,利用ChatGPT撰寫報告,學生再針對ChatGPT提供的內容予以批判和回饋。

也因為108課綱下課程的多樣性,目前建中還在設計不同的模組化選修課程方案,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相對應的課程,例如人文社會學程、AI與程式設計學程、國際視野學程等。待學校教師協調與課程規劃完成,預計最快2024年9月可以上路。

除了學程和多元選修課程,108課綱之「社會科探究與實作」也提供學生進行田野調查、質性訪談和小論文寫作的機會。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中山女高内的「人社班」。

中山女高地理科教師張佩瑜介紹地理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上學期的課程學生須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提出研究主題和實作、下學期針對台灣文化或產業進行訪談、做成影片;學期間還夾帶幾週移工主題的課程和學習活動:學生練習用政府資料庫查詢移工在台分布狀況、實地考察中山北路小菲律賓區和中和滇緬街的跨國社會空間形貌。

張佩瑜觀察,「學生普遍有不錯的口語表達和簡報製作能力,不過架構上可能仍有漏洞,在學期末的上台報告前,張佩瑜會數次和學生討論研究進度和報告架構,給予學生清楚的引導和範本,她強調比較和反思的重要性,不只是5W1H。張佩瑜告訴學生透過分析和比較,選定時間、區域、或案例作為比較基礎,找到差異性。

下學期的訪談題目與影片拍攝配合教材「區域地理」主題,張佩瑜擬定不同主題,例如客家文化、台灣的農業生產者、台灣人在國外等不同主題供學生選擇。除了做訪談,學生也可以選擇製作「台灣之歌」,自製歌曲、唱歌錄音拍MV。

「影片是一種很有感染力的媒介,學生如果自己去剪影片和拍影片,可以學到怎麼抓住他人眼光?怎麼做情節安排?就像一個故事一樣,中間有很多細節和學問,我覺得真的要動手做,才會去注意細節。」上下學期分別設計簡報與影片兩種不同形式,是為了讓學生除了培養地理知識和研究經驗外,建立用不同媒介敘事的能力。

北一女校長室秘書吳銘祥表示,雖然人社班停招,學校仍有人文社會相關的多元選修課程。「社會創新與人本設計」課程,學生學習社會設計方法,以「高中生如何幫助疫情下的無家者?」為主題,透過小組田野調查、討論與工作坊提出實作方案。「宇宙創意魔法學園~觀察 ‧ 聯想 ‧ 同理 ‧ 創造」課程,則是讓學生學習設計思考概念,利用設計思考的思維提案。兩堂課程提供對田野踏查、訪談與社會關懷有興趣的學生有相當程度的實踐的空間。

陳志柔認為:「如果108課綱能做到人社班這樣,那人社班就不需要存在,但是理想與現實是有段距離的。」

黃琪同樣對108課綱的「社會科探究與實作」能否作為人社班的替代方案有所存疑:「從師生比來看可能品質會不太一樣,因為探究與實作是面對所有同學,而且人社班是一整年做一個題目,和探究與實作一個學期做一個題目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北一女中校園。
北一女中校園。

學會同理和判斷,在選擇中自由

「我們能不能告訴他們,每一條路都很好,然後我們會幫助你走下去?我想這是人文社會科學要帶給學生的事情。」

隨著新課綱和社會趨勢變化,時下不同學校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都還在變動中調整,沒有現成答案,人文社會科學怎麼教,建立在學校如何思考人社班的價值,以及對高中生而言,他們最需要養成的思維模式是什麼?

黃琪說,有學生上完課後有所感觸地和她分享,「所有知識都脫離不了人:經濟學講的是資源怎麼分配、社會學講的是人在組織當中怎麼互相協調、政治學講的是人在社會中怎麼去管理。」學生自己說最大的收穫是破解一些刻板印象,懂得怎麼換位思考、同理別人。「我說這樣就對了!」黃琪認為學會同理和聆聽,是處理人生課題上的核心。

高一經典閱讀課程閱讀的《薩摩亞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是侯又豪選擇唸人類學的原因之一。書本作者、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研究薩摩亞少女的生活和心理狀態,發現薩摩亞少女並沒有出現如同美國少女的心理憂鬱情況。她認為這是因為薩摩亞是一個簡單的社會,生活其中少女們沒有太多選擇。而美國少女因為面臨宗教、道德、婚姻等不同選擇,在眾多選擇前產生許多心理和社會壓力。

「當我們回顧一百多年前的薩摩亞人,他們其實沒有那麼多憂慮,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裡,以後走哪一條路已經被決定好了。我們作為一個有選擇的現代人,能不能告訴我們的孩子這麼多條路裡面沒有一條路是不值得的?我們能不能告訴他們,每一條路都很好,然後我們會幫助你走下去?我想這是人文社會科學要帶給學生的事情。」

將《薩摩亞人的成年》與現實處境結合,書本給侯又豪的一個啟示是,身為擁有多種生活方式和選擇的現代人,重要的是減少面對選擇的焦慮、讓青少年知道怎麼選擇,輔以同理和陪伴,人方能在眾多選擇中自由。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如果要加上局外人怎麼看,還要加上歷史脈絡,某種程度上可以寫論文了,我覺得可能沒必要,畢竟談論太多反而容易失焦。

  2. 有些比较地域特色的词汇希望端像之前一样附上小百科,比如108课纲,不太明白怎么回事。

  3. @decobear 局外人怎麼看?既是局外人,脈絡跟理解就不在人社班/語資班/數資班中,還是現在什麼議題都要找局外人來點評才叫全面?時不時就要來說教的口氣我這局外人也是來點評點評你。

  4. 這篇報導的確深入採訪了許多人社班的老師與學生。
    若以全面性的角度來看,少了兩件事,第一、歷史脈絡,從語文資優班到人社班的變革;第二、局外人怎麼看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