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水餃報紙與戰爭圖書館:我在第17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看到的抵抗方式

就算被壓迫的人從此低頭不語,仍有努力的人舉手發問,在雪地中追尋足跡,把故事收集、書寫傳唱下去⋯⋯

arthereistanbul空間照。

arthereistanbul空間照。攝影:吳虹霏

特約撰稿人 吳虹霏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3-04-22

#雙年展#當代藝術

我在疫情解封後踏上歐洲大陸,為親炙久違的雙年展與各大美術機構展覽,從倫敦、威尼斯、雅典一路向東,來到伊斯坦堡。第17屆伊斯坦堡雙年展由跨領域跨地域的三位策展人組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擅長以影像與多重裝置探討權力、暴力與正義政治的印度藝術家 Amar Kanwar,以及長年關注東南亞現當代藝術的藝評與策展人鄭大衛(David Teh)。

當下世界,各地各種名目的雙年展早已深深與資本市場扣接,主張及實現龐大視覺奇觀的國際雙年展非常多,但這次伊斯坦堡雙年展則有些不同,它以小而發散的游擊策略,想達到策展人們稱之為「堆肥」的社會效應:參與展覽的個人或團隊都被冠以「貢獻者」(contributor)而非「藝術家」之名,他們長期投入的各項計畫藉著展覽、出版、對話與現場活動,散落呈現於伊斯坦堡城市間的醫院、大學、餐廳、甚至土耳其浴場。策展方面是想通過這樣的實踐,激發對公眾議題的更多關注與討論,試圖鬆動個體彼此之間、以及個體與世界既有的互動方式。

這樣的企圖自然無法與雙年展舉辦地的社會與政治狀態脫鉤,展覽論述有一段這麼寫著:「當我們的溝通管道變為僅是操弄的工具」,「另類的思考形式、說話與實踐,像是詩、電影、聲音,能否讓我們接收資訊,保持一顆對公眾事務警醒的腦袋?」

伊斯坦堡雙年展佇立於各個展場外的看板。
伊斯坦堡雙年展佇立於各個展場外的看板。攝影:吳虹霏

在強人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過去20年的掌權下,土耳其的言論與新聞自由越來越限縮。2016年7月土耳其軍方內部派系企圖推翻總統艾爾多安未遂的軍事政變後,接受政府調查、被起訴甚至入獄的記者數量更是驟增,整個媒體與文化圈已然形成一種自我審查的氛圍。艾爾多安所創建的正義與發展黨也積極脫離世俗化的土耳其,朝向伊斯蘭化。我在某個陽光晴朗的正午時分踏進聖索菲亞博物館,卻發現裡頭正進行著穆斯林禮拜,女性更是被擠在僅有1/4大小的空間,原來這個理應是象徵多元宗教融合精神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已在2020年7月,被艾爾多安正名回「清真寺」。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