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費來年加幅驚人,但購買中國電力真的更便宜嗎?

以市場化的基建,執行規劃化的政策,就如將石斑魚拿去製造罐頭魚,全錯。
2022年5月19日,香港天際100觀景台上的九龍夜景。
大陸 香港 中港關係 氣候與能源 消費

(阿木,香港環保組織工作者,主攻水電煤議題的「水電佬」)

每年年末,香港兩家壟斷式經營的電力公司——中電和港燈,都會跟政府「檢討」電費。11月,兩電宣佈來年1月1日加電價,中電加接近兩成(19.8%),港燈則加逾四成半(45.6%)。

在現行制度下,發電的燃料成本是由市民全數「埋單」(付款)。過去10年,香港電費加幅最多不過6%至7%,今年的電費加幅驚人,愛國愛港的立法會議員遂建議向中國購電,其中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在電台節目中,建議規定兩電一定要向中國購買某個程度、可能兩至三成中國生產的電,用以穩定香港電費價格;屬同一政黨的議員陸頌雄亦支持建議,稱「香港可以買東江水,同樣可以購買南方電網的電力,而且南方電網的電力零售價便宜香港近一半,就算輸港貴些,相信也只是香港價格的七成。」

事實上,早在2014年,港府推出的《未來發電燃料組合公眾諮詢》中,已提過向中國購買電力的選項。不過,在當年的社會氣氛下,香港市民並沒有支持向內地買電,反而選擇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的選項;加上當年並沒人會預計到8年後會有俄烏戰爭,令全球天然氣價格暴漲,鄧家彪當年是勞工界立法會議員,那時亦未有提出這種洞見。今日忽然說從中國購電可以穩定價格,是耶非耶?

買內地電=買海鮮加工

現時,兩電收取的電費是由「燃料成本」及「基本電價」所組成。兩電於2023年的燃料成本上升至佔電費超過四成的高位,結果每度電中電收取1.5港元,港燈則收取2港元。假如向相鄰的深圳購買南方電網的電力,取代「燃料成本」,其比例就必須比現時「燃料成本」的價格更低,才有望拉低電費。

不過,2023年兩電預測的燃料成本分別為港幣62仙及82.5仙。以2022年第二季澳門向珠海(同為南方電網)購買電力的價格78.6仙作為「燃料成本」的參考,向中國購電的建議將會推高中電的電費至1.72港元,而港燈則可以稍稍回落至1.93港元。原來,向中國購電是會令58萬港燈在港島、鴨脷洲、南丫島、蒲台島的用戶(約佔香港兩成人口)減價2%,但中電在九龍、新界、大嶼山、坪洲、長洲等271萬用戶(約佔香港八成人口)則要加價10.6%。

香港兩家電力公司,並非面對重大財政壓力而加電價。事實上,中電於2021年在香港92.7億港元,港燈則賺47.6億港元;預計兩電於2022年的利潤也不會少。2023年電價仍然需要大幅加價,主因是燃料調整費。

2022年12月26日,香港,灣仔的燈飾店展示產品。
2022年12月26日,香港,灣仔的燈飾店展示產品。

燃料調整費,簡單來說即是發電的燃料成本。香港過去20年來,燃料成本大概只佔電價的兩成以下,但2022年一場俄烏戰爭,令歐洲天然氣價格由每百萬英熱單位6美元(約47港元)攀升至94美元(約728港元)的高位,同時拉高全球所有的能源價格。因此,2022年初,中電預期年度燃料調整費為港幣38.6仙,港燈則預期為港幣27.3仙。

《利潤管制協議》為更有效反映燃料成本,是容許兩電在原訂燃料調整費無法彌補下,就可在原訂年度燃料調整費上,按月調整電費。結果,當燃料價格不斷上升,港燈今年11個月以來,已經密密加價累積達188%,名副其實是「海鮮價」。

兩電極其量只會為客戶墊支燃料成本。但墊支多少,以及何時還款,當中並無明文規定,只依賴政府與兩電在每年電費檢討中的討論結果。而由兩電墊支的燃料成本,會形成所謂「負燃料帳」。

「負燃料帳」本來是政府用以紓緩加電費的手段之一,要求兩電先幫市民墊支部分燃料成本,讓兩電稍後再連本帶利收回。但當全球進入加息周期,下一年再用「負燃料帳」壓低加幅,利息只會做成未來更大的加價壓力,所以政府再沒要求兩電為市民墊支部分燃料成本。結果,連最後一道紓緩加電費壓力的手段,也被美國加息而「廢武功」,燃料成本在2023年就全數由市民承擔。

而且,香港在2023年即將啟動的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以貨輪運送液化天然氣,供氣合約年期一般較短。現時港燈所用的天然氣,則是由位於廣東大鵬的陸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轉供,也是同一種被全球不斷搶購的液化天然氣,是用「海鮮價」從不同天然氣來源進行採購。液化天然氣的特點就是並非供應單一客戶,是由全球競價而來。

目前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主要有三個出口國:美國、澳洲及卡塔爾。在俄烏戰爭前,美國液化天然氣主要出口歐洲,澳洲則出口亞太地區,卡塔爾則雨露均沾。10年前,香港決定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也是看準市場上剛湧現的大量美國頁岩氣(於頁岩層透過水力壓裂技術採集的天然氣),令液化天然氣的市場價格大幅下降。但在俄烏戰爭後,歐洲大量購買液化天然氣,基本上卡塔爾的液化天然氣也被搶購一空。

在全球液化天然氣荒下,《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也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年減8.9%至741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進口量更按年大減19%至428億立方米。偏偏香港在這時候要加碼搶購液化天然氣,相信價格會比兩電過去簽下的供氣合約更高。所以,兩電來年預計燃料成本更高,也有其原因。

燃料在國際市場被其他國家炒高,在香港現行的電力市場中,是沒有任何方法平抑其升幅。因為兩電在燃料成本上,並不會額外賺取利潤,也不會為客戶分擔成本。這種燃料成本全數轉嫁用戶的做法,一直備受質疑。同樣參考中國的電力公司,他們就無法全數轉嫁燃料成本,需要在能源局的既定電費中自行承擔燃料的價格波動。

2018年2月6日,中國天津,中石化天津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台接收澳洲的液化天然氣 。
2018年2月6日,中國天津,中石化天津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台接收澳洲的液化天然氣 。

動不了的加工費

除「燃料成本」令電費暴漲之外,「基本電價」的制定也同樣為人詬病。

「基本電價」是電力的加工費,是兩電在供電設施價值和數量上的成本及回報。每年全港供電的設施(即「固定資產」)合共市值多少,兩電就會按市值收取固定的比率作為利潤。按現時《利潤管制協議》的規定,准許回報率為8%,舉例指,如兩電的全港供電設施市值為100億港元,一年的准許利潤則為8億港元。換句話說,當中電2021年的准許利潤為92.7億港元,就可粗略計算出中電供電的設施總市值(數量x價值)約1158億港元。

每5年,政府會審批兩電的《五年發展計劃》,初步審核不同供電設施的預算及數量;供電設施包括發電廠、輸配電網、智能電錶等,所有供電所需的組件都計算在內。然後,每年年末的電費檢討,會再審視計劃中來年的設施是否真的要落實及檢視造價,再從電費中收回成本及保證利潤。

以早前公布2023年中電的基本電價港幣93.7仙,對比5年前預測的2023年基本電價港幣101.9仙,價錢減少約8%;港燈2023年基本電價為港幣114.5仙,5年前則預測為115.7仙,減少約1%。可見政府在控制兩電的「加工設備」上,還是有下功夫的,令「基本電價」比從前的預測低。

按上述的電費計算邏輯,只要壓低現時8%的利潤保證、縮減兩電的准許利潤,電費自然下降。不過,除非政府或立法會議員提出「電力市場管理法案」,以立法取代《利潤管制協議》,否則根本沒有任何籌碼去討價還價;而現實上兩電不大可能在8%准許利潤上讓步。這絕對不是立法會議員罵幾句「賺到盡」就可以解決的,皆因這涉及整個電力市場的管理問題。

2022年3月8日,香港,黃大仙的住宅區燈火通明。
2022年3月8日,香港,黃大仙的住宅區燈火通明。

Keep Calm and Carry On

立法會議員另一項建議,是「規定兩電一定要向內地買某個程度的電力,可以是20%至30%內地生產的電」。這無疑是更危險的退步建議,除了因為從中國買電比香港大部份時間自行發電的成本貴,這更涉及電力市場長遠管理的安排。

以「買水」為例,港府購買東江水最為人詬病的,是其定價定量的「必付合約」——一方面水價不菲,而用不完的水也是同樣要付款。電力如果同樣走向「必付合約」,就幾乎等於將2023年啟動的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報廢。

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特點,是增加在市場上的靈活性,令香港可以加入國際液化天然氣的採購市場。香港目前最主要的天然氣是中電所用西氣東輸的管道氣,即透過固定的輸氣管道定點供應天然氣,但因管道供氣前期投資龐大,管道氣的供氣合約年期多數超過10年,多以「必付合約」固定價格長期供應;就算市場上出現天然氣價格下跌,香港也沒法受惠其中。

在價格以外,管道氣也有不少的風險因素,近期鬧得最熱哄哄的管道氣消息,就是俄羅斯供氣至歐洲的北溪管道氣,因受惡意破壞而停止供氣。西氣東輸在2015年也曾因為管道發生滑坡而停供,而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時候就可分散風險。

香港的電力市場到底是需要市場化,還是需要規劃化?「規定兩電一定要向中國買某個程度的電力」無疑是規劃化的走向建議,但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卻是市場化的走向。兩者都沒有必然對錯,但以市場化的基建,執行規劃化的政策,就如將石斑魚拿去製造罐頭魚,全錯。

其實,液化天然氣的市場價格因俄烏戰爭而上升,不會是一個永恆的趨勢,絕對是可升亦可跌。如果今日因為市價上升,香港就急於在高位與中國簽下定量「必付合約」的購電合約,他日世界和平而液化天然氣價格下降,香港也將無法享受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優點。現在,議員可以先「Keep Calm and Carry On」,認真思考未來香港的電力市場應如何管理。

30年來聯網的樓梯響

若然放下定量向中國購電的規劃經濟思維,透過自由市場與中國進行電力交易,或令兩電進行電力買賣,仍是有利可圖。

不同的電力公司,因為發電燃料組合不同,用戶用電的模式不同,在不同時間的發電是會有價格差異,只要不是定量定價購買,就可以低買高賣。簡單如目前的兩電,中電的燃料成本就比港燈便宜32%,但現時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聯網裝置,以及《利潤管制協議》中缺乏轉售電力的安排,令中電無法增加發電並在港島轉售。

中國與香港除了燃料組合不同之外,更有用電時間的不同。中國的用電以工業為主,冬季的發電量因缺少水力發電而較緊張,相反香港的電力需求則在夏天較高。因此,與中國進行電力交易也是互惠互利。

2018年5月29日,中國廣東省東莞,南方電網的工人檢查連接輸電塔的電力電纜。
2018年5月29日,中國廣東省東莞,南方電網的工人檢查連接輸電塔的電力電纜。

建立電力聯網的討論,早在90年代已開始,但不同年代的政府就用不同理由拒絕,包括缺乏聯網設施的用地、成本效益低,以及在《利潤管制協議》下難以推動兩電競爭等……不少當年提倡的學者甚至已經退休,惟議題至今一直未有寸進。

聯網裝置,須花費數以十億元計,如果落實就會拉高「基本電費」的固定資產投資,後續在區內進行電力交易的回報是大是小,則視乎市場狀態而定。如果區內電力沒有出現價格差異,各個電力公司也有足夠的發電能力,聯網裝置只會淪為貴價裝飾。

此外,也有港人擔憂香港電力供應的穩定性會被聯網而拉低,因為中國的電力供應經常出現緊張,甚至限電情況。因此,現時香港多年來也沒有興建足夠的聯網裝置。中電目前和深圳只設有小規模聯網裝置,可以買賣少量電力,但對香港及深圳的總用電量而言,絕對是杯水車薪,無法降低電費。

現時的《利潤管制協議》在2018年簽訂之時,時任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於2017年4月宣稱,儘管短期內不會有來自中國或本港具規模的新供電源頭,但當局會在下一個規管期進行準備工作,「為日後引入潛在的供電者鋪路」。他又稱,電力公司已同意在下一個規管期,與港府合作進行三項準備工作,包括:共同研究開放現有電網予第三者使用的詳細安排;共同研究如何加強中港電網和本港現有電網之間聯網的詳細安排;向公眾公布發電及非發電系統的個別成本數據。

但過去5年,香港政府為這目標做了什麼?以上三項工作的進度如何?《利潤管制協議》的中期檢討,以及兩電新一份《五年發展計劃》,會於2023年展開討論;聯網的安排,不應停留在樓梯響的階段,還望現時「團結一致」,立法會可以加緊監督,至少在2023年展開中期檢討前,要求政府公開交代上述研究的安排。

由預算案入手救電費貴之火

事實上,港府可以先從財政預算案着手,參考一下其他地區的不同思維,重新定位港府的角色。以台灣電力市場為例,台電同樣也是專營企業,台電依法也享有一定保障程度的合理利潤。而在國際能源價格急升的情況下,台灣政府動用過千億台幣預算,以彌補發電成本上升,及滿足台電3%至5%的合理利潤。

港府或會認為動用預算直接補貼太偏激,但簡單如政府擔任燃料成本的墊支角色,既避免市民要額外承擔利息,又不損害兩電的股東利益,更可藉此增加兩電公開發電資料的統一性和透明度;政府也可以研究香港是否需要增加天然氣儲存的設施,減低香港電力價格受市場波動的影響。

2022年5月4日,香港,銅鑼灣凌晨還在營業的水果店。
2022年5月4日,香港,銅鑼灣凌晨還在營業的水果店。

此外,政府可增加節能項目的公用投資,例如更新公共房屋升降機,更換公共設施的冷氣,包括學校、社區中心、體育場館、安老院舍、醫院等,減少整個社會的用電量,控制燃料成本的整體開支。如果要直接令市民受惠,也可考慮將節能電器列為可扣稅的支出項目,特別是購買節能雪櫃、洗衣機、冷氣、壓力煲等大型電器,節省用電量之餘,同時亦降低加電費對市民的影響。

下一個《五年發展計劃》

除短期行政措施外,港府以至議員都必須掌握不同電力市場的管理思維,思考在全球能源價格高漲下的香港定位,以及本地電力市場未來的轉變。電力市場所需要的基建投資,輕則5年,重則10年。因此,如果要推動與中國交易電力,必須在2023年的《五年發展計劃》內加入相關投資。

在目前的公開消息中,兩電大有可能在下一份《五年發展計劃》中,加入在香港海域興建離岸風場;在現時每度電價2港元的情況下,離岸風電不止環保,在發電成本上考慮也非常合理。環境局在審批兩個風場以外,更可考慮學習澳門借用橫琴的經驗,向廣東省借海域,由政府出資延伸兩電的離岸風場,由香港海域的選址伸延至廣東省,並連接中國電網,為市民提供更多零燃料成本的電力,也與中國進行電力交易奠定聯網基礎,才是更有前膽性的《五年發展計劃》討論。

要開放電力市場,引入競爭,必先設立聯網設備和交易機制,而不是「規定向中國買電」。只有在香港的電力市場創造出境內外的電力交易平台,香港才有條件在區內購買廉價的電力,平衡兩電的價差,甚至進一步與電力公司就8%的「加工費」討價還價,重新分配電力市場相對的風險,成本及利潤。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分析很详尽 赞

  2. 感謝作者詳盡的分析和研究。

  3. 很好的評論,謝謝。

  4. 感謝,更了解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