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昭和女神」的真正身份:田中絹代,在不屑女人做導演的年代成為先行者

在對女性創作者充滿不屑的大環境,她在資深演員面前不敢多說,也被攝影指導抱怨,但她卻給女性影人後來者帶來了重要的開拓⋯⋯

《月昇物語》劇照。

《月昇物語》劇照。圖: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

特約撰稿人 賈選凝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2-10-15

#田中娟代#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日本電影

一直以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重要意義之一,是重現一些女性影人在她們所身處時代裏被嚴重低估的價值。稍有了解日本影史的觀眾,對於作為「映畫四大女優」之一的田中絹代必定不陌生,她是日本電影界橫跨默片到有聲片長達半個世紀屹立不倒的傳奇人物,也因與溝口健二的多次合作,成為第一批進入西方影展視野的日本女演員。然而這位「演而優則導」的昭和女神作為創作者的才情兼備,卻直到相當晚近才被世人正視。

田中絹代是日本史上第二位女導演,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她執導了六部電影。雖然在日本電影創作能量大爆發的黃金年代,她的作品在票房與評價上,都算不上頂尖佳作,但電影月刊《視與聽》(Sight & Sound)指出,在她的時代,她是唯一一位能在日本主流電影界站穩腳跟的女性導演。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女導演」田中絹代自然遠不如「偉大的女演員」田中絹代那樣名銜響亮,然而她在女性敘事層面所展露的超前性與多元性,卻當之無愧應被稱為「先行者」。

以女性視角改造男性大師導演的劇本

曾有文章談到,田中絹代是看了德國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後,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但讓她決定執起導筒的契機,卻是1949年10月作為日美友好使節進行的為期三個月的訪美之行。好萊塢女星希望從「美國甜心」轉型去當導演的企圖心,啟發她看到了屬於自己的可能性。

次年1月,田中絹代返國時,因「美國化」的著裝與舉止遭到日本輿論強力抨擊,更一度陷入低潮。與此同時,1920年代可愛的少女明星形象,和1930年代在愛情片裏贏得的頂級人氣,對她來說都已成為過去式。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