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Netflix節目的老毛病最近幾週又成為討論熱點:
為什麼串流龍頭Netflix的節目在視覺上看起來都大同小異?我們每次一打開電視(或者 app)幾乎都能一眼認得出來又是另一個Netflix出品的原創節目,因為它們絕大多數在外觀上都過度明亮、質地光滑、飽和度偏低,並且三不五時出現像霓虹燈一般的現場燈光效果。
除了媒體每隔一兩年就會報導這個傳說中的 Netflix 病之外,類似的議題在美國網路論壇Reddit上頭更是幾個月就會定期發作一次。套句台灣網路論壇用語,已經到了「月經文」的程度。最早的討論串甚至可以一路追溯到七、八年前,也就是Netflix才剛開始自製節目的頭兩、三年。
找到两个typo:「Warner Btos」「影带t出租」
後面寫行動裝置影響鏡頭語言那段很好
真的是受夠了淺景深特寫的氾濫
拍摄工具、筹备时间、网络算法、营销导向都有锅
就像胶片主义和数码变革之争,很难简单粗暴的站队表态。统一规格、简化影像细节会丧失美学,但同时也顺应了移动终端和影像规格的升级,还有就是可以鼓励支持到类似土耳其、台湾乃至香港等非主流地区本土创作者,给他们更多机会、预算、传播机会和更好的设备。
流媒体中Apple tv+有比较特殊的制作策略,他们的自制产品推出周期应该是所有流媒体中最慢的,规格上却是最高的,100%坚持双杜比。虽然作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但影像风格还是相对做到了多样性的。但愿数码变革带来的不全是快餐,还有传承。
不错的文章,感谢作者收集和整理了美国网友的分析
有趣的藝術分析。
葉郎好文!Netflex 不只改變電影產業製作模式,連電影美學都要改變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