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俄羅斯連接至德國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與「北溪二號」位在波羅的海海底的管線發現氣體洩漏,有大量天然氣外洩至周邊海域。事故發生在丹麥博恩霍爾姆島(Bornholm)東北方的國際水域,當時一共發現有3處發生氣體外洩情形,地點位在丹麥與瑞典的專屬經濟區內。至29日,瑞典海岸防衛隊又發現第4處管線氣體外洩。
在氣體外洩事件向公眾揭露前,由不同單位的公告已可見到異狀。據路透社整理,丹麥地質調查局27日消息指,當地時間26日凌晨2時許及晚間7時許,於博恩霍爾姆島測站錄得黎克特制(台譯:芮氏)規模2.3與2.1的兩次異常地質活動,當時認為事件性質或與水下爆炸有關,瑞典與德國的地質研究單位也有相關紀錄。同樣在26日,北溪二號管理單位發現管線內氣壓因不明原因驟降,當時發言人表示可能發生氣體外洩、北溪一號方面之後同樣發現管線發生氣壓異常降低情形。
雖然事件發生當時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並非處於運作狀態,但管道中仍存有氣體,丹麥能源部門預估氣體外洩將持續長達數日甚至一週,目前兩條管線的氣體洩漏情形已在10月初停止。據丹麥國防部發布的現場影像,可以看到當事區域湧出氣流、海面產生大量泡沫,波動範圍直徑達1公里。
這次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然氣洩漏事故之一,可能比2015年美國波特牧場天然氣外洩事故更嚴重。科學家尤其擔憂北溪管線中噴出的甲烷(methane)會造成嚴重氣候風險。甲烷是第二大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維持的時間較二氧化碳短,但捕捉熱能的能力遠遠高於二氧化碳。科學家指,由於洩漏的氣體量太龐大,將少量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的自然過程,不太可能吸收到大部份的洩漏。
針對此次事件,烏克蘭總統高級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ylo Podolyak)於推特發文指控這是俄羅斯策劃的「恐怖攻擊」,是對歐盟的一次侵略行動,目的在於「破壞歐洲的經濟穩定」,並在冬季來臨前製造恐慌。北約也發表聲明,指北溪管線洩漏是蓄意破壞的結果,並表示對盟國關鍵基建的攻擊將迎來「統一和堅定的回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指管道被破壞不符任何人利益。被指為始作俑者的俄羅斯則指洩漏「看起來像國家級恐怖主義行為」,並指如果沒有某個國家的參與,難以想像這種恐怖主義行為會發生。
由於攻擊海底管線需要精準軍事打擊的實力,目前俄國和美國都在指控對方是洩漏元兇。這次襲擊不僅可能製造嚴重氣候風險,沒有底線的戰爭行為更加能進一步影響歐洲以至全球安全,甚至開啟另一種攻擊民用基建的戰爭模式。
問一:北溪管道是甚麼?
北溪天然氣管線由兩道平行管線所構成,長度1222公里,由俄羅斯西北方海岸出發,穿越波羅的海連接至德國東北方。管線由北溪股份有限公司(Nord Stream AG)運營,具有俄羅斯國營背景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Gazprom)目前持有該公司51%股份,其餘持有者為歐洲背景。自俄烏戰爭開戰以來,北溪一號和二號管道一直是歐洲地緣政治張力的主要來源。
其中,北溪一號於2011年5月鋪設完畢、同年11月投入使用,向德國等西歐國家每年供應約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然而今年7月下旬曾因有渦輪機將停止運轉,當時已減少供氣量至原先的20%,至8月底俄羅斯方面以年度例行維護為由,暫停北溪一號向德國供氣,又於9月初稱由於多處設備故障,無法正常運轉,至今處於無限期停止供氣狀態。北溪一號曾佔歐盟通過德國供應的天然氣的四成,令歐盟最大經濟體的能源成本保持在低水平。
而北溪二號大部分路段與前者相同,於2021年9月鋪設完畢。北溪二號本應將出口能力提高一倍,達到1100億立方米,但由於俄羅斯在全面入侵烏克蘭前,承認自烏克蘭分離的地區盧甘斯克和頓內茨克為獨立國家,引致德國宣布終止該管道的審查程序,北溪二號至今未實際投入運作。
儘管上述管線為歐洲國家供應大量天然氣,但高度依賴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也令歐洲陷入兩難處境。北溪二號修建初期便已陷入爭議,數個東歐國家與美國皆反對德國在北溪一號之外,再修建另一條連通俄羅斯的能源管線,2017年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佔全國消費總量40%的德國,國內對於是否要再更加倚靠俄羅斯能源深感憂慮。
在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先是德國在外界政治壓力下停止審查甫建成的北溪二號,今年下半年起北溪一號的輸氣亦面臨困難,在上月的氣體洩漏事故後,水下遭到破壞的管線尚不知何時能恢復運作,種種因素將使冬季將至的歐洲能源供應再次面臨考驗。
問二:水底攻擊如何發生?
根據Gazprom對於管線材料的描述,北溪輸氣管為厚度4公分的鋼質管線,其外包覆厚11公分的水泥,每節長12公尺、重24公噸。具備上述規格的海底管線,為何會發生氣體外洩,原因目前仍不得而知。但由於這類情形相當罕見,主理北溪天然氣管線運營的Nord Stream AG也指出,短時間內在離岸天然氣管線發生3處氣體外洩情形實屬「前所未見」,也引起各方對於事故性質與原因的猜測。
波蘭、丹麥與瑞典等國的總理在事件後第一時間表示,他們認為此次事件「不太可能是意外」,27日北約組織的初步評估也認為這次屬於蓄意破壞(sabotage)。此外,德國官員認為事發之前兩條管線壓力的急遽下降可能是被針對的攻擊,並認為俄羅斯有涉入事件的可能性。
由於一天內發生三起洩漏事故的機率太低,管線似乎肯定是被蓄意破壞。要進行如此規模的水底爆炸,炸藥的投放方式有幾種:從水面艦艇甚至飛機上投放深水炸彈,或由潛水員安裝延爆的炸藥,或由潛艇投放,甚至從管道內部投放。這個襲擊行動的規模非常大,而且爆炸點相距甚遠,可以肯定有國家參與。
有國際關係學者推測兩種可能情形:其一是以潛艇這類水下軍武對管線發動攻擊,這代表幕後或有特定國家及其海軍參與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事件發生於丹麥與瑞典這兩個北約成員國的領海範圍之外,這仍可被視為戰爭行為。
其二則是以民用船隻作為載具,將潛水人員或潛水器運送至指定區域放置炸藥。在這種情境裏,用以載運人或物品的船隻得以藏匿於一般水域航行當中。這種為特定政府利益間接執行攻擊的「灰色地帶」戰術(grey-zone tactics)愈來愈常見,此前伊朗革命衛隊奪取船隻,和中國漁船在有爭議的東海和南海推進領土主張,都被指為「灰色地帶」戰術。這種戰術一般難以核實,但倘若這次北溪受蓄意破壞與「灰色地帶」戰術有關,則很有可能是歐洲區域海底首次遇到行使「灰色地帶」戰術的行動。
問三:誰在背後策劃襲擊?
雖然許多西方領袖都避免直指俄羅斯是襲擊元凶,但仍將最大嫌疑投向俄羅斯。但北溪一﹑二號管線都由俄國國營企業Gazprom所擁有,襲擊可能永久損壞兩條各自造價百億歐元的管線,如果俄羅斯真的是襲擊的元凶,為何要破壞俄國國營企業擁有的基建?尤其是,在波羅的海海域,還有許多北約基建和屬於私人網絡公司如Google和微軟的電纜,那麼為何要破壞北溪管線?
襲擊元凶還沒有確定,所以目前這個問題還是人言人殊。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推測,有可能俄方在向歐洲和西方發出警告,表明它願意以民用基建作為攻擊目標,也有能力作出如此大規模且精準的水底攻擊。今天對北溪管線的攻擊,也可能預示俄羅斯將來可能對海底數據電纜作出攻擊,癱瘓全球網絡運作。CSIS指,俄羅斯正在發出信號,表明可能升級其針對西方的混合戰爭,手段包括虛假信息﹑以及對網絡空間的攻擊。
英美軍事官員多次警告說,俄羅斯擁有技術能力,可以摧毀世上部分海底互聯網基建,癱瘓西方部份網絡。世上幾乎所有互聯網流量都通過一個由400多條光纖管道組成,總長130萬公里的全球網絡傳輸。這些管道通常位於水下不到100米的地方。這些電纜遍布全球且位置脆弱,通常位於極其偏遠的地區,所以潛艇或無人潛水器都可以輕易進入。而且水底網絡運作方式缺乏監管,私營公司和政府都難以保護。根據《政客》(Politico)分析,海底還有所謂的「窒息部位」(choke points),即主要海底電纜的關鍵交匯點。對歐洲而言,直布羅陀和馬耳他對開海域就是其中一個「窒息部位」。
而《福布斯》則指,俄羅斯製造襲擊,很可能是因為要逃避西方金融機構的懲罰措施。如果北溪管道因「不可抗力」而突然關閉,即雙方都沒有過錯,但管道供應突然停止,那麼俄方就可以在不在法律上破壞合約的情況下,取消俄羅斯對歐洲利益相關者的義務,並逃避毀約而來的許多懲罰措施。而且,在此前戰事失利的情況下,普京為了維持權力,可能通過破壞北溪來令與西方和解更為困難,逼使俄羅斯寡頭繼續默許他的領導。
俄羅斯發言人則指北溪管線受襲「對我們構成很大的問題,因為兩條管線都裝了天然氣,而天然氣非常昂貴」。俄羅斯駐聯合國大使Vassily Nebenzia在聯合國為此事召開的會議上指,美國因北溪管道受損而獲利:「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商對歐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增加成倍,應該慶祝。」而普京則直指美國和其盟友是襲擊始作俑者。克里姆林宮的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亦指,在襲擊發生後,美國通過液化天然氣抬價獲利不少。而根據CNN報道,美國今年夏天警告過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盟友,指北溪一號和二號有可能會受襲。但警告內容相當模糊,並未提到哪個國家會威脅北溪管線的安全。
問四:襲擊位於深海,誰有管轄權?
瑞典海事局及丹麥能源部門報告,博恩霍爾姆島東南及東北部附近海域共計發現兩條管道的四個洩漏點,其中兩個位於瑞典專屬經濟區(EEZ)內,另兩個屬丹麥專屬經濟區。
洩漏事件發生後,瑞典警方隨即展開調查,該國安全局介入並與丹麥等相關當局保持溝通。10月2日,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在接受《圖片報》訪問時透露,已與瑞典與丹麥內政部長商議決定依成立三國聯合調查小組,引入海軍、軍方及情報專家一同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瑞典檢察院3日宣佈在隔離區域周邊設立5海里(約合9.3公里)禁區,以便展開調查。該國海軍亦派出潛艇救援船前往現場支援海岸警衛隊。
10月6日,瑞典安全局發布聲明稱,洩漏現場發現炸藥引爆證據,管道遭人為蓄意破壞的嫌疑增大。初步調查雖告一段落,但瑞典和丹麥因在調查過程中排除俄羅斯參與的可能性,引起俄方不滿。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稱對兩國拒絕與俄合作感到震驚,他表示俄方「必須參與」對洩漏點的檢查及對事件的調查。據瑞典外交部,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於6日致信該國首相安德松(Magdalena Andersson),要求俄國當局及Gazprom參與瑞典發起的調查。
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專屬經濟區為主權國家領海以外不超過200海里(370.4公里)的海域,所屬國家具有在區域內勘探、使用、管理自然資源及建造人工設施的權利。但與領海不同的是,各國並不擁有專屬經濟區的絕對主權。因該區域屬於國際公海,其他國家仍享有飛越或航行專屬經濟區的權利,亦可在區域內開展符合國際法的活動。
前丹麥皇家海軍司令Nils Christian Wang告訴《外交政策》雜誌,由於發生洩漏事件的管道屬俄羅斯國有,因此俄國有權進入事發區域進行調查。他指出,除俄羅斯外,擁有管道運營商北溪公司少數股權的德國、法國和荷蘭公司及三國政府,同樣可以聲稱「有權進行調查」。《外交政策》分析稱,俄羅斯的介入或導致地區事態升級,若前往現場的俄羅斯人員與瑞典和丹麥調查與發生衝突,可引發雙方軍事對抗。
俄羅斯駐丹麥使館7日聲明稱,排除俄國參與的行為將調查變為「政治偏見」,並表示俄方將考慮在事發地自行展開「全面調查」。
問五:襲擊如何影響俄烏戰爭?
據衛報報導,事件發生後,德國內政部長Nancy Faeser表示,德國必須做好應對管道洩漏對其能源安全構成「此前難以想像」威脅的準備。9月30日,挪威——歐洲目前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宣佈將接受法國、英國及德國的軍事協助,以加強對該國石油和天然氣等基礎設施的保護。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稱,任何蓄意破壞歐洲能源基礎設施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查實洩漏事件乃蓄意為之,歐盟將「採取最強有力的聯合反擊」。挪威首相斯特勒(Jonas Gahr Stoere)也表示,北約成員國將共同處理任何對盟友海上設施的攻擊行為。
天然氣管道洩漏事件的發生,加劇了歐洲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持續不斷的緊張氛圍,令不少歐盟政界人士擔心區域衝突升級。拉脫維亞外交部長林克維奇斯(Edgars Rinkēvičs)在推特發文表示,對北溪管道的破壞行為屬波羅的海區域最嚴重的安全及環境事故,警告稱歐洲進入「混合戰爭的新階段」。
蓄意破壞關鍵能源基礎設施可被視為一種混合戰爭行為。混合戰爭(Hybrid Warfare)指傳統和非傳統手段兼有的戰爭模式;「非傳統手段」可以包括恐怖主義﹑網絡攻擊﹑無人機﹑虛假新聞等等。不同於兩國或多國在確定領土上進行的常規戰爭,混合戰爭通常融合幾種戰術、在多個作戰領域同時進行。隨著技術的進步,它逐漸取代傳統戰爭,成為目前最常見的戰爭方式。在二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中,網絡攻擊、信息戰等混合戰略對戰局推進起到重要作用。而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內戰也被視為「混合戰爭」。
有猜測俄羅斯為幕後黑手的歐洲政客指出,俄國或其他擁有類似軍事能力的國家可以利用該戰術,對貫穿歐洲的其他天然氣管道、輸電線路乃至海底光纖電纜進行破壞。亦有評論人士將攻擊天然氣管道的做法,視為主使者向世界其他地區發出的明確信號,即有能力且有意願在衝突地區傳統邊界外進行破壞。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警告稱,北溪管道項目是一個「危險的地緣政治武器」。獨立評估機構Argus Media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yfe告訴BBC,俄羅斯可能會利用關閉這一管道對歐盟施加政治壓力,促使歐盟向烏克蘭施壓,要求烏克蘭承認俄吞併領土,以換取恢復管道輸送。本次洩漏事件導致北溪一號無限期停擺,也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持續遭遇能源短缺的歐洲危機進一步惡化。
問六:北溪襲擊如何令歐洲能源危機進一步惡化?
因美歐諸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俄發起制裁,Gazprom擁有的西方銀行帳戶所有資金——包括各國向其支付的天然氣款項今年3月遭到凍結,引發歐盟與俄羅斯天然氣爭端。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通過第173號法令,要求美國及所有歐盟成員國在內的「不友好國家」通過由Gazprom子公司運營的設備購買天然氣。波蘭、保加利亞、芬蘭等國因拒絕遵守該法令而遭中止輸氣。
Gazprom數月來多次以維修為由關閉北溪一號管道,並以「制裁導致送修機械無法歸還」等理由減少天然氣供應量,刺激歐洲能源價格暴漲。據路透社,6月16日,Gazprom宣佈將北溪一號管道輸送天然氣流量由最大容量的每日1.7億立方米減少至4000萬立方米,導致歐洲基準荷蘭天然氣價格飆升約30%。7月,該公司將流量再減半至2000萬立方米/每日,僅為最大輸送容量的20%。
9月2日,Gazprom聲明稱,由壓縮機站主燃氣輪機出現發動機漏油,維修完成前將無限期暫停使用北溪一號供氣。洩漏事故發生後,Gazprom回應稱,「不可能」透露管道何時能夠重新投入運營。兩條管道接連洩漏不僅為歐洲能源安全敲響警鐘,也進一步增加了北溪一號恢復供氣的不確定性,致使天然氣價格再度上漲。
作為歐盟最主要天然氣供應國,俄羅斯曾為歐盟成員國輸送佔總進口量41%的天然氣,部分國家對俄產天然氣依賴性極強。突遭「斷氣」後,芬蘭轉向與愛沙尼亞和美國等國的能源公司合作。尋找替代能源為嚴重依賴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國家的常見選項,採取類似措施後,德國已將俄國天然氣進口量降至35%。
部分較少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國家毋需擔心供應中斷帶來的衝擊,但歐洲能源供應量下降導致的需求上升大幅度提高了全球市場天然氣價格,如何擺脫俄能源的影響成為歐盟迫在眉睫的難題。
北溪管道洩漏事件發生後,歐盟批准緊急方案,對部分能源公司徵收暴利稅,以遏止價格飆升。該協議規定歐盟各國需對化石燃料公司今明兩年的超額利潤徵稅,同時強制削減5%享用低成本電力生產者高峰期用電量。據BBC報導,2022財年起,歐洲化石燃料供應企業需要額外返還本年盈餘利潤的33%。歐盟各國能源部長估計徵收稅款總額可達1400億歐元,資金將被用於幫助民眾及企業應對能源價格持續走高帶來的壓力。
法國和義大利等15個成員國還要求歐盟設定天然氣價格上限,但提議尚未得到通過。歐盟委員會分析稱該措施執行難度不小,需投入大量財政資源,亦容易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中斷。
此前的7月,歐盟各成員國達成一項削減今年8月至明年3月15%天然氣使用的協議,以在冬季到來之前節約及儲存能源。協議規定一旦供應情況達到危機級別,自願條款將轉為強制。部分未連接歐盟天然氣管道或嚴重依賴天然氣發電的國家得到赦免。
為限制天然氣用量,德國、西班牙等國出台限制冬季公共建築照明和供暖的措施。半島電視台報導,面對能源短缺,儘管可能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德國增加了煤炭使用量、延長了原本計劃關閉的發電站使用壽命。
修訂:本文於2022年10月10日有更新,增添了「問三:誰在背後策劃襲擊」的內容。
现在断言谁是凶手还为时过早,民间的讨论都是推测,却毫无证据支持。不过,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狠起来自己都捅”是一件很出奇的事情吗?若果真如此,端传媒何至远赴他乡?
@Weber 美国发动攻击又并不意味着“不包含非美国人的美国”发动攻击,美国在欧洲自然是有支持者的。
而能不能说“北约各国共识”就取决于你定义的“北约各国”指的是“各国听命于美国的政治家”,还是“各国政治家”了。如果国家存在民意,使得政治家们达成恢复北溪的共识,这个时候有一些反对北溪的政治家与美国的共识,到底能不能算这个国家和美国达成共识?
这会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严重损害北约国家利益的行为描述成北约国家共识有点过分吧。
美國攻擊的可能性是否能成為一個題目?
我對此感到懷疑的原因是,這次攻擊事件涉及的國家過多,要隱瞞攻擊者身份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國內民意大到會讓歐洲不得不談和來啟用北溪管線,那發動攻擊就等於美國主動出面承擔這個壓力。值得嗎? 我很懷疑。
或許相比下更有可能的,這是在北約各國有共識下進行破壞並推給俄國,這可以讓相關議題單純化,也能夠降低執行者身份曝光的機會。
端的评论区水平一向很低,怀疑美国的人显然是缺乏对于战争和国际政治的基本常识。
我感觉明镜最近的报道可以看一看,里面说CIA警告欧洲时截获的俄国原始情报是“乌克兰有可能炸北溪”。https://www.spiegel.de/politik/nord-stream-gasleitungen-cia-warnte-bundesregierung-vor-anschlag-auf-ostsee-pipelines-a-3ab0a183-8af6-4fb2-bae4-d134de0b3d57不管这是真的还是不准确情报还是俄罗斯的假旗行动,感觉都给这事增添了不少谜团。还有就是,希望看到更多对于这一事件造成的climate impact的分析和推测。
歐洲對俄羅斯太軟弱了。
我倒不認為有必要特別去琢磨美方理由,就如同沒有人會懷疑烏克蘭也有相同動機。
这个东西明显就是美国在炸,总不能俄罗斯说我狠起来自己都捅,明显的道理跟事实,你们报道起来还搞些玄虚,不是不允许有不同声音,只是不太允许有傻子。
先射箭再画靶
美國襲擊管道作為一大可能怎麼就不值得一段?
逼使俄羅斯寡頭繼續默許他的領導
我也不認為俄羅斯的寡頭有能力推翻普京,看看這幾個月那些莫名其妙身亡的寡頭,也不見得普京對俄羅斯的統治有任何動搖。
延長了原本計劃關閉的發電站使用壽命
不是普通的發電站,而是核電廠吧
这样站不住脚的分析为什么不放在 即时 部分?诶,能每年花100多美金订阅一个新闻平台的读者没有几个是傻子。
没有逻辑的分析。另外文中说乌克兰抗议北溪管道图来自德国。
通过炸掉自家民用基建来“表明它願意以民用基建作為攻擊目標”,真是精彩的分析。
最后一张欧洲地图中的挪威应为瑞典
沒有針對由美方策劃攻擊指控的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