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灣藝人楊丞琳在中國綜藝節目,宣稱自己雖然長在台北,但自認是「廣東人」,引起網路議論;更長期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於台灣也宣稱是血濃於水,同屬一個民族;許多讀者可能也知道,早期台灣在中國國民黨統治下,長年實行「愛國教育」,教育人們要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但這也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了,因此也讓人好奇,這對近代台灣是否還有殘餘的影響?
而這些當今現象與歷史發展,都共同指向一個重要的問題:中國認同在台灣,真的還有市場嗎?如果有,是誰還抱持中國認同?此外,這20年以來,中國認同在台灣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是持平、成長還是萎縮?變化趨勢有沒有族群跟世代的差異?
我利用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實際的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了以下三個重要的現象:
-
在今日的台灣,中國認同非常小眾,人數只有兩成出頭,其中,「第一、二代外省人」更有可能抱持中國認同(外省人指「戰後從中國遷徙來台灣」的移民及其後代,約佔台灣人口一成);
-
中國認同在這20年來大幅萎縮,從原先將近半數,下降到今日的兩成;而且中國認同的萎縮,並不如一些人所宣稱的只是近年來(比如318佔領立院行動、蔡英文當選後)的現象,也不都是由年輕世代(所謂「天然獨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謂「台獨教育」的一代)驅動;相反地,中國認同的萎縮,在2000至2010年之間就已經相當明顯,尤其對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
「外省人」雖然更容易抱持中國認同,不過,在這20年間,不同世代的外省人,中國認同也與台灣全體潮流一起下降。
「小眾」的中國認同
雖然中國方面可能希望台灣藝人、商人,能多表達對「祖國」的認同,但這在今日的台灣,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認同──換言之,即使楊丞琳等人是真心認同中國,也不代表台灣真實的現象。
在這篇文章中,我使用的是台灣中研院2000、2010、2020三個年度的調查(調查對象為台灣社會18歲以上的民眾),在這些調查中,都問了人們同一個問題:「下面有好幾種對自己的稱呼,請問您覺得哪一項對您最適合?」,選項包含:「我是台灣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以及「其他」。
在本文的分析中,只有第一個選項(純粹的台灣認同)視為沒有中國認同,另外三個選項,因為有自認為中國人,所以都算做有中國認同。(至於回答「其他」,比如說自己是「地球人」或「亞洲人」,則被排除在這次的分析之外。)
先從最近的2020年度調查結果來看。首先,我們發現,抱持中國認同的比率,只有22.14%,在社會中屬於少數,是一個「小眾」的認同。
而這個「小眾」的面貌是什麼呢?換言之,是什麼樣的人會抱持中國認同?
我們將族群背景和出生世代放入分析後發現(技術性方法詳附註)如下圖所示,中國認同基本上集中於所謂的第一和第二代外省人,也就是第一批隨中國國民黨撤退來台的移民,以及他們的兒女。
統計模型顯示,一直到今天的台灣,在1970年前出生的外省人,有七成左右的機率,還會抱持著某個版本的中國認同(不論是否同時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相比之下,同齡的其他「本省族群」(祖先在戰前即在台灣的族群,包含講普遍稱為「台語」的本省閩南/河洛人,約佔人口四分之三,還有本省客家人,約佔人口一成,以及各原住民族群,約佔人口2%),抱持此認同的機率都在兩成上下而已。
但是,1985年以後出生的年輕外省人(第三代以後),抱持中國認同的機率,就跟其他本省族群沒有差異了,都約莫只在兩成上下──即使是外省人,三代之後也不再心向中國,普遍只認同台灣。
作者按:原民、閩南、客家之間,雖然估計出來的數值一定有高有低,不會剛好一樣,但在統計證據上,這些點的相對高高低低,會說「不足以認為真的有差別」(在統計的術語上,信賴區間是重疊的)。尤其因為原住民的樣本數較少,在解讀上更要小心,就這張圖而言,比較適合的解讀是「不能說與其他族群有差異」。這張圖的重點,會建議放在「證據明顯證明的主要趨勢」,也就是第一、二代外省人更可能抱持中國認同(與其他族群差異很大),但第三代大幅度下滑(到與其他族群沒有差別)。
在比較小的尺度上,雖然中國方面可能希望台灣藝人、商人,能多表達對「祖國」的認同,但這在今日的台灣,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認同──換言之,即使楊丞琳等人是真心認同中國(而不只是配合作秀),也不代表台灣真實的現象。
此外,中國的政府和民間,如果真心相信可以用「民族大義」號召台灣人民,可能也會不免失望——中國認同能夠吸引的,恐怕只有一群中老年以上的外省人,以及本省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中國認同比率大幅下降,而且由來已久
在2000年到2010年間,所有世代的中國認同機率就已經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一成以上、甚至上看兩成,整體而言,從原先的將近半數,下降到三成左右。
中國認同在台灣的萎縮,是這20年來的長期趨勢,事實上,在2000年所做的調查,台灣人具有中國認同的比率,還高達45%,充分顯示了過去的黨國教育與政治宣傳,確實型塑了人們的認同,並非自始無用;但是到了2010年,抱持中國認同的比率,就只剩下本來的三分之二,降到了31%;而一直到2020年,又剩下十年前的三分之二,來到了前面說的22%。
從這個比率的變化中可看出,中國認同的萎縮(以及相對應的台灣認同崛起),並不是晚近的事情而已,也並非如一些坊間的版本所宣稱,是2014年318運動以後的事情。
那麼,「中國認同萎縮」的趨勢,有沒有世代差異呢?台灣有一些評論者,有一段時間常將年輕世代視為「天然獨」世代;中國政府也很常宣稱台灣人之所以「忘了根」,是民進黨政府推動「台獨教育」所致,假如這個說法為真,那麼,認同的變化,應該主要只出現在民進黨執政以後(2000年以後)受教育的世代。但是,台灣認同隨著年代的變化,真的只是由80、9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所推動嗎?
統計分析的結果呈現,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透過統計模型,我們可以估計所謂的「邊際效應」在不同世代的差異,白話文來說,就是幾個年份之間的變化,是否會隨著世代而有所不同。
下圖呈現的,是每個世代在「2000年至2010年間」和「2010年至2020年間」,「中國認同」下降的趨勢(按:這張圖的出生世代之所以只列到1980年,是因為只有成年人會納入此項調查中,因此,2000年的調查最晚只涵蓋到1982年出生的受訪者)。
從圖中可以發現,在2000年到2010年間,所有世代的中國認同機率就已經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一成以上、甚至上看兩成,整體而言,從原先的將近半數,下降到三成左右(在統計上也都達到「顯著」,也就是說,證據足以宣稱「真的有下降」)。而這個下降的趨勢,在70年代之後出生的世代更為明顯,甚至可以逼近兩成。
而2010到2020年間,也就是很多人以為台灣與中國距離越拉越遠的時候(2014年318運動、2016年蔡英文當選),中國認同下降的幅度,並沒有比2000至2010年間來得劇烈,在各個世代大約是5至9%。當然,這也是因為中國認同已經很低、已經是小眾了,所以實際上能下降的幅度有限。整體而言,如同前面所述,這20年來,中國認同每十年就會降到本來的三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台獨教育」的說法顯然無法解釋這個現象:70年代出生的人,在2000年時就已經二、三十歲了,他們是在改革前的「黨國教育」下長大的一輩,根本來不及受到中國方面所謂的「台獨教育」(更何況,後來的課綱改革,主要也只是增加台灣史、台灣地理比重,仍然有教中國古文和史地,也並沒有強行灌輸特定認同),何況更先前的世代。
或許一個更好的解釋,是隨著台灣民主化,從立委到總統都由台灣人選出,所有的政策或好或壞,都是由台灣人選出的政府決定,是專屬「台灣」的政治;此外,過去被壓抑、貶低的台灣文化,比如說母語,或者關於台灣的歷史事件,地位也都逐漸提升,同時,「中華文化」已不再是唯一高尚的事物,而且,「台灣的歷史記憶」,以及相對應的說故事方式,也逐漸浮出水面(不論是台獨陣營的「台灣四百年史」,或者國民黨自己也愛說的「台灣經濟奇蹟」),成功挑戰官方已不再強力支持的「救亡圖存」、「統一中國」等說法,這些都有利於台灣人認同取代中國認同。
除此,在流行文化上,我們聽的音樂、熟悉的藝人,也都是以台灣為主;所以,即使是受黨國教育的一代,都是紮紮實實地生活在台灣,也只生活在台灣,對中國越來越沒有感覺,尤其是最年輕、認同最可塑的一代更是如此。
外省人也沒有外於改變的風潮
外省族群並沒有外於台灣社會這20年來國族認同的變遷,外省人抱持中國認同的機率也有下降,在不同世代,機率降低一到三成不等。
在前面看到,「外省」族群的認同,與台灣其他「本省」族群有差異,那麼,外省人有沒有外於這20年來改變的風潮呢?這點可以用同樣的統計方法估計,估計的結果可見下圖:
答案是「有的」。外省族群並沒有外於台灣社會這20年來國族認同的變遷,外省人抱持中國認同的機率也有下降,在不同世代,機率降低一到三成不等。
此外,前一段所提的世代差異,在這邊也存在。這20年來,第一、二代外省人的認同變動相對較小,降幅在一成上下徘徊,相反地,外省人當中變化最大的,則也是197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
不過,由於外省族群「本來」抱持中國認同的比率比較高,所以如果要算「下降比例」,就沒有本省族群來得那麼劇烈。整體而言,這20年來,台灣全體平均抱持中國認同的機率,已經從將近半數下降到二成出頭,減少了兩成左右,等於砍半;但外省族群抱持中國認同的機率,雖然也是下降兩成左右,但是從八成降到六成,等於還有本來的四分之三。從這個角度來看,外省族群中國認同下降的速度,在各個世代都還是低於台灣全體平均,但仍然是有下降的,而在70年代以後出生、現年約40幾歲的外省族群下降的幅度又更大。
告別中國認同
中國認同在台灣逐漸萎縮,而且這個變化絕非僅限於最近幾年、亦非專屬於年輕世代,而是在不同族群、不同世代身上都可以看見。
台灣的故事就如同所有其他社會的故事,都告訴我們,國族認同是可以塑造的,是會變化的。過去的黨國教育,以及黨國主導的文化下,即使在2000年已經初步民主化的台灣,都還有約半數的台灣人抱持著中國認同;但是,隨著這20年來文化的改變,以及台灣這個共同體「一起做決定」的事實,中國認同在台灣逐漸萎縮,而且這個變化絕非僅限於最近幾年、亦非專屬於年輕世代,而是在不同族群、不同世代(尤其70年代出生的世代)身上都可以看見。
相反地,現在在台灣,如果還要訴諸中國認同,就只有「第一、二代外省人」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客群了,這也是中國決策者必須面對的真實情況。雖然對中國人而言,台灣可能是中國民族復興的最終一塊拼圖,但從現在台灣人的觀點出發,台灣人絕大多數早已不認同中國(何況認同中國的人,甚至又未必真的支持在現狀下統一),所謂的「統一」,必然是違逆台灣人意願的「併吞」──這是否真的是一個可行的政策方向,或許值得再思考。
統計資料與方法附註:資料採用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四期第一次綜合問卷(2000年)、第六期第一次綜合問卷(2010年)、第八期第一次綜合問卷(2020年);為求簡潔,「族群」變數採用父親族裔(符合政府過去「本籍制度」的歸類方式);排除「族群」、「出生年」或「認同」為缺失值的受訪者;有效樣本數為5,436筆(2000年1,880筆、2010年1,831筆、2020年1,725筆)。統計方法採用邏輯式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估計回答具中國認同的機率,模型內變數包含出生年、出生年平方項、調查年份、族群,及以上變數之交互作用,並依需要估計邊際效果。
我認為所謂的「台獨教育」可能並不只限於學生時期的教育,而是更廣義的,以資本/媒體為主導的全民教育。無論是台獨教育跟黨國教育,都會型塑民眾的自我認同,或者說更大層面的「史觀」。
如果史觀的選擇沒有對錯,那是不是就只能回到功利主義,即:究竟選擇怎麼樣的史觀,對台灣人更有利?
中國認同的消失對中國的統一大業來說是一個障礙,然而認同既然可以消失,當然也可以重新創造,要如何創造一個有願景的,許給台灣人更好的未來的中國認同,會是北京接下來最大的難題。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看來台灣人似乎沒有足夠放開的心胸,去思考可能統一的兩岸未來。所謂的意識形態,說穿了其實就是個人品味問題,純粹按照個人喜好來實行公民權利,本質上就已經牴觸了民主精神,然而似乎已經是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常態。我一直期望台灣人在兩岸問題上能具有新加坡這樣的務實精神,然而在西方資本/媒體引領的所謂「自由世界」,這種希冀似乎是一種奢望。
中國認同是在下降,但20%,就是還有五分一人有中國認同,是小眾,但不至於是筆者所強調的「非常小眾」,政府在施政和立場上也必須照顧這一群的感受啦~
通过扎实又明确的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很喜欢这种文章。感谢作者。希望端多出一点这样的文章
对中国认同的减少持悲观态度。怀疑200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台湾人的中国认同会逐渐增强。
有趣的是原民的認同微幅上揚,很好奇原因是什麼?
知識在地化,很好的文章
我認為這類研究還有一個根本的問題是,研究者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省籍」「族群」的分類方式,最後必然會得出認同和「省籍」「族群」相關的結論。但是其它影響認同的原因並沒機會被分析到,比如居住地在台灣北部南部或離島、以及本身是否有在中國大陸或其它國家的生活經驗。而且省籍的定義也不是很明確,過去通常是以父系論,這裡的外省第二代是否有包括母系外省人?外籍配偶或者陸配的子女算在哪個族群?17世紀移民的後代跟19世紀移民的後代是否是完全相同的族群?
原住民的問題,不見得是國民黨一方面的拉力造成,我覺得民進黨也有推力。我有聽一個podcast叫作「親愛的漢人」,他們對於「台灣四百年」的這種敘事很有意見。在人們使用「台灣人」這三個字的時候,原住民不必然被考慮在其中,所以我並不意外原住民在回答「台灣人」的時候沒有「本省人」那麼容易。當然真正的原因還需要探討。
需定義何為「黨國教育」何為「台獨教育」。這之間並非一刀切。實則,「漢賊不兩立」、「反共民主陣營」並未改變,只是名詞的使用方式改變了。教中國文學跟中國認同也並不能畫上等號,看日劇就知道,日本中學有教唐詩,日本人也很愛三國故事,我不認為他們有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原住民是國民黨傳統鐵票倉,這可能是導致中國認同偏高的原因。
『Haisul解釋,大多數選民並不那麼在乎屬於主流議題的統獨之爭,相反的,由於許多選區同時也是資源匱乏的偏鄉,選民較關心是否能拿到更多中央補助來改善生活,尤其是眼見為憑的實質好處如物資及建設等。』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2/160222_taiwan_kmt_aboriginal
量度中國認同,不能只看受眾一方,因為何謂「中國」、「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變數。近十多年來,能相對客觀地定義「中國」的文化、歷史成份很大程度地被政治宣傳扭曲、淹蓋,而且定義的寬度在中共積極(且頗為成功地)搶奪話語權下越來越狹窄。二十年前,也許還有不少人可以天真地視「中國」為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母體,是家族的根源,是一個能超越政治、跨越歷史時空的概念。這種定義放諸當下的現實已是不切實際 — 不是它不再正確,而是它的重要性已被政治因素蓋過。到了今天,「中國」幾乎就等同於中共。
我可没有说我不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我觉得这篇文章探究的问题很有意思,但就行文来说,相较于端其他的文章而言,高下立见。
所以兩成原住民又是怎麼被教育成是中國人的???
@NTisyou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既然如此,为何不指出什么材料有错?“我”和“我们”这种措辞问题并不影响论证是否有效。
且不说文章中一会用“我”一会用“我们”,这个流水账式的行文风格、贫瘠的论证材料让人不得不质疑台北大学博士的选拔水平。
太正常了 就像新加坡华人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谁想和洼地扯上关系啊…
话说为什么原住民的中国认同偏高
文章圖片寫成了「2022年11月10日,基隆,年輕人在街上聊天。」
梳理清晰的好文,足為反擊統一論述的有效基礎。「所謂的『統一』,必然是違逆台灣人意願的『併吞』」──實為擲地有聲、正本清源的結論。
宏大敘事???世界的潮流就是抵制專制國家,抵制潮流必成炮灰XDD
作者未免太温和了。如果当局真的在乎台湾人的真实想法,也许不会放任中国认同率逐渐下滑。在更宏大的叙事面前,一切都是棋子和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