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台灣深度

攀登8000公尺高峰的掠影浮光:商業化浪潮下,探險精神何去何從?

近年攀登8,000公尺高峰蔚為國際風潮,背後的商業化議題,卻使得輿論莫衷一是。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探險精神」呢?

 2017年1月27日,尼泊爾, 雪巴人在珠穆朗瑪峰小徑上背負著行裝。

2017年1月27日,尼泊爾, 雪巴人在珠穆朗瑪峰小徑上背負著行裝。攝:Godong/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城市山人

刊登於 2022-08-23

#曾格爾#世界高峰#無氧攀登#深度#登山#台灣#評論

(城市山人,本名董威言,作家、登山者,著有《登一座人文的山》))

2021年,一個名字在台灣登山社群逐漸被注意到,旋即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這個名字之所以被形容為「橫空出世」,在於無論是過往台灣人曾登頂、或未登頂的8,000公尺世界高峰,如今都一一印上了她腳上的冰爪足跡,甚至在其中幾座高峰——安納普納峰(Annapurna)、喬戈里峰(Qokori,K2)、加舒布魯一峰(Gasherbrum I,G1)、加舒布魯二峰(Gasherbrum II,G2)等——還以艱難的無氧方式(不使用任何氧氣補給裝備)登頂,如秋風掃落葉般地速度獨力推進台灣的海外攀登史。

她是29歲的台灣女性登山者曾格爾(Grace Tseng),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年輕完成14座8,000公尺山峰的第一人。截至2022年8月,她只剩倒數兩座。迄今史上最年輕完攀14座8,000公尺山峰的紀錄保持人,是來自尼泊爾的明瑪·大衛·雪巴(Mingma David Sherpa)在30歲6個月時達成的紀錄。

不過隨著媒體報導的推波助瀾,不同的聲音逐漸浮現,有人調查曾格爾的家世背景,也有人批評她名不符實,認為她達成這些創舉並非真正的探險精神;批評者有之,捍衛者有之,台灣登山社群也為此有番辯論。

同樣身為憧憬高山的登山者,我欽佩她向外闖蕩的勇氣與創下的登頂紀錄,而她挑戰無氧與快速攀登的運動表現也有目共睹。然而事實上,國際上志在完攀14座高峰的登山者大有人在,而且多數為商業模式下的「客戶」身分,使得「成就」下的光芒不免黯淡。我們該如何統合兩股針鋒相對的意見,成為一道待解的思辯難題。

以下,我嘗試透過本文,從登山史出發介紹8,000公尺攀登的陌生世界,以及再次探索我們對「探險精神」的想像。

加舒爾布魯木II峰(Gasherbrum II)。
加舒爾布魯木II峰(Gasherbrum II)。攝:hubert ayasse/Sygma via Getty Images

高海拔登山運動的推移與轉變

登山從不缺追求個人名聲的動機,但在過去,攀登8,000公尺的山峰更大的意涵在於「國族榮耀」,一人登頂即代表全隊與國家的勝利,因此具有注重團隊合作與患難與共的文化。

先民為生存遷徙四方,軍隊與商人則以最短路徑穿越山隘為需求,登頂從來都非必要之務,直到西方歷經文藝復興後的數波思潮與社會變遷,不只索敘爾(Ferdinand de Saussure)、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等學者奉科學之名攀登高峰,浪漫主義者同時還在工業之火的煙硝中瞥見阿爾卑斯山脈的壯美(sublime),登山運動在19世紀中葉於焉問世,並成為席捲全球的現象,最後在20世紀初抵達了世界的屋脊——橫跨亞洲大陸的喜馬拉雅山脈與較北的喀喇崑崙山脈。

這段歷史,除了昔時以「脫亞入歐」為主軸的明治維新日本外,對於現代化姍姍來遲、文化迥異的東亞來說顯得遙遠而陌生。當廣大人民尚苦於戰亂、飢饉、災荒,亦或受到高壓統治之時,登上遙遠山巔毫無可能與意義可言。而隨著時間的巨輪轉動,受惠於現代化與經濟成長的福澤,人們逐漸向山舉目,踏上路程不一的登山健行行程;最引人矚目者,莫過於14座超過8,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可謂「蒐集山頭」(peak bagging)的最高成就。

回顧過去西方登山運動的樣貌,我們也會發現一段執著於登頂的歷史:1865年的馬特洪峰首登,是同樣來自大英帝國的温珀(Edward Whymper)與廷德爾(John Tyndall)間的同胞內戰;1930年代的喜馬拉雅山脈,成為英國、美國、納粹德國間「各取一峰」的逐鹿之戰;1950年代迎來各國首登8,000公尺山峰的熱潮,而後極簡攀登風格「alpine style」崛起,純粹派的登山者開始追求完全自給自足的境界。若觀察眾多登山創舉的本質,即是自立自強挑戰未知與極限的精神。

雖說有時登山不乏追求名聲的動機,但在過去,首登8,000公尺山峰對社會的意涵在於「國族榮耀」,一人登頂即代表全隊與國家的勝利,隊伍亦具有注重團隊合作與患難與共的文化。欲參加遠征隊伍的成員,皆需要經過縝密的審查,唯有佼佼者才有資格入選,不然除降低隊伍登頂的成功率外,在危險情況甚至會連累隊友的性命。古早年代的遠征行程難度極高,缺乏氣象預報、無即時通訊工具、也欠缺可依賴的圖資,且交通距離冗長、裝備與食糧笨重而粗糙、成本高昂,諸多劣勢一時不可勝數,一般大眾幾乎不可能成為遠征隊中的一員。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