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再訪艾力克·菲耶:法國小說家看見怎樣的台灣

「我們都需要故事,或許比任何的時代都需要。雖然現在的媒介與娛樂很多,不過背後的慾望都是一樣的。」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朱嘉漢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2-08-13

#菲耶#文學

​相約在六月底的下午,溫州街一間林蔭下的餐酒館。我抵達的時候,來自法國的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已經坐在那裡。曾在2019年訪問過菲耶,這一次見面,我問先到了的他如何過來,他說用走的,從邀請他來駐村的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一路散步過來。這答案並不意外。

我隨意聊起法文口語裡,傳達能夠順利運行,會用「步行」這個動詞構成的短句「ça marche」。這樣的表述,中文也有類似的:「可行」。他聽了覺得有趣,咀嚼了一下。

他點了這間店比較少人點的espresso(因此不在菜單上),問他台北印象。他笑了笑,覺得問題不太具體,最後玩笑說,各種特色咖啡廳很多,不過咖啡上桌的速度很慢。

​菲耶在五月初來台,恰逢台灣疫情控制了兩年終於面臨高峰的時期,他說疫情也是種時差。我問他這時差是否是一種「質地」的概念,而不是單純的數字。他立刻說是。他說,旅行或工作於世界各地,調整時差,感受時差的時候,轉換的,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時間,體內仍有一個極小的部分還是保留著原來的時間。

我問這是否像是兩個不同大小的齒輪咬合。他說也許,這麼多年來他已經搜集了很多大小不一的齒輪,可以像個鐘錶匠一樣思考了。

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1963年生,路透社記者,199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出版散文及小說作品十餘部,包括《三境邊界秘話》、《巴黎》、《長崎》、《日人之蝕》等。2010年小說《長崎》獲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2022年春夏之交,菲耶以駐村計畫來台三個月,希望創作一本小說,以「故宮文物如何遷台」切入兩岸議題;另一本類紀行體,記錄每日在台所感所想所遇。

​一個月前,我與菲耶、作東道的衛城出版總編惠菁曾有一次小聚。當時,剛隔離出來的他,一邊安慰我們正在攀高的確診數並不可怕,也一一告訴我們他的計畫。除了來台前就預告過的,參加今年在夏季舉行的書展與他的小說田野之外,短短兩個月中,他會去蘭嶼、台南與馬祖。

​一個月後,菲耶當時說的每個行程全都依照計畫完成了。

菲耶在作品中的亞洲凝視,不是異國情調式的,而是普同人性化的。他在法語世界,未必是最多人閱讀的作家;但他與亞洲的機緣,卻讓他的文學,可以成為亞洲讀者的秀異經驗。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
法國作家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攝:陳焯煇/端傳媒

拿著時間:下一本書

菲耶的讀者應該不陌生他書寫異國,《長崎》的日本、《日人之蝕》的日本與北韓,或是尚未有中譯版的《亞歷山大·大衛-涅爾的腳步》(Dans les pas d'Alexandra David-Néel),描繪了一場雲南與西藏間的大旅行。彷彿歐-亞的距離,為他的書寫展開了一個無盡空間。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