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裡一個平日午後,位於台北公館的純愛小吃部,復古裝潢與仿舊霓虹燈箱縱橫,陳珊妮一襲黑裙,上身與上臂纏佈鍊條,十幾坪空間頓時隔絕外界的紛擾,成了獨特的結界。台下的二三十人裡,有藝文、政治、音樂的媒體人、有網路平台也有實體雜誌,甚至有BDSM(皮繩愉虐)的podcaster。所有人屏氣凝神,待她幽幽開口,在這場難得的試聽會,一曲一曲談論五月二十日發佈的新專輯《調教》。
金曲獎得主、金曲製作人、歌唱選秀節目的鐵血評審、演唱會結尾固定讓人拍案叫絕的囉嗦體、2021年金曲獎的精彩引言在網上瘋傳致詞⋯⋯還有更多關於陳珊妮的標籤,像是文藝青年的筆電殼,貼到重疊滿出來都還不夠。在近期的podcast、YouTube輪番訪談後,陳珊妮熱愛動漫和幽默的一面躍然於聽眾面前,然而無論怎麼沖淡,高冷、滿腹經綸的嚴師形象始終讓人敬畏。受邀前來的各界媒體人,或許是活動別開生面,或許緊張,像是一群想獲得台上之人稱讚的學生,卻又不敢舉手提問,靜默之間「唰」地一聲,所有人齊聲翻開影印的專輯概念與歌詞本,過程彷彿大型試卷批閱現場。
《調教》裡也有一絲怨氣,卻更接近山田詠美兩千年初的異色半自傳小說《跪下來舔我的腳》。當年號稱聳動的窺淫情節,如今可能比不上網路隨便搜尋到的圖庫,但一以貫之的怨氣,十數年來在知性的加成之下反而沾染上魔性,混亂不受控。
《調教》的概念,是陳珊妮與團隊眾人,從歌曲demo階段,一次次閒聊討論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的。自承調教的主軸是「用情色包裝的哲學」,也在幾次訪談中提及「沒有比BDSM更民主的互動,一切都是雙方商議制度規則之下進行的」,仔細撥開外殼,會發現裡頭蘊含的依然是陳珊妮擅長的溫柔說教,那種星盤很多十二宮的大愛,只是這回用了更挑戰也更挑釁大眾的包裝。
雖說是包裝,BDSM裡的繩縛、胸甲、眼罩、口球,無論挪用或轉譯,陳珊妮在文本之間來回,甚少失準,在幾支影像裡都能看見其考究的程度。一起合作的攝影師曼波,本身是BDSM文化的觀察者,席間也分享了在海外觀賞SM演出的經驗,出席眾人戴著面具,在古典樂的襯底下,密教儀式、違法悖德,透過肢體的接觸,其實是感受到對方的心跳。
情色之外,視覺中尚有許多動漫元素有如致敬彩蛋,留給樂迷各自挖掘:手上的鎖鏈可以被聯想到《獵人》尚未下船的酷拉皮卡;MV裡髮型吹的老高,則是JoJo奇妙冒險裡的飛機頭東方仗助;專輯文案裡更是不時提及「支配惡魔」 —— 將漫畫《鏈鋸人》裡的角色、BDSM調教師的身分以及平素樂迷愛稱「珊妮老師」或「公主」,一次通通打撈翻玩。
試想:男性如果不再具有役使女性的權柄,一身武勇是否會毫無用處,淪為一個碌碌無為,慘遭放置play的勇者。
夢枕貘的小說陰陽師《生成姬》,妖嬈女子被負心拋下,想要而不可得的怨念,令其轉成人鬼之間,幽魅一般的生魂;是人非人,是鬼卻也非鬼。在時代劇奇談裡,女性揮舞厲爪,索命無常,最後卻又總是被馴化,被要求放下我執,怨氣對決頓悟禪,似乎總以男僧收伏女妖做為故事的結局。
閨怨向來是過往華語金曲的熱門題材:哼著小曲的青樓女子、被妙齡女子取代的大齡女子。金曲無罪,然而時代更迭,生成姬的閨怨與女性復仇劇,能否有與以往有別的形式降靈,妖的存在不是為了被降伏,而是比受困凡間的人類更自由的轉化。
《調教》裡也有一絲怨氣,卻更接近山田詠美兩千年初的異色半自傳小說《跪下來舔我的腳》:在SM俱樂部工作的女王,相較於其他的性產業,發現這裡反而是最安全的;沒有不禮貌的行為,只有耽溺於奇特性癖的男性,在鞭打中以德報怨,於是最不正常的反而正常了。當年號稱聳動的窺淫情節,如今可能比不上網路隨便搜尋到的圖庫,但一以貫之的怨氣,十數年來在知性的加成之下反而沾染上魔性,混亂不受控。
在分享會的講台左手邊,有一鬼武者主題柏青哥機台,裡頭不斷反覆播放著行走的武士大人,試想:男性如果不再具有役使女性的權柄,一身武勇是否會毫無用處,淪為一個碌碌無為,慘遭放置play的勇者。
這張專輯從拼貼、混雜不明確的音樂風格,越到後半反而越顯明確,英倫八、九零年代trip hop、new wave齊發,帶有一點懷舊氣息,編曲交由香港製作人山人海蔡德才,部分歌曲予人黃耀明的烈與靜。
《調教》由肉體的疼痛啟程,先「捆縛」後「痛癮」,接著「他說」和「道歉」,談的是面對來自外界的凝視與數位時代無孔不入的目光;行過死蔭幽谷,快感隨之而來,再至性靈昇華,回返青春「少女」、「少年」的王道番(王道動畫),最終是嘗百草後的回甘。可以是情色教典,也能解讀成聖經的救贖。
前幾年Netflix和影音串流,或倡議性自主,或為性少數發聲,推出了不少圍繞著性打轉的內容,包括劇集《親密束縛》(BONDiNG)、《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乃至行腳節目《走訪世界的性與愛》,女性和性少數受到的壓迫,權力關係與性別角色能否藉由大眾娛樂獲得一丁點的翻轉?即使是AV帝王,比起身著內褲的村西透導演,眾異男理所當然的投射和猥褻,留腋毛、騎在男人身上吹笛的黑木香,或許更能喚起該劇在窺淫之外的共鳴。
這張眼前的專輯,從拼貼、混雜不明確的音樂風格,越到後半反而越顯明確,英倫八、九零年代trip hop、new wave齊發,帶有一點懷舊氣息,編曲交由香港製作人山人海蔡德才,部分歌曲予人黃耀明的烈與靜。破題的〈綑縛〉段落不斷反覆回到「主人我愛你」,歌曲的行進也是不斷反覆、以固定riff拉扯的,是搖滾樂的結構尋常,但用上弦樂、戰鼓、過門則是大鍵琴,電吉他反而藏得隱諱,即使是最後的獨奏呻吟,也不是吉他英雄式的大鳴大放,像是隔著一層濾鏡去窺探BDSM的私密世界。
〈他說〉則反應世代焦慮,嚷嚷社群平台上再也沒有真心人。最末段慧黠地用VOCALOID的初音miku不斷唱誦「南無阿彌陀佛」,像是幹話連篇又像是懺悔。VOCALOID(電子人聲合成軟體)帶有強烈的次文化特性,每個軟體被賦予了不同的外型、人設與個性。近年隨著動漫電玩的拓展,以及日本Cool Japan的文化外銷策略,VOCALOID以及使用這類軟體編曲的音樂人,通常稱Vocalo P (VOCALOID producer)兩者能見度不斷躍升。
日本的次文化場景,有著早年類似傳統幫派的忠貞性,通常帶有全有全無的性質。然而作為非日本人,陳珊妮僅僅只是沾了一點VOCALOID,將各種素材拼貼,對於ACG或次文化的重度愛好者來說,因為可以感知到敬意,不是用著獵奇話的態度面對,因此陳珊妮似乎被允許進場取一瓢飲宛如宮廟進香,而不冒犯。
陳珊妮僅僅只是沾了一點VOCALOID,將各種素材拼貼,對於ACG或次文化的重度愛好者來說,因為可以感知到敬意,不是用著獵奇話的態度面對,因此陳珊妮似乎被允許進場取一瓢飲宛如宮廟進香,而不冒犯。
而在〈他說〉MV裡扮成美輪明宏,一部分是玩哏:日本綜藝節目幾年前,相傳將美輪明宏換成手機桌面有開運的效果,在去年底突然以網路迷因的姿態在台灣散播開來。但美輪明宏不單是節目裡常見的偽娘或男大姊,早年出櫃,與三島由紀夫的曖昧感情,性別模糊,演唱風格並非日本演歌,而是法國香頌與藝術歌曲的混搭,這些鮮明的特性,都讓陳珊妮在cosplay選擇上,增添幾分跟風之外的合理性。
〈訪客〉用了90年代trip hop的鬼魅冷調。電子神遊,緩緩搭配迷離的女聲。而〈罪美〉讓人聯想到蔡依林《怪美的》,為LGBTQIA而唱,拉丁風格的小調編曲正巧也是蔡依林一段時間嘗試拼貼世界各地的元素常見手法。自此開始,《調教》專輯後半歌曲的旋律線是益發流行且清晰的,一反「將流行曲放在主打」的常態編排,歌詞也由話多的說教藝文(他的樂迷一向樂意被他責罵)轉而漸漸話少,讓風格化的編曲繼續吐露芳華,做幽魅色氣的延續。
〈少女〉〈少年〉再到〈理想〉則是日本動漫三部曲,王道番裡熱血的代名詞,或是邪道番裡化作獻祭的處子,大把大把的ACG以擁有無限可能的少男女做主人公,新浪潮(new wave)舞曲有著80年代水晶玻璃的七彩舞池球和溜冰鞋,然後搭配著屋外無比澄澈的群青。如果把音量跟高頻都推到前面,不免顯得俗氣,但陳珊妮慣用的呢喃嗓音,以及貼近時代的臥室聽感,讓芭樂點到為止。
他還不明白
倒下和挫敗
他還不明白
承諾與背叛
拳頭 按讚了勇敢
少年漫畫裡那些用球類打出氣功的、開賽車的、領域展開的、熟用念能力卻下不了船的,從勇者冒險再到轉生番,專輯至此熱血到誕生出希望,卻不違和。
尾聲〈理想〉反求諸己,平靜與宇宙對話,內容卻是死與新生:新世紀福音戰士舊劇場版同名的死是過往生命的不斷回顧,新生卻是覆滅的開端,顛倒眾生。最末段如同雜訊的殘響,令人聯想起冰島之王Sigur Ros〈Hafsól〉,在現場演出紀錄影像《Inni》的黑白畫面裡,眾人舞至癲狂,最後僅餘哨笛聲迴盪。詩人Leonard Cohen說「萬物都有缺口,那就是光的入口」,歌詞「所有破掉的都有光芒」更進一步擴大,給所有殘缺者同樣的溫暖,包含不完美亦是美,理想其實總是不盡理想,那被調教前與調教後,差別或許也是存乎己心。
在這一切變酷的同時,俐落的口號和淺碟的想像也同時齊頭並進。從1980年代迄今, 被稱之為「市場女性主義」,甚至「愛自己消費主義」的廣告宣傳,只是變相地不斷在掏空你的荷包。而如今串流平台上的影集,會不會其實又走回了老路,在影集裡以性作為武器,又極具魅力的女性,會否強化了另外一種刻板印象?
安蒂‧柴斯勒在《他們用女性主義幹了什麼!》(Andi Zeisler著,周彧廷譯,時報出版,2022年5月)裡,描述了女性主義如何在購物廣告和流行文化的渲染之下,逐漸成為一種迷因。在這一切變酷的同時,俐落的口號和淺碟的想像也同時齊頭並進。從1980年代迄今, 被稱之為「市場女性主義」,甚至「愛自己消費主義」的廣告宣傳,只是變相地不斷在掏空你的荷包。而如今串流平台上的影集,會不會其實又走回了老路,在影集裡以性作為武器,又極具魅力的女性,會否強化了另外一種刻板印象?或許唯有不斷思考,以自身變化對應時代的變化。
《調教》自然不是一張大開大闔,呼喊奮進的專輯,但他裡面有著對網路世代、對政治正確和媒體識讀的諸多隱喻諫言。「他人即地獄」陳珊妮引沙特名言,而《調教》在音樂企圖與大膽企劃背後,意圖釋放的,其實是被在時代夾縫中被卡住,動彈不得的眾人,輕聲喊一句:你是自由的。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