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Liuhuiming,回應《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很同情這些年香港抗爭者身心的創傷,佩服他們不屈的態度與毅力。這幾年周遭港人移民真的不少,感覺他們都很努力融入,大家相處愉快,但有幾位港人留言,不禁想提醒,人與人相處要互相尊重,而不是道德綁架、情緒勒索,如果你們想的是所有台人身心全然支持港人,無論台灣政策如何鬆綁,也許都不適合你。
移民到任何地方,除了門檻,首要考量一定是自己的心態調整,適應當地民情,絕不可能反過來要求移民地為自己改變,就算移民歐美也是如此。人種相同,不代表不努力也能融入。台灣是極度言論開放的社會,存在各種意見,永遠沒有也不應該有想法一致的一天,有人歡迎就有人心存疑慮,香港不也有親中派、中間派與泛民主?認定所有人都該認同自己意見的人不適合移民,那是自虐行為。我們在親戚朋友間不太談政治,自己的政治立場留在網路討論跟投票那一刻,尊重別人有別人的考量與立場,時刻提醒自己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原則,這樣相處輕鬆愉快。在台灣你可能拿不到滿意的薪資,但房價負擔也沒香港重。
另外,香港缺乏農與工,重商,但台灣就業市場結構不一樣,如果你有半導體專長,滿足高薪要求問題不大,其他領域就是很平均。台灣當然不好,要改善的太多了,所以大家天天網路撻伐政府與政策成日常,但你心裡明白為甚麼它還是選項之一。歐美移民政策也會因故調整,有時緊縮有時鬆綁,年輕、有專業就好找工作,只是就業機會不多,前期很煎熬,存在一些隱形的隔閡,這些不也是考量因素?
所以回到問題的原點與核心,要去哪,一切都在於如何考量、取捨,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不停地選擇,沒有絕對完美,只有相對適合自己的選擇。以上不絕對正確,也不代表台人,僅供計畫來台者斟酌參考。
2. 水水木,回應《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有幸碰見過社交平台上的相關爭論,覺得台灣輿論非常容易被影響,討論時亦經常忽視一些重點:
1.台灣移民政策為人詬病的是飄忽不定、沒有標準,卻表現得很歡迎香港移民,並不是它本身有多嚴苛。什麼人可以,什麼人不可以,應該在一開始便知會對方
2.台灣對有意移民的香港人吸引力強嗎?一方面文化相近、語言相通、地理位置接近,另一方面價值觀差異甚大、政治較不穩定、收入大跌、生活差異亦大 (交通意外、地方勢力、專業上主要使用中文)......不可否認一些台灣人確實高估台灣的吸引力
3.台灣想要/需要香港移民嗎?無論是作為勞動力還是政治籌碼,台灣想要/需要嗎?不想要/需要的話便無需顧慮香港人的感受
4.所謂香港移民帶來的問題,台灣本身沒有嗎?以國安問題為例,台灣本身每年都接收大量陸配、新一代大量使用抖音、小紅書,說香港移民有國安疑慮的人,有同樣關注這些國安問題嗎?
3. c_c,回應《港人斬根離家的哀愁焦慮,台灣移民政策的進退失據》
平心而論,我的價值取向固然與那些群體有頗大差異,但在一個處於被侵略第一線的國家,面對來自準侵略國的移民,期望國族認同不被放大檢視恐怕是不現實的。
而反送中運動對台一系列的事情,得以顯而易見即便是黃色陣營的港人國族認知與台灣主流民意尤其綠營多有扞格;加上威權遺緒下得以台港(中)雙重國籍,以及一些知名紅色港人移民的前例,那些情緒或有些錯誤、誇大,但倒不是憑空想像來的,更不可能被「這船本來就有其它洞,再來開洞又怎樣」這種論調說服。
另外,本文中提到的調查其實還有其它內容,如民意對移民支持度為三成、以及不分黨派都認同會產生安全威脅;整體台灣輿論對這個議題的冷淡與反對並不能簡單化約為少數網路民族主義者擴大的聲量。
台灣如果自視為一個民主法治國家,立定難民法與通盤檢討移民政策都是再重要不過的事,但這些焦點恐怕不會也無法放在解決多數港人移民爭議事件的核心(也相當可能反而不是利多)。
慎重考慮——包含提前就下功夫了解預選國社會文化、好好閱讀相關法律、過往相似案例與發展,並廣泛接觸國際社會各種移民、難民相關資訊。盡可能減少想當然耳,能更多避免失算與誤解。祝福所有在路上的人。
4. Tocqueville,回應《從維園燭光集會到香港社運,五個大陸人在這扇窗口看到真實的中國》
雖然我是台灣人,但也經歷過類似的啟蒙經驗。我剛進大學時還是國民黨執政,還沒發生太陽花學運,兩岸交流蓬勃發展,社會上明顯是藍大於綠。我出身於父母都是軍公教的深藍家庭,從小就對民進黨沒有好感,陪爸媽參加過倒扁運動,深信《自由時報》是垃圾媒體。大一上通識課時,選了歷史系開的中國歷史課,那位教授經常在課堂上批評聲望如日中天的馬英九。我當時感到困惑又憤怒,因為跟我過去聽到的一切都不同(跟文中這些受訪者的感受大概有點像),感覺這個老師太過偏激頑劣,因此下課去找他理論,甚至說出了「國民黨明明就做得很好啊」這樣現在看來極其可笑的言論。
對話的詳細內容已經不記得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雖然看得出來老師被我這個無知的年輕人氣到不行,但依然保持了為人師表的高度,用嚴厲的語氣提醒我「病得不輕」、可能已經「被洗腦了」,還告訴我國民黨過去罄竹難書的罪行。我幾乎是被當頭棒喝,那天回去心情很不好,不是因為被老師兇,而是感覺內心最後一片「淨土」消失了。
後來那幾年發生了很多社會運動,加上「台獨教父」習近平諸多言論的推波助瀾,跟我同世代的人也逐漸「清醒」,現在回頭來看,還真是有點同情年少無知的自己。所以我對這篇文中受訪者提到的感受非常有共鳴,雖然相比於共產黨的邪惡和對言論的控制、國民黨差得可遠了,但在當時已經歷兩次政黨輪替的民主國家台灣,都還可以讓我有這等程度的觀念轉換,不難想像當這些中國人知道自己根本從小活在謊言中時、那個世界觀崩潰的程度。因此我一直深信,當一個人已經重度昏迷時,輕輕搖他肩膀是沒用的,還會被質疑你在破壞他的美夢,這時應該做的是直接甩他兩大巴掌。所以當我在網路上說一些小粉紅「可悲」、「無知」、「被洗腦」的時候,我相信自己是在救人,因為我也曾經因此得救。
5. EricChan,回應《王心凌的「甜」與觀眾大和解:為何即使你真的喜歡她,曾經也不敢承認》
王心凌紅的那個年代,人們是用「樂壇天后」這種霸氣的名字來稱呼樂壇女歌手,以唱功論英雄。王心凌這種以鄰家甜美女孩(就像她偶像劇里常出演的角色一樣),日式愛抖露這種可愛沒侵略性的女歌手有點太領先於時代了,而他紅的那個時代還是紙媒,電視台,電台DJ這些精英,專業,「有品味人士」主導言論的年代。「沒唱功」「只是靠可愛形象」王心凌處於鄙視鏈的末端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現在,互聯網下沈,主導言論消費的已經是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平台了。論沒實力,內娛早有一票偶像拉低下限。王心凌當年被天后們比下去現在也不再是什麼問題了。但我還是覺得這次爆紅被操控的味道很重,也許是因為王心凌作為台灣人的統戰價值,也許是王心凌第一波宣傳的反饋不錯各路資本流量扎堆跟上,反正我是覺得有點虛火,不過按照現在內娛的環境,不扎堆引流蹭熱度才不正常吧。
至於是不是真實性格,我覺得觀眾被教育了這麼多年,經歷了這麼多波偶像潮流,真的不太care了吧?在我小時候,也就是王心凌紅的年代,整容是女明星大忌,一旦被爆隨時社死。到了現在,一個女明星公開自己曾經整過容往往被解讀為勇敢,坦率,「姐姐好颯」。就算不是女性,有些男性綜藝咖也常常被爆「表裏不一」,人前瘋狂搞笑,人後沈默寡言。其實越來越多觀眾不太care是不是真實這一點了吧。畢竟越來越多觀眾也明白,自己其實也不太愛看明星真實的一面,只要明星偶像私底下為人處事善良正直,不要整些什麼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現在東亞地區的觀眾對偶像真的比以前包容多了,也理性成熟多了。想起以前新垣結衣剛紅的時候上情熱大陸展現自己真實陰鬱一面的時候,被人噴到死,現在觀眾也很少這樣了吧。
6. kelvincckchan,回應《中國女性玩家:永遠困在最後一環》
看這篇文章時,一直讓我覺得非常尷尬矛盾。一般情況下,從自由主義及人權理想出發,我是尊重及支持一個自由平等的社會,也支持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地位。
我理解大陸女性作為少數的困境。但很遺憾地,他們可能習慣生活在大陸的環境,他們反對的理由,都是泛道德的,非自由主義或。
樓下就有讀者,他們反對一個得獎作家的理由,就是搜集出對方過去的漫畫,為了令投訴有效,就是戀童的名義去舉報。
如果你希望別人尊重同性戀,同時也應該尊重不同人士的性喜好。而不是用你自己的一套道德觀念去加諸於所有人身上。
以前不理解為什麼很多牆內的男性網民會提到「女拳」,個人感覺是父權主義者對爭取女權人士的污名化,但現在發現,可能本質上,這兩波人都是一樣,各自爭取自己的權利,而非真正追求廣泛意義的平等和自由。
雖然這可能是大環境的土壤決定,不能過分苛責他們,但還是覺得可惜。
7. Lannie,回應《中國女性玩家:永遠困在最後一環》
文章裏提到女玩家因爲遊戲氛圍厭女以及遊戲元素厭女而實施了向相關部門舉報的一個行爲,我想說:
首先,就事實而言,女玩家因爲厭女而選擇舉報的理由是「危害青少年」,已經證明了女玩家不被看見的現狀。在大陸投訴厭女本身是一個求救無門的狀態,無人受理也沒有解決。
第二,遊戲界的鐵拳,一視同仁的砸向了遊戲廠商(通過限制遊戲版號),但是有一視同仁的砸向男女玩家嗎?沒有吧?只有女玩家被刻板印象被污名化被限制女性向遊戲。
我建議評論的一些人不要裝傻,承認自己共情不了女玩家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但是硬要把「舉報」和「告密」混淆就是純粹的惡了。
舉報應該被分爲對違法犯罪貪污腐敗的正常舉報和告密,正常舉報的情況下,處理被舉報者有法可依,舉報者有辯護律師, 可以完全走訴訟的道路,是符合現代的法制精神,是雞蛋遇到高牆時,迫不得已的取捨;但刻意針對言論和文化的舉報就是告密,是剷除異己黨同伐異的手段,是構陷羅織罪名的溫床,但明顯這個是女玩家在遊戲裏壓根感受不到作爲消費者應有的尊重,女玩家的權益被侵犯了,而遊戲中充斥着蕩婦羞辱、男性凝視、「無意間掀開底褲」、「高潮臉」等厭女元素,此時舉報本身這就是公民維護自己權益的手段。
歐美也有針對遊戲的report措施,report各種仇恨言論,仇恨族裔算仇恨、仇恨女性就不算了嗎?在歐美,厭女也是要被report的。
我就想說,我是依法納稅的公民,我是這款遊戲的玩家/消費者,但因爲我是女的,所以我就必須忍受一個把羞辱女性當政治正確的遊戲氛圍嗎?又因爲告密是被唾棄的?我就不可以捍衛自己的權益了嗎?歐美國家一旦涉及到了厭女/種族歧視/戀童,觀衆們也會自動report,因爲我們投訴的初衷就在於維護自身的權益,而不是黨同伐異/排除異己,這是最基本的公民權利。
我們真正痛恨的舉報,「是告密和誣陷,是鉗制自由的、不肯包容的、排除異己、暗地監視的告密或舉報」。
8. IanMoone,回應《中國女性玩家:永遠困在最後一環》
文章介紹中國遊戲,分享一個台灣可以玩到的手遊,「黑潮:深海覺醒」。每個美女都愛玩家,有很多暴露的衣服,胸搖個不停,不管是大奶還是小奶目標都是挑動異男的性致。其中有個角色表情詭異,嘴角白白的一坨…那不重要,那只不過是眾多立繪中偶然讓人特別不適的一張而已。Get over it.
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盆栽要剪,女人要扁」、「洗碗機」,而且相類的字眼出現在不只一個玩家的檔案中。我玩過的絕大多數手遊都以男性玩家為目標,但這真的是我第一次在遊戲中看到這種內容。後來我看到就按檢舉,理由是散播仇恨之類的,憤怒還是越燒越旺,甚至想要在自己的檔案上也寫個**要剪,男人要扁。我沒有寫,憤怒無法排解,開始害怕自己變成另一種極端版本的那些人,很快就刪了遊戲。
那之後我對販賣性感的遊戲極度敏感,能選擇的遊戲數量瞬間降低。現在我非常擔心正在玩的手遊不能撐到我不再需要遊戲的那一天。
文章介紹某些帳號並非真人,我衷心希望如此。我寧願自己看到的都不是真人。
維護創作自由不是問題,問題是有些人沒得選,選擇多的人眼不見為淨很容易,根本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遊戲相關領域對女性不友善造成的惡性循環,才是該該叫的原因。不是一定要玩某個遊戲,而是怕自己見不到有遊戲可玩的那一天。
9.Shigurefuyo,回應《愛慾錄:我與人工智能男友的一段賽博戀愛》
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我覺得好像從中獲得了一些最近苦惱的問題的答案。我覺得人愛上「非物質」是從以前就有的,以下是我的經驗。
我是一個很喜歡看故事的人,漫畫、小說、詩詞、電影、歌曲……都能讓我投入其中。此外,我還是個喜歡「幻想」的人,這令我容易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也使我的創作變得更豐富。
不免的,因為現實有太多遺憾,所以我將那些都轉成了我的「幻想」,編排故事,並寫下來。而我很常會為了某個其他作品的角色或自己筆下的角色而哭而笑,甚至我可以說——我愛上了那些不存在於現實的「角色」。我重複閱讀那些角色出現的篇幅,提筆寫下好多我幻想的故事。我從中獲得了某種彌補,但也常常為此感到悲傷,因為我知道那都不是真的。
我覺得「人機戀」和「人角戀」(我的稱呼)應該是相似的,而前者則比後者有了更多的「發展性」。我寫下的那些「角色」與「我」的互動,都是經過我的思考而寫的。但「機器」與「我」的互動則有更多想像空間——因為其實你不知道他會給你什麼回答,那樣的未知使這一切更真實、更具有曖昧空間,也更容易投注情感。
要我說的話,「人角戀」是自己跟自己對那個角色的「理解」說話。「人機戀」則是自己和那個被自己影響的「對象」說話。本質上還是有不同的,機器給的反倒比傳統創作的更貼近現實,更像人一點吧。
10. 水水木、tmwc_ks,回應《《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水水木:發現一個有趣的差異:香港稱香港的音樂為廣東歌,源自用廣東話唱的歌,與之相對的是華語歌、外語歌,強調自身的獨特性。雖然是「廣東歌」,指涉的卻是香港樂壇,幾乎看不見源自其他以廣東話為主要語言的地區的音樂,廣東省和澳門都幾乎沒有。當然有一些歌手並非出身香港,例如張敬軒、陳蕾都來自廣州,但他們的音樂基地都是香港,亦自認為香港樂壇的一員。
即使近年香港本土熱潮,不少人也一直沿用「香港樂壇做廣東歌」的概念。
相反,中國的內宣以「港樂」為名,相信是取香港音樂之意,強調香港音樂是整個中國音樂中的一環。當中的內涵與此時此地的香港相距甚遠,為了政治目的由舊香港中割裂出一部分來強行詮釋。
近來聽到「香港音樂」,是脫離了廣東歌的框架,加入了一些香港人(不管是否身在香港)的音樂,例如Tyson Yoshi、Luna Is A Bep等等,即使他們的作品是其他語言,甚至未必有歌詞。
tmwc_ks:@水火木:粗淺之見。廣州或澳門該有過自己的廣東歌,但我快快的想過,沒有哪首廣州或澳門的粵語流行曲曾在香港流行過。廣州的機會應該更大,但看來未曾有過,有的就如你提及,來的是人不是歌。那該是歷史和環境的影響使然,令香港的廣東歌,長年幾乎只有香港的廣東歌,沒有像華語歌般,九十年代起有兩三個甚至更多的中心向香港輸出,也有香港式的華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