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五四文學遺產:我們講述農村,和魯迅寫「故鄉」,該有什麼不同嗎?

官媒幾乎看不到鄉村民衆的真實生活細節,很多人把記錄文字發表在網上。與魯迅的啓蒙知識分子視角相比,這些記錄不再停留於觀看。

2020年12月20日,浙江省紹興,遊客參觀魯迅故里景區。

2020年12月20日,浙江省紹興,遊客參觀魯迅故里景區。攝:VCG/VCG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鄧安慶 發自杭州

刊登於 2022-05-04

#五四運動#魯迅

【編者按】又到五四,來講講文學,我們邀請了大陸和台灣兩地青年作家來談談「五四新文學」在不同語境的當下現實裡,可有何種影響,歷史的真相或悖謬,如何嵌進當下的脈絡?今日是第一篇,魯迅傳統與當代農村的講述與表達。

2021年5月,我在杭州做了一場新書《永隔一江水》分享會,有讀者問:「對你影響最大的作家是誰?」我回:「魯迅是其中一位。」

在今天的內地,對很多人來說,魯迅是讓人厭煩的,教科書上有太多他的文章,考試又經常考,見多了有點面目可憎。這當然是魯迅本人也不會想到的。讀高中時,有一回試卷上又一次考到了他的文章,我記得是《孤獨者》:

「我快步走着,彷彿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衝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麼掙扎着,久之,久之,終於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裏夾雜着憤怒和悲哀。」

這一段話深深地擊中了我。在那段對什麼都不滿、都憤怒、都迷茫的青春期,這樣純度極高的文字極容易俘獲我的心。在繁忙的課業之外,我找到了一本盜版的《魯迅雜文集》,每一天得空(找到時間)都會極爲認真地看一篇,雖然未必懂他論戰的背景,但在那個讀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自己情緒的釋放口。

各方合力塑造的魯迅

他是一個罕見地受到官方與民間雙重肯定的偉人,官方把魯迅推崇成一個文化的巨人,民間也不覺得他過時⋯⋯而我更願意叫他「迅哥兒」,一個有血有肉的、有各種毛病各種缺點的人。

活動結束後的第二天,我就專程去了一趟紹興。魯迅博物館、三味書屋、咸亨酒店已經成爲熱門的旅遊景點,人頭攢動,導遊介紹道:「這個就是魯迅唸書的地方⋯⋯這是他家人吃飯的地方⋯⋯」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