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傳言引發搶購潮:買多一個雪櫃來囤貨,恐懼源於不信任政府

「放眼望去,(擺放衞生巾的)貨架都是空的。人們好像瘋了一樣般,瘋狂購物。」
2022年3月1日,第五波疫情嚴竣,2月底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將舉行全民強制檢測,隨後一段有關禁足傳聞的錄音在市民間流傳,大批市民蜂湧至超市、百貨公司、街市等,搶購雜貨糧油。
被疫情改變的生活 香港疫情大爆發 香港 公共衛生

在人煙稀疏的街上,一位老太太獨力拿着4大包10卷裝的衞生紙,往家的方向走去。身型矮小的她,拿着超過她身高一半的4大包重擔,顯得頗為吃力。好不容易到達閘門,她狼狽地放下手上的貨物,按了幾下密碼鎖,拉開門,用腳頂着門板,再拿起衞生紙,步履蹣跚的進門。

街頭的對面有另一個隻身到超市的中年漢,他把車停泊在超市對開的路邊,進去買了7、8袋大包小包的,全是食品、調味料和日用品。他努力把戰利品塞到車廂後座,座位、地板,差不多沒多餘空隙。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嚴竣,本來市民減少外出,部分商店和街道如空城般一片死寂;直至2月底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將舉行全民強制檢測,隨後一段有關禁足傳聞的錄音在市民間流傳,情況大幅扭轉,大批市民蜂湧至超市、百貨公司、街市等,搶購雜貨糧油,哪怕確診人數每天步步攀升,單日過萬人染疫。

「放眼望去,(擺放衞生巾的)的貨架都是空的。平時總有些滯銷的牌子吧,現在都被人掃光了。」3月初,住在大嶼山東涌的全職媽媽阿Mi在社交網站上載數張超市貨架空空如也的照片,而東涌數間超市的麵包、鮮奶、急凍肉等食品,亦在一兩天內沽清。「啲人好似癲咗咁(人們好像瘋了一樣般),瘋狂購物。」

買多一個雪櫃來囤貨

「假如真有一天要封城,而家中沒有任何物資,叫天不聞叫地不應的狀況下,我該如何是好?」家住北區村屋的馮太說。

2月初,她每天看着疫情新聞報道,確診數字按日飆升,開始忐忑不安。2月中旬,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建議政府盡早考慮封城;期間多次傳出政府計劃局部封城、禁足。直至2月28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在電台節目中表示不能完全排除禁足令的可能性,搶購潮一觸即發。

馮太家中的乾糧。
馮太家中的乾糧。

馮太加入搶購隊伍當中,她從沒想過,現在買即食麵是以「箱」而不是「包」為單位;感冒、退燒成藥的份量,也是以數百粒起計;廁紙1包有10卷,也買了好幾包囤在家中;乾糧、罐頭塞滿廚房收納位置。

為了擺放辛苦搶購回來的蔬果、鮮肉、急凍食品,更特意多購一部雪櫃。「乾糧、即食麵、罐頭能擺放,我會多囤好幾個月的份量;新鮮食物則每次買1星期的份量。」

「即使成人能短期不吃新鮮食物,但孩子也必須每天吃到新鮮蔬菜,肉也不能少,他們都在發育,總不能每餐只吃即食麵、罐頭。」馮太負責打點一家六口的日常所需,包括丈夫、3名子女以及移工,衣食住行照顧得無微不至。

早前,菜價每日與確診數字一樣飆升,生菜由港幣13元升至50元港幣一斤,但為確保家人吃到鮮蔬,價格已不是她的考慮,毫不猶豫放入購物籃,「你選擇不買,自然有下一名顧客搶購。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再貴都得買回來。」

疫症兩年至今,馮太覺得驚訝的是,消毒藥水及藥物仍一貨難求,常被搶購一空。自此,馮太養成只要看到可能有需要的物品,都不理價格,先囤再算。

特首林鄭月娥在3月11日的抗疫記者會中多番強調,指政府無意製造恐慌,亦無指示市民搶購日常用品及必需品,她表示政府將會穩定物資供應,令市民無須搶購。

馮太家中的雪櫃擺放了辛苦搶購回來急凍食品。
馮太家中的雪櫃擺放了辛苦搶購回來急凍食品。

不過,馮太坦言,她的搶購心態及主因源於不信任政府,身陷搶貨潮的漩渦中,捱了快兩星期,政府才緩緩回應物資供應問題,亦未見有何實質行動。「很多民生措施,政府都慢很多拍才有回應,行動欠奉。」她覺得政府不能即時回應市民的基本生存需求,如何保證必須品供應量,政府也任由市民自生自滅,她舉例指,商舖的指定商品限購均是自發,搶購防疫用品、生活所需都由民間自救,期間政府從未有任何指示與援助,令她對政府信心銳減。

搶購過後,看着物資囤滿家中,馮太不禁質疑政府的不作為;她沉思着政府目睹市民身處水深火熱之際,手握由港人交稅聚成的巨額公帑,到底在盤算甚麼。「為甚麼政府不能控制物價?很多基層市民根本買不起貴菜貴肉,為何政府好像看不到民間疾苦般?」最令馮太着急,是無法忍受政府明明擁有權力與資源控制局面,偏偏將抗疫責任推卸民間。政府在抗疫工作上失去效能,才是製造搶購潮的元兇。

對於坊間流傳禁足、封城措施,馮太早已厭倦。「只能做好自己份內事,為家人準備,連家人常用的鎮痛消炎貼也買了一箱。」馮太笑言家人不理解她囤貨的理由,但她仍會默默打點一切,以備不時之需。

「我不想在政府決定封區禁足之時,只能等候他人援助。」馮太根據政府過往圍封行動推測,若自己一家六口陷入相同情況,她絕對不想家人每天吃着政府供應的飯盒,或每天只以即食麵、罐頭充飢。

「(爆疫前)平常仍會每天逛街市、超市,購入新鮮食物,跟平常人一樣覺得用多少便買多少,以往從不囤貨。」但這次搶購潮,讓馮太見識到香港有資源短缺的一天。

超市貨品都被「動態清零」

「立法會正在進行點票,(決定)會否通過全市禁足7天。消息來源聲稱為律師行,當中有高層在立法會工作,並已經通知員工要儲備7天的糧食。你們可行的話,明天也去作儲備」,一段有關禁足的假消息錄音在坊間廣泛流傳,發布錄音的人聲稱消息「來源可靠」、是「堅料(真實消息)」。

惟立法會從未為「禁足」進行過任何投票。立法會事後也發出新聞稿,指「禁足立法」乃謠言。

住在中西區的Raymond很快便收到朋友轉發的錄音,憂慮未來政府實施禁足,他和家人會被困家中、無法外出購物,糧食很快會耗盡,跟馮太一樣,加入「囤貨大軍」。他稱自己「聞言後感到不知所措,便想到要先買一些食物儲備。」

當時搶購潮尚未達到白熱化階段,Raymond順利買到一堆儲備。他分別在超市門市及網店掃貨,買了4磅雞翅、9塊豬排、8罐罐頭玉米、5公斤白米、10包通心粉、60隻雞蛋……他將新鮮的免治豬肉及牛肉急凍起來,留待新鮮食品秏光之時,才拿出來解凍食用。

2022年3月1日,銅鑼灣一間超市的貨架上已剩下不多的食品可選購。
2022年3月1日,銅鑼灣一間超市的貨架上已剩下不多的食品可選購。

Raymond表示,超市的人流比平常多,排隊結帳時,在他前面的顧客也有十數人。「可能我比較幸運,較早聽到有關禁足的傳言,超市尚未算太多人。」隔日,他再到超市,已經無法購得心頭好。

超市門市的貨品被「動態清零」,Raymond轉移陣地,到超市網站訂購蔬菜,卻發現新鮮食品皆顯示售罄。「人們看到貨品全都售罄、超市全被人掃空,當然害怕。」他再嘗試於另一網購平台訂購食品,雖成功下單,卻發現貨品最快也要3月15日才送達,足足要等兩星期。

Raymond一家五口包括太太、兩名小孩和一名移工,作為家長,他最牽掛的是孩子的健康。他的子女現在4歲和7歲,正值發育時期,他不希望一直向他們提供沒營養的食品。「我們這些成人,吃公仔麵(泡麵)吃一兩個星期無所謂啊;但小朋友這麼長時間一直吃公仔麵,這是不健康的。」所以他必須確保家中有水果、雞蛋之類的營養食品,保障孩子飲食均衡。

「但網購也只是我的後備計劃。」部份網上貨品不單庫存短缺,且價格不菲——一包半斤重的芥蘭苗,要價港幣30元;不足一斤的番茄,價值22元。菜價比平時高了將近一倍,但為了維持家人的均衡飲食,他唯有忍痛按下「購買」按鍵,將貨品通通加進「購物車」中,承惠近900元。

「現在已經買不到東西,到時候(假如禁足)更加不會買到的。」Raymond對情形感到不樂觀。有關禁足流言的錄音廣泛流傳4日後,「街上的店舖依然是空的。除非是價格較貴的食物,例如沙律菜,否則超市裏什麼都沒有。」他雖知悉錄音內容並非真實,但謠言帶來的後果卻是有目共睹。政府尚且未宣布落實禁足,貨品的供應已如此緊張,形容自己要作最壞打算,為家人着想。

根據網媒Channel C報導,有顧客於網購平台下單,卻於付款後方得知送貨時間被延遲,貨品須於長達30至33個工作天後才送到。該名顧客嘗試撥打客戶服務熱線,但撥打近200次皆無人接聽。

與該平台合作的速遞公司亦因疫情飽受壓力,該速遞公司回應媒體查詢時承認,每天皆有員工確診或需要進行強檢,無法上班,令公司出現人手壓力。由於人手短缺,不論是派遞員、倉管及辦公室員工,皆須負起搬貨、派遞的工作,支援公司前線運作。

「未來疫情更加嚴重時,只會有更多的商店關閉。」Raymond估計受到疫情影響,未來眾多商店將未能如常營業;即使店舖如常營業,眾多員工染疫,也無法幫忙維持店面運作。他擔心食物供應會維持短缺,明言一有空就去補充糧食儲備。

2022年2月28日,大圍一間超市的麵包架上,不少麵包已售罄。
2022年2月28日,大圍一間超市的麵包架上,不少麵包已售罄。

煮不到的一日三餐,買不到的醫療用品

有人成功囤貨,免去後顧之憂;也有人苦苦搜索物資,連維持正常生活也有困難。

住在秀茂坪的Becky,形容自己是「山區兒童」——居住地區偏遠,物資短缺。秀茂坪邨附近有3個商場,其中2間商場皆設有街市,最大的秀茂坪商場亦開設了數間超市、藥房、及雜貨店。商店雖多,但同時要應付附近曉麗苑、秀茂坪南邨、寶達邨等屋邨居民的需求,食物供應滿足不了努力囤貨的一眾街坊。

3月初,Becky的父母四出嘗試搜購食材,卻發現附近的超市被一掃而空,網店的貨品亦最快3月中才送到。「我爸媽兵分兩路,一個去秀茂坪商場,另一個去寶達商場,怎料幾乎什麼食物都沒有,最多買到一點點蔬菜,連肉也沒有……」

秀茂坪邨確診個案連連,截至3月1日,邨中4棟大廈已有合共1096宗初步確診個案;截至3月15日,更是多達12棟大廈被列入確診大廈名單。病毒大爆發,加上居民對禁足感到恐慌、不斷搶購貨品,Becky一家對於採購食材感到極度困難。「我們真的超級不想外出,平常都是幾天才出去一次,一次過購買幾頓飯的食材。」但現在他們每天出去,還是空手而回。

市面上一貨難求,購物時間成本高昂。從外出、買菜到回家,Becky他們過往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現在,他們要走到鄰近的觀塘或更遠的地區,到處尋找有存貨的商店,才能買到些少食材。他們買菜所需的時間倍增至4、5個小時,加上雙親上班的7、8個小時,一天下來,時間所剩無幾。

Becky的母親是醫護助理。要輪班工作,有時早上7點下班,有時則是下午3點,或是晚上11點。她轉述母親所見,「早上7時可能還有一點點食物可買,下午則是完全沒有了。」超市裏的顧客拖著一輛又一輛的購物小車,「那些購物籃裏的東西都快滿瀉了。他們拖著車子出來囤貨,有想過其他人連食物也買不到的感受嗎?」

最初搶貨潮持續了數天,Becky估計當時家裏的糧食儲備只足以支撐最多一星期。「我們只有3罐豆豉鯪魚、6包泡麵,少量蔬菜和急凍肉丸。我們家只有3個人,如果真的不夠食物的話,我想勉強也能分着吃吧。」言語間,她難掩無奈。

為解決一日三餐,他們開始依賴外送服務,「有一兩餐都是外賣。」但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她直言,連續幾天吃外送,每餐都只有幾條蔬菜,飲食習慣的突然改變,對健康有明顯影響。「本來我也算是腸道暢通,一天可以排便一次,但現在3、4日才有一次(排便)。」

他們對疫情感到憂慮,不免擔心會經外送員或食物包裝染疫。取餐回家後,他們會先把穿過的外套消毒好、馬上把衣服扔進洗衣機清洗,再把食物包裝用酒精消毒一次,才放心開動。「我們真的清毒得很仔細。因為現在疫情爆發得這麼厲害,害怕指數太高了。」

2022年3月1日,市民在西環一間超市購物,新鮮食物的貨架上大都被搶購一空。
2022年3月1日,市民在西環一間超市購物,新鮮食物的貨架上大都被搶購一空。

同時,由於母親從事高危的醫護前線工作,Becky亦擔心,萬一自己或家人染疫,家中也沒有資源應對。傳出「禁足令」之後,Becky點算過物資,「我們只有一盒止痛藥,快速檢測(套裝)則是一套也沒有。」據她觀察,家附近的店裏一點止痛藥也沒剩;獲品牌認證的快測套裝也已售罄,她不敢貿貿然購買不知名的牌子貨,以防檢測結果失準。

這是錢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雖不認同恐慌性搶購的行為,但經過這次物資短缺的危機後,Becky指一家人未來會積穀防災,預先購買即食麵、罐頭等存放期長的食品,確保家中長期有一定糧食儲備。「經歷過這麼壞的情況後,我們實在體會到缺乏食物是多麼的慘。」

囤與不囤,都對政府怨聲載道

食物供應貧乏,價格更是令人咋舌。「物以罕為貴」,不少商家坐地起價,顧客卻依然捧場。

Becky形容,「啲嘢貴到癡線(東西昂貴得瘋狂)。」她觀察到,觀塘某店的雞蛋本來一排10隻賣港幣18元,如今要價40元;冰鮮店裏,2塊雞扒加上1包豬肉,要價82元。商品甚至品質參差,「在菜檔買棵蔥都要斷斤計,但那些蔥好像在泥地裏撿來那樣,洗了很久才搞得定。」

阿Mi亦觀察到東涌超市的貨品價格大幅上升。「平常兩件特價的優惠已經沒了,貨品單價亦有提升,尤其是鮮奶和即食麵。」以她平常喝的日本牛奶為例,以往兩盒共58元,現在則飆升至一盒38元,每盒貴了足足9元,單盒計價格上升逾三成。

Michelle是油麻地某雜貨店的創辦人。據她了解,油麻地一帶的眾多店舖,皆大幅提升了貨品價格。平常15至20元一斤的蔬菜,現在要價30至40元;一隻冰鮮雞以前賣70至90元,現在賣120至180元。

她的店主要售賣零食及各類即食麵,也有售賣紙巾、調味料等日用品。囤貨潮下,她堅持不調整店內貨品的價格,以便利街坊,顧客人數更是大幅上升。店舖位置鄰近棺材店,一向人流不多,但這個星期以來,「我們的銷售量比平常增加了一至兩倍。以前平均一天生意額1200元,這幾天平均則高達2800至3000元。」

囤貨潮令Michelle生意大旺,她卻並不樂見此景。「開心是開心,但同時也很無奈。」她解釋,市民大肆搶購商品,其實是源自對恐懼,害怕政府真的封城、禁足,會令他們失去溫飽。

店內僅餘少量食物及紙巾存貨,為了應付急增的需求,她緊急聯絡貨品供應商,索取額外的貨品。「我的同事駕着車,一個人將60串衞生紙運了回來。」遇到帶着購物推車、幾個大購物袋前來掃貨的客人,她會儘量勸喻他們只購買自己需要的份量,以免之後食品過期,造成浪費。

「作為商家,貨品背後成本是多少,其實我是知道的。」眼見同行將貨品價格翻倍,Michelle為市民感到心痛,「這是不必要的,大家都在受苦。」

囤與不囤,眾人各有選擇。相同的是,市民都在今次囤貨潮中怨聲載道。

2022年3月1日,旺角一間超市的新鮮蔬果的貨架上,只剩下一個菠蘿。
2022年3月1日,旺角一間超市的新鮮蔬果的貨架上,只剩下一個菠蘿。

「政府提供的資訊極度不清晰。」Becky批評,政府各部門的官員未能提供統一、清晰的指引,令市民接收錯誤訊息。

Raymond亦越說越激動。「政府根本係玩緊市民(政府根本是在玩弄市民)!」他指責政府未有在禁足流言四起時,出來澄清全民檢測的安排,安撫市民的情緒。既然市民囤貨是出於對糧食不足的恐懼,他認為政府應根據全民檢測安排,制定不同措施,確保市民「有嘢食(有食物)」。

他設想,「反正都要全民檢測」,政府可以在全民檢測時,向每位市民派發糧食包;甚至可以使用配給方法,向市民派發糧食。他指出,大陸已通過鐵路、水路等方式運送食物來港,反問「運嘢落嚟有幾難(把物資運送來香港有多難)?」

除了資訊混亂外,Raymond指出另一個造成市民恐慌的原因:市民對政府信任不足。「(政府)說不會延遲特首選舉,又『出彈簧手』(收回決定);說不會推行全民檢測,現在又推全民檢測。之前說不會封城,結果大家都覺得會封城。」

阿Mi同樣冀望政府能提高決策的透明度,在公布政策的構思及實施方案時,停止「擠牙膏式」地宣佈內容詳情,也不要自打嘴巴,「今天確認不會做某件事,過兩天又宣佈會這樣做,其實是在打擊市民對政府的信任。」

對於政府公信力不足的問題,Michelle亦有同感。不過她認為,市民也要為搶購潮負起部分責任。「每個人都有點自私。每樣東西多買一點點,加起來就很多了。」大量顧客買不到心儀貨品,「不吃辣的人,買了辣的泡麵;想買附調味料泡麵的人,又只能買沒味道的素麵。」

「希望大家可以理性一點,因應自己真正的需要來購物,停止出於緊張而囤貨。」

囤貨以外,馮太其實還有一個儲糧大計——擴大她在村屋天台種植蔬菜的計劃。

「只想一家人在未來封區、禁足情況下,仍有選擇的權利。」馮太坦言自第五波疫情爆發初期,才產生在天台種菜的想法並實踐,為的就是好讓家人未來禁足時能吃上一口鮮蔬。

「不敢說能自給自足,但至少能解決燃眉之急;目前有在種唐生菜及苦麥菜,雖然由種植到收成需時兩個月,但總比沒有選擇來的好。」

(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Becky、Raymond、阿Mi均為化名。)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kes, 端到時會被國安法侍候

  2. 端傳媒 其實可以委託有公信力的機構進行民調,研究香港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度。
    為什麼不做呢?

  3. 評論區亦有很多寶貴的意見,感謝!港府態度的左右搖擺,是癥結所在。本來就是中西交匯地帶,政策制定不能絕對化。可惜的是現在公共衛生議題也被政治立場左右。苦的是基層。

  4. 林鄭班子低能毋庸置疑,3年以來港人對政府信任度滑坡,今次疫情港府信任度更低無可低。
    但香港今時今日的慘況,港人自身亦有幾分責任——部分人被美國極右洗腦,散播疫苗陰謀論,導致長者接種率全球發達地區最低。早在去年,根據網絡論壇反疫苗樓,我就推斷香港必然被疫情衝跨。甚至時至今日,還有港人堅持認為死亡數字為假,沒有歐美高接種率,沒有歐美低密度人口和充足醫療資源,卻要求照搬歐美開放政策。此等無知言論令人憤怒!

  5. 只要供應唔斷,實在沒有必要搶購,可惜終究抵不過人性。真正需要恐懼的,是恐懼本身。禁足不代表買不到食物(內地封城、封社區的時候,會有專人配合,或者允許特定住戶採買物資,雖然無可否認部分地區出現物資種類匱乏,品質惡劣的情況。)「售罄」、「漲價」正正是「搶購」引致的惡果,這個邏輯精明的香港人應該心知肚明。
    我想留下兩個問題,港府出手限制物價,是否就不會有搶購?搶購真的完全源自對港府的不信任?

  6. 我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是在疫情初期,澳門也要封城,而政府每日在網上透過簡單的圖文包,公佈全澳物資儲備資訊,讓大家不要心急,很好地避免了市民搶購情況的發生。數據化真的很重要,清晰、一目了然。

  7. 在第五波政府的表現有目共睹:遲鈍無能,缺乏應變計劃,反覆無常。市民會搶購囤貨,出了源於封城的恐懼(畢竟做事做到成坨屎的特首一向都是謎之自信,沒人會相信在她的領導下會有妥善安排),也源於之前大量確診者滯留家中,而政府卻完全沒有支援。不是人人也有親友或不希望麻煩親友送物資的,而在各家網購或快遞人手不足或者不會對疫廈提供上門送貨時,事先囤積食物藥物和生活用品基本上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我想大部分人也不想一朝中招身邊要啥沒啥吧。
    不過市民囤貨的確有些不太理性的方面,例如廁紙我永遠都不明白為什麼要一口氣買那麼多,畢竟擦屁股除了用廁紙還有其他方法……

  8. 印象中本輪鮮蔬上漲,始於跨境貨車司機成批被隔離,貨品無法及時送達,以及由此引起之恐慌。
    其實香港食物供給,除了鮮蔬九成依賴中國,其餘特別是凍肉均可靠海外進口解決。故此間存在之不信任,不僅僅是對香港政府,亦對准中央。一方面口口聲聲“新香港”會更加得到中央支持,市民會生活得更加幸福,另一方面實際為罔顧香港民生需求,按照中央“清零”喜好隨意操作,使得一般市民無法理解。我有朋友就問,既然高鐵閒置,為何不可用來進行貨運?

  9. 端可以試試整理一下政府官員在最近幾個月否認過但又最終實行了哪些政策,用表列出來,這時你會發現當特區政府官員否認一項可能的政策時,很大機會代表他正在計畫推出該項政策但還沒想好,需要透過各種留言和風聲來預計可能的影響和民眾的反應。又或者是政府內部或部份持份者想推行某種政策,需要民意去造勢。這也跟過去特區政府內部,特別是這一屆特區政府一開始就流行的「放風」文化有關,且這種文化不僅是特區政府的風土病,部分中央對港機構也在搞這一套。與其說是不信任政府,倒不如說是香港人太熟悉這個政府,知道政府究竟在玩什麼把戲。
    P.S. 特區政府一向有為政策「放風」的做法。在重大及有爭議性政策出台之前,例如一地兩檢安排、醫療融資諮詢等,將政策的部分內容或重點交給親政府媒體率先報道,預先「放氣球、試水溫」,測試一下輿論、政黨、 KOL和民意的反應;然後政府再微調一下政策,更好地為政策的正式公布鋪路。部分傳媒亦樂此不疲地成為「憲報」 ,被動地、間歇性地作為政府預先放料的渠道,讓政府「餵料」,成為近年香港獨特傳媒生態的特點之一。
    參考資料: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7335/蘇敬恆-林鄭月娥-7335/過橋抽板的政府-放風成癮的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