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香港90後作家梁莉姿:社會運動對書寫是一種傷害,因我的心不再柔軟

「體會過自由有多珍貴的人,不應該因為珍視自由而不去打破一些東西,因為自由是無論怎樣,都能在沒有限制下做到自己想做的。」

香港90後作家梁莉姿:社會運動對書寫是一種傷害,因我的心不再柔軟
香港作家梁莉姿。

認識梁莉姿的香港朋友多數喚她「枝哥」。女子能被稱「哥」,無疑天生自帶霸氣。她是香港出生的九十後作家,剛於2021年12月的第六屆台灣台積電文學賞以七萬字的〈僅存者手記〉奪得評審團特別獎(與李世成〈紫馬〉並列,正賞從缺)。此作品寫五個香港「九十後」青年從中學走過大學跨入職場,在2014年雨傘運動到2019年反修例運動等社會轉變中經歷的跌宕和創傷,展露了這些香港青年未夠三十而立卻已蒼白無力的人生。

得獎之際的梁莉姿,已出版了兩本短篇小說集及一本詩集,於香港歷經重大轉變之際,到台灣就學,進入人生新階段。筆者早年已識莉姿,今次約在她離港之前訪問,於她選定的香港中文大學內。即使她穿了橙色過膝長裙,及深藍色短袖上衣——一副明麗少女模樣,都不減略胖身型帶來的壓場感。筆者一出火車站,就見她在大學保安鐵柵後,笑盈盈、雀躍向我揮手。

「不說盡一個故事,你能夠讓讀者有所思考。小說不是工具書,小說容易曖昧、流動、引發多種可能性。」

與生俱來的寫作力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