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第一爐香》裡的悲劇英雄:許鞍華就是葛薇龍?

因為香港處境,我第一次在葛薇龍身上體會到,這就是擁抱命運而在廢墟中挺立自我的悲劇英雄。雖然許鞍華自己到底是淡淡的⋯⋯

2020年9月8日,香港導演許鞍華獲威尼斯終身成就獎。

2020年9月8日,香港導演許鞍華獲威尼斯終身成就獎。攝: Marilla Sicilia/Mondadori Portfolio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鄧小樺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12-08

#許鞍華#第一爐香

許鞍華《第一爐香》(以下電影簡稱《第》,小說簡稱〈第〉),是許導人生中第三度改編張愛玲,又挾首位女導演獲威尼斯終身成就獎之勢,是當然的一時話題作。然而電影引來爭議批評不斷,用許鞍華自己的話說是「由開鏡第一天被罵到現在」,梁文道與許鞍華的「八分」訪談中亦特意提到了電影未上畫、豆瓣評分已跌到5.5分低點的奇異現象。工作關係有同事去搜尋影評,她說看了五頁都是負評,一篇正評都找不到。

「找不到正評」

一個沒有正評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筆者不是身處大陸網絡,未能詳細研究。但至少在巿場行銷角度來看,都是一個怪現象。筆者是香港人,見慣一般的網絡反應都是「冤豬頭都有萌鼻菩薩」(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再壞的電影都有人捧,不會維持一面倒。一般網絡都有操作,正反兩方都會有各自的網軍。除非其中一方因為某些原因而完全不(懂)作抵抗。無論如何,《第一爐香》回到香港上映,許鞍華主場,我們能否有新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筆者本亦為原著黨一枚,但在無正評的局面中本文願作一另有角度、而望不失客觀的嘗試。

嚴肅文學作品進行電影改編,素來容易受到「簡化」的指責。這與文字媒體與電影影音媒介的差異有關,文字作品可用大篇幅進行心理描寫,深度鑽入;但電影的影音媒介要表現心理轉折是比文字困難的。張愛玲作品又因文字中的心理描寫中介外在描寫,「若得其情,哀矜勿喜」的敘事者介入,敘述語言與視角分離所造成的強烈反諷味道,因而特別難作電影改編。張迷特別挑剔,甚至喜歡互相指責其它人不懂張之真意,也是獨有現象,張迷李碧華一早說過。就算過去被認為完成度最高的李安《色.戒》,我記得上映當時,也因為把易先生改為有情郎,抹去了原著最冷酷可怕的「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心理,而引來不少原著黨不滿。許鞍華自己也說過,改編張愛玲一定被人罵的,她是明知死路一條的。

許鞍華素來知道,拍張愛玲是一定會被人罵的;明知很容易失敗也要去做,許鞍華大概憑藉的是愛讀文學的初心,以及,對香港的愛,去完成任務。

《第一爐香》電影劇照。
《第一爐香》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許鞍華才是葛薇龍

《第》一直被人埋怨有選角的問題,坦白說我覺得角色和原著的落差度是可以接受的,當然造成最大破壞的是馬思純,但問題不在於她沒有林黛的外型與氣質(張愛玲本人曾說過演薇龍最佳人選是林黛),而是她的把握出現了問題。葛薇龍的悲劇在於,她有世故的表面與天真的內心,非常清醒地知道喬琪不可靠,但依然盡賭一鋪走向「愛上浪蕩子-賣身作交際花-最後被拋棄」的悲劇命運。連許鞍華本人都知道薇龍是十分清醒的,而馬思純在電影裡給出的是一個一眼就看出是天真無知、時常好像恍惚或者受了創傷的薇龍,這拉低了整件事的層次。這是一個演繹問題多於選角問題,相信馬思純在拍攝過程中已被網絡輿論打擊,影響情緒。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