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香港深度

學人對談|鄺智文 x 高馬可:歷史不只是看資料,那歷史是什麼?

歷史不只是相對的,因為有些事比其他重要,這有好、有壞。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與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高馬可(John M. Carroll)。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與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高馬可(John M. Carroll)。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xSHKS撰稿人 馮志強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11-14

#端xSHKS#香港歷史#二戰

【編按】:本文是《端傳媒》與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 (香港學會)合作欄目文章,這個欄目希望能向讀者介紹香港新鮮在地的學術作品及學人思考。2021年的第二期,我們邀請到歷史學者鄺智文和高馬可兩位對談。鄺智文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他和團隊近日發布依託於空間技術的互動頁面《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高馬可(John M. Carroll)是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發表專書《帝國夾縫中的香港》(英:Edge of Empires),早年研究本地華人精英與英國殖民者的互動,探討前者如何於「帝國夾縫」中求「生存」。

近年香港掀起一股重新回顧歷史發展的浪潮,當中不單涉及重新檢視香港發展軌跡,一些研究甚至嘗試重新評價一些事件和時代。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及其團隊所開展的《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The Battle of Hong Kong 1941: A Spatial History Project,下稱Spatial History Project)可謂這股浪潮的一個範例。鄺教授研究及書寫香港軍事歷史,曾發表《老兵不死》、《東方堡壘》(英:Eastern Fortress)、《孤獨前哨》等著作。

雖然這些著作本身關注軍事事件及內容,但他卻在書寫時感到文字難以交代「事情複雜的程度」,也感到缺乏對人的經驗(human experience)的理解。起初只想到透過「關於在香港保衛戰的個人故事」作為切入點探討二戰於香港的經歷,但近年數位人文學(digital humanities)發展讓歷史學者能以更低成本地使用新技術呈現過去,最終不僅使計劃得以開展,甚至以互動地圖的方式再現二戰中的香港。這個 Spatial History Project涉及軍事歷史,但也映照人於戰爭的處境。它探討人類經驗的多元性,並且讓「我們明白以前的人有不同經歷,不會只有一種經歷,人與人的關係很複雜,不是能清楚説明的,中間有很多含糊曖昧,在這當中可能會有無私的舉動,也有很壞、很殘忍的事情,或是壓迫,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性很好的一面。」

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John M. Carroll(高馬可)曾發表《帝國夾縫中的香港》(英:Edge of Empires)、《香港簡史》(英: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Hong Kong in the Cold War (編)和《廣州歲月:英國人在中國的生與死》(英:Canton Days: British Life and Death in China)等著作。早年研究本地華人精英與英國殖民者的互動,探討前者如何於「帝國夾縫」中求「生存」。於華人精英而言,生存不必然涉及戰爭所面對的殘酷,但他們仍需要在殖民體系中尋找裂縫,並藉遊走於間隙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雖然兩位歷史學者研究的主題不一,但均不約而同地注意到香港歷史的糊曖昧。若果書寫及述說歷史便是要探討這些複雜、非黑白分明的經歷,那麼這些「灰色的」經歷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再現它們面對什麼困難?Spatial History Project為再現「人的故事」打開了什麼樣的可能性呢?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