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陸深度

十九屆六中全會閉幕,如何解讀中共的「第三次歷史決議」?

儘管對習來說,黨內看起來沒有任何有組織和有力量的反對聲音,但是對「忠誠」和「服從」的需求,在「二十大」面前仍然極為強烈。

2021年11月11日,北京一個巨大的屏幕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肖像。

2021年11月11日,北京一個巨大的屏幕顯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肖像。攝:Tingshu Wang/Reuters/達志影像

特約撰稿人 朱琉強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11-12

#共產黨#中共黨史#中國政治#評論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是中共黨史上的第三份「歷史決議」,也是自1981年以來40年內的第一次。儘管截至發稿時,《決議》仍未公布全文,但《六中全會公報》已經列出了決議的大綱內容。

什麼是「歷史決議」?相比前兩份決議,如今的「第三次歷史決議」有什麼不同?這份決議對習近平時代而言意味着什麼?本文試圖梳理和解釋圍繞着《決議》的這些問題。

問題一:什麼是歷史決議?歷史決議為何重要?

《決議》在中共歷史上都標誌着領導層的鞏固和未來一段時間黨的行動路徑的確立,同時也討論中共領導集體中哪些人犯了哪些錯誤,即將路線和人事上的鬥爭結果以歷史決議的形式加以鞏固、凝結。

中共以文件治黨治國,在各種文件中,國家憲法、中共黨章、黨代表大會政治報告等文件都涉及中共「從何而來,往何處去」的歷史敘述。但專門針對歷史問題的「歷史決議」可說是中共黨史敘述的最高權威,是眾多官方黨史敘事的底本。

「歷史決議」是中共高層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一錘定音,固定黨史問題的結論,以此清理歷史遺產,總結歷史成就,繼而統一黨內思想和政治方向,並樹立領導人的權威。因此,「歷史決議」不僅僅是關於黨史的宏大敘述,更重要的是服務中共的執政合法性,塑造中共的自我形象和未來道路,所以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