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Art呃》劇評:黃秋生的每一部舞台劇,都不是以能否賣座為前提

我們還能在舞台上、在熒幕前看到黃秋生多少次?沒人能知道。

舞台劇《ART呃》。

舞台劇《ART呃》。圖:神戲劇場提供

特約撰稿人 孫小椒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8-30

#舞台劇#表演藝術#藝術#黃秋生

早在2004年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黃秋生就表示自己認同自己是一個舞台劇演員多於電影演員。拍電影是爲了生活,舞台劇才是他最喜歡的,他如是說。一晃17年過去,太多事情滄海桑田,當年採訪他的這家雜誌如今恐怕已與他勢成水火,黃秋生經歷了封殺、離港與歸來,馬上就要再前往台灣。這個8月剛剛結束公演的《ART呃》,從他在每場演出後話裏話外的意思上看,有可能是他至少在香港是最後一次出演舞台劇了。政治環境、經濟收入都不理想,他年齡也漸大,這次只加演了一場,都已經說覺得很累。

如果看這些年來主流媒體對黃秋生舞台劇的報導方式,顯然可以看出他們一直以來都在以討論一個電影明星的影視圈視角在討論這些舞台劇:賣不賣座,知不知名,賺不賺得到錢。但《ART呃》不是這樣的一部舞台劇,討論這部劇也無法使用這樣的價值體系。黃秋生也深知這一點,但這種意思他很難表達給大衆,只能在此前採訪被問到這次演出的劇會不會「爆起」(走紅)時反問,「但我不明白,為何現在樣樣事都要爆起?」

《ART呃》不像主流電影、電視劇,也不像《聖荷西謀殺案》一類故事性強的舞台劇本,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有明顯戲劇性的情節變化。它的原劇本創作者是法國知名劇作家 Yasmina Reza,1994年就在巴黎首次公映,次年獲得莫里哀獎,後來數年獲獎無數,數十年內全球的不同劇團都排過大量自己的版本。僅僅香港,就有過至少四個版本的《ART》,除了黃秋生這一版,1999年劇場空間上演過,2008年4月和8月,香港話劇團和黃子華都分別推出過自己的版本。劇本的故事非常簡單,一名男子花鉅額購買了一副看上去幾乎是全白的當代藝術畫作,他十分滿意,但多年一名好友認爲他虛榮地花錢買了副垃圾,還有另一好友夾在他倆中間,左右爲難。整一個半小時的短劇,全是他們不停地爲因爲這幅畫的價值重複辯論、爭吵、互相攻擊傷害又和好,最後推至戲劇高潮。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全場僅3個男性演員,用大量的獨白和對話台詞討論藝術、個人的價值認同、人與人的關係,甚至每一幕之間也都沒有太明顯的區隔。這樣的演出,未必符合主流觀衆對於「戲劇」的故事期待,帶有一些藝術性,要求觀衆對故事要有耐心和共情,雖然遠未至於先鋒實驗到有較高的理解門檻,但至少絕對不是能夠在流行層面「爆起」的東西。

舞台劇《ART呃》。
舞台劇《ART呃》。圖:神戲劇場提供

在這個故事中,黃秋生飾演對對朋友買畫感到不滿的工程師,在此前採訪中他表示,此人尖酸刻薄,像他自己;資深舞台劇演員陳淑儀飾演充滿藝術追求、用100萬購買了一副全白的畫作並珍而重之的醫生;而較二人年輕的、稍早在《濁水漂流》中出演的的演員朱柏康則飾演夾在二人中間的磨心,一個文具公司的銷售。雖然在主流受衆層面,名氣最大的是黃秋生,但事實上三個角色的戲份幾乎均等,而當中最有發揮空間、最能表現演技的,反而是最年輕的朱柏康。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