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2021香港書展觀察:未來不可問,香港文化界紅線下集體躺平

雖主題為「心靈勵志」,但陳列可見雷鋒愛國精神的童書,鄰近的「三中商」攤位,則在當眼處擺放了習近平思想書籍。

2021年7月18日香港書展,參展書商山道文化的攤檔,一名作者戴上臉具簽書。

2021年7月18日香港書展,參展書商山道文化的攤檔,一名作者戴上臉具簽書。攝:陳焯煇/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鄧正健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7-19

#香港文化觀察#香港書展

香港正活在兩個平行時空之下:一個是政府希望營造的平和市面,社會在疫情緩和後逐漸回復正軌;另一個則是民間在疫情和政治高壓的雙重打擊下,人心的恐懼和鬱悶不言而喻。去年停辦、今年復辦的香港書展,正是箇中寫照:書展大會以「心靈勵志」為年度主題,明言要借閱讀洗滌心靈,並藉此激勵社會正能量;但在書展現場,卻是政治敏感書「清零」、文化界亦為免誤觸政治紅線,冷待這場年度文化盛事。

參展商數字有水份

據香港書展官方網站數據,今年參展商數目為歷屆之冠,共逾760家。而翻查歷屆紀錄,自2003年起,參展商數目年年遞增,但近十年的入場人次卻一直維持在100萬左右,沒有跟參展商數目一同上升。而今年書屆更是連同「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和一個名叫「零食世界」的飲食展一同舉行,才有此參展商之數。故書展參展商數目的所謂「新高」,明顯有不少水份。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書展現場所見,一如既往,一號、三號和五號展覽廳被闢為展場,但其中只有一號和三號廳為書商攤位,五號廳則是售賣運動用品和食物。書展常客都會知道,傳統上一號廳跟三號廳所吸引的書商和客源,是完全不同的,三號主要售賣兒童書和教科書,主要吸引家長和學生;坊間一般理解的「香港書展」,大多是指一號廳的展覽。事實上,今年一號廳裡的書商和攤位數目明顯比往年少,整體氛氣也較過往冷清。去年疫症爆發初期,書展大會一度向參展單位提供租金補貼,吸引小型書商可以租用較大的攤位。這項補貼在去年停辦後順延至今屆。過去很多小型書商為參與書展而租用小攤位,形成一個擠逼但熱鬧的書展風景,但今年已不復見了。

在書展現場,卻是政治敏感書「清零」、文化界亦為免誤觸政治紅線,冷待這場年度文化盛事。

2021年7月18日香港書展。
2021年7月18日香港書展。攝:陳焯煇/端傳媒

沒了政治禁書,也沒了內地客

整體上,攤位排列比過去疏落,小型書商一般能租用較大的攤位,這正反映了參與的小型書商不及過去數屆多元化。相對地,「三中商」(即聯合集團旗下三大連鎖書店:三聯、中華和商務)仍然壟斷了一號廳入口幾個最當眼的大攤位,乍看似乎跟過去幾屆沒有兩樣。不過,只有細心在展場走一圈,心水清的讀者仍會發現,過去經常參展的台灣出版社幾乎絕跡,相信既跟疫情有關,也有政治風險的考慮。這個狀況,反而令經營台灣書發行的香港發行商,以及一些老牌二樓書店(例如樂文和愉林),成為書展裡主要出售台灣書的攤位。一如既往,這些書商以「散貨」(即以折扣價出售舊存貨)為主,跟台灣出版社以宣傳新書、介紹自家品牌為主的營銷策略,大有不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