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週報:台灣疫情數據儀表板,「微解封」前夕的數據盤點

台灣疫情爆發,端傳媒將收集政府公開資訊、綜合採訪專家意見,於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週的關鍵疫情數據儀表板...
2021年7月8日,化學消毒人員在台北市的公共區域和交通進行消毒。
台灣疫情 台灣 公共衛生 災害

台灣疫情爆發,端傳媒將收集政府公開資訊、綜合採訪專家意見,於每周日下午14:30,推出每週的關鍵疫情數據儀表板,直到疫情警戒解除為止。

疫情儀表板更新到第八週,因應台灣疫情最新情勢變化,本週格式略有變化,將對數據重新做出定義與爭議盤點,讓數據儀表板持續在此一階段發揮功能。

今(11)日下午最新數據,尚未列入此表中。11日指揮中心最新公布,新增28例本土、3例境外移入個案,死亡個案4人。

9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但部分場所自7月13日起「微解封​」,例如電影、文藝、健身房、旅遊場域,各自都有程度不一的「鬆綁」措施。然而,擔心疫情捲土重來,各地縣市政府與場所經營者,仍選擇遵守相對嚴格的防疫措施,並未完全隨中央解禁而開放。

值此時刻,我們重新解釋各欄目數據定義,並統整這些欄目自5月15日以來發生的相關討論與爭議。

第八週的疫情儀表板,包括「確診個案解隔率」、「致死率」、「疫苗累計接種人數與涵蓋率」、「平均七日確診數」趨勢、「60歲以上死亡病例數」、「重症比例(並標示出高齡人數)」、「總死亡數」、「確診」人數的趨勢變化(含校正回歸後案例)、「採檢陽性率」與「未檢驗的檢體數量」。

平均七日確診數趨勢

5月11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台灣疫情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確診數字每日的升降,成為台灣民眾關注重點。但是,確診數字會受到篩檢量能、通報程序的影響,這也是指揮中心自5月22日至6月6日之間出現「校正回歸」個案的緣由:在通報流程簡化、效率提升後,才解決確診案例「塞車」的狀況。因此,每日確診數字的起伏,其實並非適合研判疫情趨勢的指標。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是更適合觀察疫情走向的波動曲線,以五日、七日、十四日確診數字繪製「移動平均線」,都是常見做法。端傳媒將每日確診數字與前三日、後三日數字加總平均,繪製「七日移動平均線」,自第三週的週報起,於數據儀表板新增「平均七日確診數趨勢」欄目。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CSSE)指出,「移動平均線」的做法可避免諸如通報程序異動等重大事件擾亂數據;BBC中文網也稱,這樣的統計「不會再有校正回歸的問題」。

由平均七日確診數趨勢觀之,台灣疫情在五月底達至高峰,之後逐漸趨緩。指揮中心近期說法,也認為整體趨勢往下:6月30日,陳時中表示,各縣市雖出現較大事件,整體疫情趨勢持續下降;7月3日,陳時中表示,確診個案較多,乃大規模篩檢所致,整體趨勢還是向下。

在7月1日及2日,台灣本土確診分別新增47、57例,3日本土確診則新增76例。

7月8日,指揮中心表示「國內疫情已在控制中,惟仍有部分感染事件發生」,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7月26日,7月13日起鬆綁部分措施;7月9日,陳時中再次表示「整體疫情往下」。

重症及致死率

端傳媒已在上週(第七週)的疫情週報簡介「致死率」及其侷限,以「確診者死亡比」(Case Fatality Ratio,簡稱 CFR)計算、於數據儀表板新增「致死率」欄位。

截至7月10日,台灣致死率約為4.8%,累計死亡人數為736,約有88%為60歲以上個案。

7月5日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公布近兩週死亡分析報告,指死者九成都有潛在疾病;前一百例死亡個案中,高達95%罹患至少一項潛在慢性疾病,以高血壓、糖尿病最為常見,高血壓慢性疾病為重要死亡危險因子。

張上淳也稱,發現近兩成死亡個案曾簽署DNR,拒絕插管、拒絕急救,認為是台灣死亡個案較多的原因之一,「裡面還是有相當比例的病人,其實是可以救得回來的」。

DNR(Do Not Resuscitation)指病人事先簽署意願書,或家屬簽署同意書,在瀕死、臨終、無生命徵象時,放棄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或氣管內插管、心臟電擊、人工呼吸等其他救治行為。

部分末期病人接受急救之後,只能短暫維持心肺功能,相關救治可能帶給病人更多痛苦。2000年通過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便讓進入末期的病患能透過DNR的方式,較有尊嚴地離開。

張上淳此段發言引起台灣輿論不少討論。例如,臉書有25萬名追蹤者的加護病房(ICU)醫生陳志金,發文表示「每個DNR決定,對家屬來說,都是天人交戰的!」,並稱「這樣的說法,對於當初決定DNR的家屬和醫療團隊來說,是一種打擊!這會讓他們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做錯了?」

兩日之後,張上淳於疫情記者會上,花上3分14秒致歉。張上淳表示,「我很清楚知道簽署DNR是嚴謹過程,通常都是醫護團隊和病人家屬充分討論之後的決定,大家都該予以尊重。前日報告,我的表達用詞不恰當或不夠精準,我還是要說聲抱歉,絕無要指責或傷害任何人的意思。」

但這起風波,自然引起輿論與在野黨的批評。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發文質疑,「不放棄急救就真能降低致死率?」江啟臣在文中指出,要政府釐清致死率,是希望能找出致死原因,找出更好的治療方法,讓民眾獲得更快速有效的治療,減輕病痛。並質疑「放棄急救也可以成為致死的主要理由,凸顯執政者對國人生命消逝的冷漠與無情。」

更多關於致死率的討論,請見上週的數據儀表板

疫苗接種人次

6月30日,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希望十月初疫苗第一劑接種率達到60%;7月6日,總統蔡英文則在臉書上發佈,希望在七月底前,將疫苗接種率提高到20%-25%。

截至7月10日,台灣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13.98%,累計接種33,57,000人次。若想達成25%覆蓋率,還須再打264萬人;若想達成60%覆蓋率,則需要再有1105萬人接種。

6月2日,指揮中心宣布推動大規模疫苗接種作業,以每週100萬人次為接種目標,相當於每天要打超過14萬劑。實際翻查指揮中心公布的疫苗統計資料,六月份每日平均接種人次約為4萬5千人,距離目標有一定差距;6月2日至今,接種人次超過14萬的,僅有六天,其中7月2日超過18萬人次接種、7月8日超過20萬人次接種、7月9日超過22萬人次接種,分別創下新高。

以近七日平均施打速度每日約13.8萬人次估算,達25%覆蓋率還需約19天、達60%覆蓋率則還需約80天,若施打速度維持,且疫苗有足夠數量,陳時中、蔡英文的目標是能夠被完成的。

然而,衛福部疾管署疫情中心出版的刊物《疫情報導》六月發佈報告,指疫苗接種率高,並不必然是疫情下降的保證。報告引述世衛(WHO)的說法,指變異株擴散、社會交流增加、不當或過早放寬公衛管制措施、民眾的抗疫疲勞效應及疫苗覆蓋率不均,都是讓疫情回升的原因。

變異株擴散部分,端傳媒已刊出「四問變種病毒」深度報導:Alpha與Delta變種傳播力較強,Beta、Gamma及Delta變種則都存在對疫苗的免疫逃逸(註:指已感染過原始株或注射過疫苗的人再次感染),而Beta與Delta變種的免疫逃逸情況較令人擔心。

目前,Delta變種已進入台灣及許多國家,成為世界最主流的病毒株。WHO報告顯示,Delta變種病毒的傳播力比Alpha病毒要高出55%;WHO也提醒,在Delta變種快速傳播的當下,即便打了疫苗,也要持續落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

7月6日的疫情記者會,有媒體引述以色列衛生部報告,指以國疫苗接種率雖達六成,自Delta變種傳播以來,輝瑞疫苗的有效性卻下降至64%,詢問「群體免疫」是否不適用於目前疫情?

對此,陳時中表示,疫苗對預防重症、住院的有效率仍有九成,認為打疫苗「還是有很大的效果」;陳時中也指,以色列目前的管制措施,相較剛開始施打時寬鬆,稱「兩者比較基礎不同」。

確診個案解隔離率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已向端傳媒確認,確診個案中解隔離人數,即代表目前的痊癒人數。5月11日至7月8日累計公布1395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169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3.9%。

不過,解除隔離並不等於出院,張上淳今年1月就在記者會上說明過,「對於有肺炎或重症病人,他可以解隔離,可是他的身體狀況未必見得立刻會出院,還是會再解隔的狀態下繼續在醫院住一段時間」,但這種案例不多,大都解隔當天就出院。

解除隔離的標準也經過多次異動。疫情初始,解隔須符合三項條件:

一、症狀緩解至少三天。

二、連續三次呼吸道檢體檢驗為陰性。

三、距離發病日已達十天;無症狀者距離第一次採檢陽性已達十天。

於後,指揮中心因應醫療量能、最新臨床研究發現等因素,前後更改了五次解隔標準。2020年6月17日,連續三次採檢陰性的標準,改為二次採檢陰性;剩下四次異動都在今(2021)年:

1月13日,除了二次採檢陰性,一採陰性、二採Ct值大於34,或是兩次採檢Ct值大於34,都能解除隔離,再次放寬標準。

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是病毒基因在實驗室中經過核酸檢測(PCR)後測出的數值,數值越高,代表傳染力越低。Ct值在34以上,被認為不再對他人產生威脅。

5月17日,Ct值部分放寬標準,採檢大於30便可解除隔離;若Ct值小於30則移往集中檢疫所7天,期滿不用採檢即可解除隔離返回社區。

5月27日,輕症個案符合「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及「距離發病日已達十天」兩大標準,無須採檢可解除隔離治療,以加速病床運能、擴充醫療量能。

6月23日,規範加嚴,無症狀、輕症及重症患者皆需比原規定再加1次PCR採檢,陰性或Ct值超過30才可解除隔離;亦即,輕症、無症狀個案得進行一次PCR檢測,重症個案得進行兩次。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表示,近期臨床發現部分發病日超過十天的確診者,解隔、完成七天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後,採檢結果陽性、Ct值低於30,為避免有感染力的個案走入社區,在解隔標準增加PCR採檢次數。

由上述變動可知,官方對「痊癒」的界定,會隨最新研究發現異動,進而影響解隔標準,以及解隔離人數、解隔離率;指揮中心也會考量醫療資源緊繃與否,就標準進行調整。

但是,指揮中心界定的標準是否適用於變種病毒株,引起部分學者及專家的質疑。六月份,彰化、桃園各有一例符合解隔標準的確診者,出院返家後病情復發,而後往生。有論者認為,Ct值高於30的解隔標準,只適用於原始病毒株,無法因應變異株。

另外,已有超過萬人解除隔離,但許多解隔離者無法取得檢驗陰性證明,也暫時不能打疫苗:康復後,後續PCR檢測會陰陰陽陽長達三至四個月,不易取得陰性證明;疫苗接種規定,確診者六個月內不列入公費接種對象。

羅一鈞表示,會開立「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簡稱「解隔單」)給解隔離者,可視為康復證明,若有待遇不公,最高可罰新台幣15萬元(約4萬1千元港幣)。

2021年7月5日,台北長者在疫苗接種中心等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2021年7月5日,台北長者在疫苗接種中心等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6日,刊出陳方隅、劉豐佾評論〈從洽買、到貨、研發、安全性到施打順序,一次解釋疫苗之亂〉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郭王与闫王之间的互撕,自7月14日已然公开化。郭文贵在病榻之上,指示蚂蚁帮战友兵分两路,依法惩贼路德、闫丽梦。纵然是亲密战友、英雄科学家,最终也难逃郭文贵口诛笔伐、肢体攻击的命运。呜呼哀哉,令人心寒。可以预见,如此窝里斗的好戏今后还会喜国境内一再上演。粘郭必倒霉,诸位战友,吃瓜围观可以,切勿泥足深陷,否则难以自保,最终落成了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结局,岂不凄惨。

  2. 不应该啊,台湾有绿色绿党护体,再加上绿党的催眠,不应该有死亡啊,绿党都跪了日本和美国,疫苗施打率还这么低,台绿加油,跪的不够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