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互聯網政治

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後,網絡迷因「張獻忠」為何被全網封殺?

「張獻忠」三個字與王朝的敗亡直接相關,將自殺式襲擊者稱為「張獻忠」因此也就變成了一種藴含政治意味的隱喻。

2021年6月5日,中國安徽安慶市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公安制服並拘捕一名男子。

2021年6月5日,中國安徽安慶市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公安制服並拘捕一名男子。網上圖片

刊登於 2021-06-22

#張獻忠#隨機傷人#加速主義#評論

6月6日,僅有大約5000名關注者的微博賬號「張獻忠bot」被封禁,直接誘因疑似該賬號發布了6月5日安徽安慶隨機殺人事件中犯罪嫌疑人吳亮的社交網絡發言,在各個網絡平台,與張獻忠相關的一批關鍵詞也被禁止搜索。

此前,在包括「張獻忠bot」在內的一批中國大陸網民中,殘酷嗜殺的明末民變領袖張獻忠正在以語錄、表情包、視頻等方式變成一個隱秘的符號,用來代指對社會絕望的自殺式襲擊者,並暗含一種「加速主義」的期待,因為歷史上的張獻忠出現之日,正是明王朝傾覆之時。

近期中國大陸連續發生了數次類似的兇案,早已消沉的傳統媒體並未發聲,這並不令人意外,而「陰陽怪氣」的「張獻忠」之喻也開始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更顯示出當下大陸網絡輿論環境的微妙氛圍。

對「張獻忠」的再發明

一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就這樣通過一種充滿爭議的歷史理論,最終演化成了碎片化的網絡迷因。

中國大陸網民對張獻忠的名字並不陌生。他出生於明朝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崇禎年間的亂局中,他和陝西同鄉李自成一樣起兵反明,明朝滅亡的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陷成都,在這裏登基自稱「大西皇帝」,清朝順治三年十一月(公曆1647年1月),張獻忠在對抗清朝軍隊時被肅親王豪格的部下射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