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加速主義:作為一種嚴肅的政治(抗爭)立場

在不斷加速的總體進程中,在被模糊不清的景象包裹中行進,我們感受到的首先是戰慄與恐慌,而絕不會是一種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自負。

插畫:Rosa Lee

韋乞

刊登於 2020-07-27

#加速主義#韋乞#評論#時代命題

【編者按】全球格局加速斷裂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被拋在歷史的身後感到手足無措,認知的更新難以追趕現實的變化;與此同時,中國面對的國際孤立與國內愈演愈烈的政治高壓,又像是一對鏡像,將眾人的命運映射其中。未來幾周內,我們會推出中國政治問題的系列重磅文章,來試圖理解這趟加速的列車,何以駛向如今的軌道。

今天,我們將首先推出對加速主義的分析——人們現在所談論的加速主義到底是什麼,它值得被認真對待嗎?而作為一種對「不確定性」的整體認知和潛在的政治主張,加速主義是不是每一個政治抗爭者都能夠參考的一種嚴肅立場?

忽然之間,人們紛紛關心起速度來了——「加速」,現在可能是簡體中文話語場中帶有自由/民主派傾向的人談論時事時最為常見的說辭,儘管這些人是在不同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詞,並使之帶有強烈的模糊性。

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儼然成為一種流行的思潮;考慮到這個思潮在歐美世界所具有的先鋒性,簡體中文圈的「鍵盤政治學」似乎第一次與世界接軌了。但是,稍加反思就會發現,相對於在歐美語境中表現為一種反資本主義的左翼戰略,抑或一種後人類主義的右翼構想,加速主義在當下中國的政治情勢之中則具有一種獨特的緊迫性,即它是一種在風聲鶴唳的高壓政治氛圍中生長出來的。

粗略地說,近年來,人們普遍地具有一種「速度感」乃至「歷史感」,即認為自己可能正在經歷一個會在未來歷史記錄上被大書特書的時段。這種感受並非來自任何技術或生產上的迅猛變化,而是反映出中國極權政治的特色。而靜態的意識形態——無論左翼還是右翼——並不能解釋這種體驗。

時間顯然沒有在勻速流動。不僅政治情勢,就連政治觀念本身,也在加速演變:例如,近年香港革命中被反覆提及的「攬炒」一詞,可能構成了對當下這些加速主義者的一次早期教育,因為它呈現了如下思想——事情在變好之前,要先變得足夠壞。當然,這個交換必須被視為一個嚴肅的政治戰略:事情最終能夠變好,是革命者首先試圖把事情變壞的目的,因此它絕不是一場純粹出於道德義憤而決心不與敵人共存於世的自殺式襲擊。在這個意義上,加速被視為一種工具性的舉措,調節體制機器的運轉速度——例如試圖利用舉報機制破壞國內文娛產業——作為一種鬥爭方式,正在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運用。當然,這些實踐到目前為止依然是相當輕微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