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
-
富士康撤出印度芯片廠,但全球企業仍在加大投資印度|Whatsnew
儘管其問題多多,但印度仍是全球供應鏈上十分有吸引力的中國替代品,過去十年其吸引外資已大幅上升。
-
美國對華芯片管制全解析:制裁範圍前所未見,中國半導體行業被「冷凍」的危機
在戰略層面,新規釋放出來的最重要信號,是美國已經在爲某種中美高強度、正面對抗的局面做準備——很有可能是新的台海危機。
-
江旻諺:台灣半導體為何是兵家必爭之地?全球科技戰的台灣難題
台灣作為半導體技術領銜者,未來將協助建構供應鏈安全,抑或是技術外流的破口,並為中國賺得更多反應時間?
-
美國《芯片法案》解析:地緣政治焦慮與令人生疑的效果
《芯片法案》對於美國來說,不一定利己,但絕對損人。其對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的助益有限,但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殺傷力則比較確定。
-
七旬晶片魔法師助推中國半導體夢想
當亞洲半導體製造商取得巨大進步時,背後往往都跟一個人有關,他就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的梁孟松。
-
數說台灣經濟:人均GDP超三萬美元,為什麼薪資漲幅跟不上?
雖然製造業的附加價值提升不少,但近年吸收就業人口的,主要還是附加價值率成長緩慢的服務業。
-
【地圖頁面】台積電擴廠史:全球化晶圓代工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這家發跡新竹的廠商自「全球專業分工」年代崛起,現在卻成為「新冷戰」下的戰略陣地。
-
專訪聯電前董事長胡國強:明日的半導體世界,將有何不同?
「以前各國半導體產業生產是遵循自由貿易模式...以後因為地緣政治的限制的話,在選擇上就會受限,會比較壁壘分明。」
-
解析白宮半導體供應鏈關鍵報告:拜登在新一輪晶片戰爭中劍指何方?
我們專訪了台灣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的前執行長胡國強、前台積電高階主管,探問他們如何看待未來戰局。
-
林夏如:台灣若想成功生存,威脅不只來自中國
長期而言,人口衰退、能源議題、政治極端化和本位主義,是台灣繞不開的四大挑戰。
-
專訪新竹市長林智堅:病毒進逼,市府守得住這座「晶片之城」嗎?
於新竹科學園區的所在地,市長林智堅正面臨著特殊的挑戰:若此地疫情失控,他不只愧對市民,甚至會影響世界半導體產業鏈。
-
江懷哲:大疫之年,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的世紀機遇與隱憂
隨著封測廠爆發疫情,被稱為台灣「護國群山」的半導體產業是否面臨斷鏈危機,從假設性問題走到了實戰階段。
-
我們搖籃的晶片島:從海軍工廠到科學園區,台灣半導體業前世今生
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眼中,台灣晶圓製造優勢除了一流人才之外,還有什麼秘密武器?
-
林夏如:台灣防疫和經濟的奇蹟能夠持續嗎?
台灣無法獨自抵擋中國經濟的引力,除非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合作保護台灣的主權與繁榮。
-
日本半導體人在中國:日美貿易戰教會了中國什麼?
「想在中國國內實現一切是不可能的。搞清楚自己國家的半導體產業在整體生態上處於什麽位置非常關鍵。」
-
全球晶片戰爭,台灣身在前線陣地
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下一個難關為何?台灣晶圓代工四巨頭之一、世界先進公司董事長方略如此回答──
-
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最新經營狀況
在詭譎多變的中美台局勢下,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備受各方矚目。
-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去全球化」時代,台灣如何把握機會?
作為主導台灣產業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面對數十年來未有的世界變局,沈榮津與行政團隊的思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