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二去,女性主義變成了髒字。文字可以是遊戲,電影也可以。電影是否能反應現實,多數取決於導演和編劇怎樣去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偏見在電影世界裏不會絕跡,電影中的偏見甚至會加固現實生活中的約定俗成,它們可以滾車輪一樣互為因果。難免,電影中的女性常常處在被操縱的位置,直到今天還在服務於世俗觀念,被束縛在荒謬的地方。可這真的是歷史問題嗎?電影裏的女性角色是被困在時間裏,還是被困在編導們的思維死角裏?前提是,我們相信,鮮活的女性角色不單只有以下這些。

Jean-Luc Godard - À bout de souffle
高達《斷了氣》(或譯為:戈達爾《筋疲力盡》)1960
電影六十週年的4K修復版本轟轟烈烈在全世界走了一圈,重新提醒了人們,高達在敘事和畫面語言革新的同時如何創造人物。獨樹一幟的跳接及拒絕單一敘事的堅持,讓高達找到了自己的電影語言。電影中的女主角Patricia也讓人過目不忘,這是一個在巴黎大街叫賣《先驅報》的美國女孩,她的個性並不盲從於當時社會的價值,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私生活,她都不停追問生活與生存的意義。而每次男主角米謝來掀她的裙底,她都立刻回手一個耳光——儘管兩個人已經互相愛慕。米謝同樣對主流價值嗤之以鼻,但他卻無法說服女友和他一起前往意大利。是啊,她怎麼會安於過這種附屬的生活?高達這部石破天驚的電影裏面有一個高度自主的女性,即便她出賣了男友,卻怎麼也讓人恨不起來。大概因為她是鮮活的,她絕不依從他人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