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學人對談|袁瑋熙 x 溫健民:政治失效後,香港人是如何抗疫自救的

因為不信任,所以超越了自己的潛能。

政治學者袁瑋熙和溫健民。

政治學者袁瑋熙和溫健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端xSHKS撰稿人 馮夢哲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21-04-07

#公民社會#端xSHKS#香港

【編按】:本文是《端傳媒》與Society for Hong Kong Studies (香港學會)合作欄目文章,這個欄目希望能向讀者介紹香港新鮮在地的學術作品及學人思考。2021年的第一期,我們邀請到政治學者袁瑋熙和溫健民兩位對談。溫健民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博士候選人,他的團隊在2020年6月發表《Fighting COVID-19 in Hong Kong: 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and social mobilization》的研究,袁瑋熙是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他的團隊在2021年2月發表的《A tale of two city-states: A comparison of the state-led vs civil society-led responses to COVID-19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的對比研究。對談題目從疫症切入,意在討論香港公民社會的作用與未來。此外,兩位學者也談到身為社會科學學者的觀察和思考。

一場運動,一場疫情,一場改造工程,市民對香港政府不滿意度自2019年6月升至約七成之後,至今未回到往日水平。政府的官僚系統仍在運作,但反映民意的政治管道失效已是現實。這兩年間,除卻政府施政之外,香港市民也發展出了各種自救方案,有的為應對時局,有的為政策補充,欲在風雨飄搖中將一身輕輕系緊。

曾經,在疫症的社會科學研究中,政府(state)的角色被認為是抗疫關鍵;公眾層面的研究亦普遍認為,當地民眾越信任政府,越遵從指引,才會越有助抗疫。但這一看似四海皆準的「常理」,來到香港卻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香港防疫的成功似乎應歸功於市民」,兩位政治學者新近的研究就指出,完全由政府主導的防疫未必有效,相比之下,香港抵擋疫症爆發,靠的正是政治失效下活躍的公民社會。

袁瑋熙和溫健民的兩個研究都關注公民自救,前者記錄黃區(非建制派當選的選區)和藍區(建制派當選的選區)在疫情初期派發口罩的次數,發現對政府不信任程度較高的地區(即黃區)口罩派得更快更多,從中抽煉社區精神與社會動員效應;後者以政治信任度高、公民社會弱勢的新加坡進行比較研究,指出香港的公民社會是自救型的。香港人的生活經驗「震驚了國際學者」,袁瑋熙笑言。

人們或會詫異,抗疫中的日常小事,人之常情,是否真有這麼大價值?兩位學者的研究說,公民社會並非萬能,但香港無需妄自菲薄。沒有成熟代議制環境,是香港政治體制失落且可能將永久失落的一環,但在這種夾縫中成長起來的公民社會,因還沒有被體制吸納,反而好幾次在政治失效時發力——這種彷彿半路出家的調性,跟西方的經驗都是截然不同的。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