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台鐵太魯閣號408車次事故後隔天,早晨8點40分。
月台
台北車站月台上,擠滿了旅客。一旁的電子告示板上,晚點的數字每隔幾分鐘都會更新一輪,但就是沒有北上列車進站。
事故發生後,台鐵東部幹線的清水路段只剩單線雙向通行,然而禍不單行,台北都會區的萬華-板橋區間,也在同一天出現電力設備故障事故,導致台北上行、下行列車皆嚴重晚點。
「這就是東部人的悲哀啊,回家這麽困難。」一名中年男子,和一旁同在等車的女子聊了起來。「我以前買不到火車票,還要坐公路局客運去高雄,然後再轉車回台東,繞一大圈。」
但除了他之外,月台上沒有其他人抱怨列車晚點——乘客間沒有躁動,卻似乎多了一些不安。
清明連假期間,普悠瑪號(台鐵最快的車型之一)一般都是滿座;然而出軌事故發生後,台鐵便湧入六千多張退票,早晨的熱門班次居然看得見空位。
列車駛入東岸,經過某一個隧道之後,太平洋出現在列車左側,四月天的海面上霧氣氤氳。即將通過事故現場時,列車放緩了速度、鳴笛示警,以防事故現場人員出現在路線上,但那聲鳴笛,聽起來居然有些哀傷。
一些坐在窗邊的乘客,或許是意識到了「就是這裡」,紛紛拿出了手機,準備拍下事故現場。
花蓮
事故隔天,隧道外的車廂剛被移走,鐵路工程車運來了新的鐵軌和軌枕,展開路線的修復工作。但與此同時,第一到三節車廂卻依然卡在隧道內。
「因為隧道太窄,不論是搜救、或是清除列車殘骸,都非常困難。」在現場待命的特種搜救隊員小高(化名)如此說道,一旁的工作人員,則忙著將遺留在列車上的行李箱放上車,準備送往花蓮車站供家屬認領。
事故現場是高度分工的,鐵路局、檢調、搜救人員都有自己的職責和作業流程。事發之後,轄區的消防隊和搜救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第一件事情就是對傷患進行急救、送醫,確認現場有沒有其餘生還者,分秒都在和時間賽跑。
經過一天一夜的輪班之後,搜救人員仍在現場待命,等待最後一節車廂拖出隧道後,才能確認沒有其他生還者或遺體,也才能離開。
2018年也參與過花蓮地震救災行動的小高說,「雖然不是沒有搜救的經驗,但這次的遺體狀況很慘,心理還是會需要平復一下。」
小高指出,之前看過的地震罹難者,身體不見得會受到直接衝擊、也未必會有太大損傷,很多時候只是被櫃子、重物砸中;但列車高速撞擊,「遺體受損的狀況,真的比較嚴重。」
在花蓮縣消防局擔任急救員和攝影師的蔡哲文,事故當天早上聽到消息之後,便與同仁從吉安出發,在上午10點半左右趕至現場。
「隧道外車廂的乘客處理完之後,我大約在12點半左右進到隧道裡。」然而隧道內的車廂,因為出軌後高速撞擊隧道壁,已經幾近全毀,而扭曲變形的車體,也需要工程人員使用重機具剪開車體,才能進行搜救。
「我很難用言語形容那個畫面⋯⋯怎麼說呢,大概是乘客和車廂都變成一體的了。最後幾節車廂,基本上只剩下遺體和殘肢,沒有生還者。」蔡哲文一邊整理現場照片,一邊尋找詞彙描述,聲音壓得很低。
這種遺體破碎的狀況,加深了遺體指認的困難,也是罹難人數統計一直難以確認的原因之一。直到第四節車廂拖出之後,搜救隊員都仍在討論,壓在某節車廂下的肩膀和手臂,到底是不是另一具完整的遺體。
蔡哲文後來得知,自己也有親戚在此次事故中過世。
後來他將自己在搜救過程中拍攝的照片,上傳到了自己的臉書頁面上——其中一張照片裡,列車資訊顯示器還定格在「下一站花蓮,車未停妥」。
山與海之間
台灣東部從蘇澳到花蓮的海岸線,經常出現在台灣觀光的廣告上——這裡風景確實美麗,有湛藍的水色,也有壯闊的懸崖。
但一百多年來,多少人在此喪命,其實只是為了一件事情:通過這裡。
此次事故發生的大清水路段,不僅地質條件脆弱、海岸地形陡峭(有海拔近 2000米的高山陡然入海),而且經常有地震發生,因此一直以來,本就是台灣鐵公路交通最難克服的地區;此次發生事故的「北迴鐵路」,則是在 1980 年才終於竣工。
此次太魯閣號事故現場正上方的公路旁,就樹立著兩個「殉職碑」:一個設立於1922年,紀念的是日治時期,因為修築道路而喪生的五十一位職工;另一個紀念的,則是1950年在此殉職的工程師吳錦文。
根據碑文所述,吳錦文當年之所以殉職,就是因為台灣東部發生地震,而身為工務段段長的吳錦文,奉命前往路基坍方的路段勘災,卻遭遇亂石崩落而不幸墜海——他的死因,幾乎貫串了這個海岸線的所有致命元素,台灣人直到今日都仍在想辦法克服。
除了興建期間的犧牲之外,蘇花公路因為地質不穩、天災頻繁、路幅狹窄等因素,通車之後經常傳出坍方落石、重大車禍等意外,每逢颱風也會被迫中斷,因此數十年來一直都處於修修補補的狀態,又被人稱為「死亡公路」。是否興建蘇花高的公共討論,也一直都沒有歇停過。
2010年,蘇花公路更靠北一些的位置,一輛陸客團的遊覽車也曾因為山體坍方,而被撞擊墜海,造成26人喪生,其中多數乘客都被太平洋的海流帶走,也才促使台灣政府加速推動「蘇花公路改善計畫」(亦即「蘇花改」),為人民找回「安全回家的路」。
和蘇花公路相比之下,此次發生事故的北迴鐵路,其實反而是蘇澳、花蓮間相對安全的交通動線。
然而歷史終究在隱隱牽引。
雖然「蘇花改」為用路人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行車環境,卻改變不了路線周遭的不穩地質,仍須不斷投入心力養護,才能維持「一條安全的路」;任誰也沒有想到,這「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的明隧道工程中,一輛平日不起眼的工程車,竟會意外滑入鐵軌,釀成73年來最大的悲劇。
台灣
和 2016 年台南、2018 年花蓮的兩次地震一樣,此次太魯閣號事故,也側面反映了台灣公民社會在急難事件中的角色。
事故發生之後,北台灣、東台灣的消防救護人員連忙趕往現場,因為清明連假而壅塞的公路,所有車輛都停到了路肩,供急救車輛通過。
不論是在事故現場、或是在殯儀館裡,偶爾都會看見民間自發運送過來的物資、飲水和食物。
為了協助家屬平復心情,依法成立的台灣民間NGO「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和東華大學心理系的學生合作,進駐到了花蓮縣殯儀館,現場也能看見基督教組織、慈濟的人員進駐,為不同宗教信仰的家屬提供支持。
「這次部分罹難者遺體的狀況比較破碎或扭曲,所以家屬指認遺體的過程中,不論是實際辨認、或是情緒衝擊,都是很艱難的。」此次負責領導東華、慈濟大學心理系所學生,組成志工隊的李嘉玲如此說道。
「家屬會在『親密熟悉的面孔』與『眼前破碎的面容』之間往返,難以凝視卻又要努力拼湊指認,那是一個沒有語言而難熬的歷程,因此必須特別留意,後續是否出現創傷反應」。
一位來自台中、不願具名的計程車司機,早上在義消的 line 群組裡得知,縣府將會安排罹難者家屬前往事故地點進行招魂儀式時,便駕駛自己的計程車繞過半個台灣,來到花蓮。
「來了之後才知道原來縣府有安排遊覽車接送家屬,但我還是會留在這邊看看,有沒有需要接送服務。」
下午三點左右,花蓮縣政府用遊覽車載送的一百多位罹難者家屬,抵達事故現場進行招魂儀式——一整天都含著濕氣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家屬的哭喊聲,融進了雨帶來的風裡,飄向懸崖底下鉛灰色的太平洋上。
节哀🙏
謝謝,我們需要多些這樣的深度報導,而不是一個個只有緊揪著神經的新聞標題。
謝謝寫下這篇記錄,願逝者安息。
逝者安息,家属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