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趙家緯:台灣粉紅風暴、藻礁公投,為何專業決策沒在專業機制中解決?

機制是否失效了,才使此案必須面向公眾,走向尋求社會支持的最後角力?

2021年2月28日台灣中壢,志工擺攤呼籲市民支持藻礁公投案的連署。

2021年2月28日台灣中壢,志工擺攤呼籲市民支持藻礁公投案的連署。攝:唐佐欣/端傳媒

刊登於 2021-03-03

#趙家緯#評論

二月下旬,台灣新聞版面的色彩,被粉紅色佔據。這是因爲以粉紅色為代表色的藻礁保育公投案成為新聞焦點——由長久關心桃園在地環境議題的退休老師潘忠政領銜發起的公投,公投主文是「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目的是反對台灣國營油氣公司「中油」於桃園觀塘工業區設置的天然氣接收站(第三天然氣接受站,下稱三接)——雖然這個開發案已在2018年10月經環境影響評估(下稱環評)通過,並且已經在建設當中。

這個公投案的連署啟動期間在2020年12月中,須於三個月內獲得將近29萬份的有效連署書,方可正式成案。過年前雖有台灣會員人數最多的生態保育團體「荒野保護協會」投入,政黨「時代力量」也大力協助,但募集到的簽名僅約不到6萬份。轉折點在年後——許多有網路聲量的藝文人士、音樂人、作家等,在社群網路上表達支持——而躍上新聞頭條的關鍵,乃是國民黨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支持此公投案,繼而引發民進黨的黨政系統全力反擊,成為政治爭議。議題熱度炎上,連署數量則於2月28日時達到29.6萬份,有機會正式成案。

在眾多爭議中,許多人聚焦於若公投通過,是否將影響台灣供電穩定——台灣經濟部的回應中,便強調若三接易地興建,將會使大潭共計220萬瓩機組未能運轉,導致備用容量率(供電能力指標)減少6%,更影響北部供電安全。因此有些評論拋出「為了保護藻礁,是否願意接受停電風險增加」的問題,端圓桌的討論上,亦是以「開發與保育難道難以兼顧」為標題。但事實上,三接爭論中,供電穩定與否,是最重要但也是最無須擔心的議題。更需探討的是,若三接供氣延宕,是否會導致台灣諸如削減空污與排碳等其他環境目標進程的延遲。因此在參與此議題的討論之時,須走出「開發與保育的零和競逐」的思考框架,思索不同環境目標間的權衡(參考附錄)。

反倒是,從此案檢視台灣當前的公共政策決策機制,更為必要。因為此類牽涉到諸多專業評估的公共政策議題,原是仰賴運作了將近30年的環評程序,而觀塘一案在2017~2018年間,亦有過密集的環評審議程序。但為何,這樣全面的專業討論仍無法解決上述問題?機制是否失效了,才使此案必須面向公眾,走向尋求社會支持的最後角力?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