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2020年終專題深度

我們的活法就快不一樣了:迎接後瘟疫時代6大建築空間動向

家、城市、學校等等都會變,後瘟疫時代,我們需要冬眠穴居但又能保持跟外界的連結⋯⋯

特約撰稿人 黃靜 發自倫敦

刊登於 2021-01-09

#建築未來#建築#後瘟疫時代

這是端傳媒2020年終專題的第十四篇,歡迎點擊訂閲專題。我們與你一起,關注一個時代的碎裂與另一個時代的新生。

去年初到今天,瘟疫令全球人類生活遭受重創,同時卻也改變不少我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增強創新和改變的可能。其中一個改變,該是「社交距離」於今已成為佔據日常生活的新詞,我們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軌跡都因之改變;而這個體與他人及外在世界的距離更變,也促進了關於未來「空間」的再思考。

世界各地的建築師由此展開了對空間和距離的新構思:建築作為長遠規劃範疇,是一種提前建造的未來,無論瘟疫最終如何結束,後瘟疫時代建築的實驗已經展開,有些更已進行實踐。

方向一:家,動物的穴

瘟疫讓我們重新發現,家作為掩蔽處、庇護所的感受和功能,在現代主義的去個人風格化潮流中如何被剝奪。

今日四處林立、自二十世紀起統領世界的現代主義建築,正源於人類對上一次席捲世界的傳染病——肺結核——的恐懼。結核桿菌被發現前,19世紀的西方醫學界把肺結核的傳播根源,歸納為潮濕骯髒、幽暗的地面和環境(儘管這說法其後被推翻),十九世紀的歐洲迂迴多房、鋪滿地氈的傳統住屋,及城市骯髒水漬處處的街道被認為是元兇。

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在1935年著作的《光輝城市》(Radiant City)中,把肺結核病和現代建築作為救治者的角色直接連結起來,把巴黎老區和過去的巴黎說成是「肺结核的巴黎」,病菌傳播的媒介則是地面(natural ground)。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