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如果兩岸青年都能意識到,目前雙方都無法實現各自在族群和主權範疇上的主張,就該思考如何讓雙方能夠共存、共榮地活下去。

2020年6月4日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在紀念活動中用蠟燭拼出「自由」二字。

2020年6月4日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在紀念活動中用蠟燭拼出「自由」二字。攝: Lin Yen Ting/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許弓星

刊登於 2020-12-08

#陸生#兩岸關係四十年

【編者按】端傳媒於今年九月份推出「兩岸停火四十年:和平的假期」專題,當中針對陸生議題,推出報導〈我們的青春,到不了台灣〉、及評論〈專訪汪宏倫:「陸生」就是照妖鏡,映照兩岸各自的問題〉〈當台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陸生經驗反思兩岸間的互相「怨恨」〉,出刊後,引發作者許仁碩以自身舉辦、參與兩岸交流活動的經驗,寫出〈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迴響。本篇為許文發佈後,另一位曾經留學台灣的陸生回應。

謝謝作者梳理了這幾年兩岸三地學生交流的脈絡。從內容上來看,這十年的歷程,其實也是兩岸三地政治變化的一道縮影;從觀點上來看,我同意這樣的觀察。此外,我想從陸生的角度補充一些個人的看法,一方面作為對這篇文章的回應;另一方面,通過不同群體的生命經驗,使得主題更加飽滿。

我認為,兩岸青年得以在2010年前後,開啟了第一波真實的相遇,是由兩個重要的機會結構所導致。而之所以稱為「真實」,是因為陸生、台生得以大規模的自由往來。同時,這些人並非經由刻意「篩選」而成;相反地,在他們的身上所體現的,是相當一部分兩岸基層的真實狀況。

第一個機會結構,是中國大陸在2010年尚處於「後奧運時代」的餘韻之中,亦是相對開明開放的時期。一方面整個社會思潮相對多元,自下而上的社會運動和文化運動較為活躍,無論從內部還是外部,對中國大陸未來的預期充滿樂觀,認為這是一條線性進步的路徑,從經濟開放到政治開放是自然而然的。

其中,反映在對台灣的總體性態度,大陸普遍的民意認為,台灣經過政黨輪替,馬英九會「撥亂反正」,對兩岸關係重啟新局。這種態度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韓寒的〈太平洋的風〉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