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讀者十論:光從洞來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圖:端傳媒設計組

端傳媒社群組

刊登於 2020-10-24

#讀者十論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Wessy,回應《影片:四分鐘四年,爭議的特朗普

一位狂人。

驅使美國甚至美國以外的公民,在單一議題下,選擇偏移自己原有的價值觀,這種力量已經不是用突破同溫層可以形容了,而是創造了內在思維的真實改變。

比如說打擊非法移民政策,是否是在保護未成年外國兒童?因為他們進入美國,只會成為被剝削的勞力?更遑論父母被遣返時,那更是剝削中的剝削。

如果一個國家的傾向,已是可預見的本土保護主義,這時寬鬆的邊境政策,可能最後結果是害了他們,不要把夢想放在別人的國度上。

每當我遇到這種改變我固有思想的論點,我一方面同意,一方面又覺得恐懼,這是自由派領軍時候的我,沒有意識到的另一面向,他或許造成了撕裂,但也直指了以往所謂進步價值未曾考察之處。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Leonard Cohen

2.Unicorn,回應《「沙造長城」、反艦導彈與「要塞艦隊」:21世紀的中美海上競爭邏輯

作者提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觀察,但作者的論點在一下四個方面明顯存在缺陷。

第一,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不同於能在短期內擴大編制的地面部隊,海軍的技術積累和建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中美之間的衝突會在未來20-30年達到白熱化。日美貿易戰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不論你是否在安全上受到美國的保護,不論你是否與美國價值觀相符,美國為了維持其霸權都會不擇手段。你不可能等到軍事風險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才開始着手研發航母和反艦彈道導彈。真到那時候你空有再強的經濟實力也無濟於事,想擴軍都會無從下手。

第二,「中國的海軍建設造成了嚴重的財政負擔」,這一點存疑。中國歷年的國防預算從未超過GDP的2%,遠低於美國對其北約盟國所要求的水平。事實上,單就中國每年編算的政府預算來看,中國軍事預算佔政府總預算的比例自2000年開始實際上是逐年下降的。更不必說中國不同印度這種國防完全依賴於外購的國家,其軍用設備多採購自國內。以本國税收投資軍備供養本國軍工企業,從凱恩斯主義的角度,屬於左手倒右手的良性循環,反而有利於帶動經濟增長。

第三,美國的確是中國未來軍事競爭的主要對手,但並不是唯一的對手。維持全球航運路線的暢通的確是美國的基本外交政策,但這一安全保證並不總能兑現。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儘管為波斯灣航線提供了護航,但仍未阻止參戰各方對敵方油輪進行打擊。考慮到中國與印度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美印之間的協作關係,很難說美國是否會在戰時對印度的針對性封鎖作出有效反應,甚至有可能選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依靠第三國削弱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符合美國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一支可靠的遠洋護航力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符合中國國防白皮書中的官方說法。

另一方面,在日後的台海統一戰爭中,有一支在岸基導彈與航空兵掩護下的遠洋拒止力量在可能的中美談判中也是必要的籌碼,有一戰之力方能止戰,這一點顯而易見。

最後,在與小國的交往中選擇「讓步」是否真的就是最優解?我對此表示懷疑。不提美國對拉丁美洲的多次干涉與門羅主義傳統,光是一場美墨戰爭就迫使墨西哥割讓了其近一半的領土,這場戰爭至今都被墨西哥人視為國恥。但這並不妨礙拉美國家在民間極度親美,在政治上更是俯首稱臣。崇拜力量是人性的劣根性,更不必說在可預見的未來整個東南亞加在一起都不具備與中國相抗衡的能力。如何能「馴服」這些國家才是中國需要思考的課題,在南海問題上輕易讓步顯然不符合這一方針。

至於鄰國是否會感到威脅,我只是說如今已經不是全球殖民主義達到頂峰,各國市場彼此封閉的時代了。只要中國與鄰國能建立足夠緊密的經貿關係,安全方面的威脅論自會不攻自破。到那時,擔憂中國會對你造成軍事威脅,就像澳大利亞發展海軍是因為擔心中國會主動切斷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的航線一樣可笑。

3. Chuntaks,回應《習近平的「深圳講話」,與北京下一個十年的政經圖景

所以大陸真的是越來越像香港了,當然是經濟層面的像。如果讓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政府應該有能力把他們訓得服服帖帖的,同時外資也會各種配合努力賺錢,不過問其他任何事情。這都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決策者也不知道弱化香港的功能會對大陸有什麼影響。中國對香港的政策不是一個經濟政策而是會寫入歷史書的事件,而且這個轉折是政治引發的。從政治的角度來說,一國兩制的破產打擊的是80年代的對台灣同胞書,打擊的是憲法給予國君的exceptional power,說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邏輯正在被中國共產黨的邏輯所取代,這些都是長線的政治問題。

另一方面,中國只要有大量人口以及城鄉制度(或者其他維持不公平待遇的壓榨制度)都是可以實現並經濟增長的,所以我不同意作者樂觀的人口評價。相反,中國人口結構會出大問題,如果生育率不上升,但是這很難做到,因為這需要為女性創造合適的生育文化:產假,對於母嬰資源投資,公共教育投資。這些都不是黨擅長做的。運動是做不到這些目標的,但是運動可以控制住病毒。

最後,既然習這麼喜歡講歷史轉折點,那麼問題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沒有人知道這個轉折點的方向以及這個轉折點有多大。當然,習看着中國的經濟數據以及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數據,一定認為歷史站在他這一邊。但是歷史不在任何人的一邊。

最後加一句:北京的態度是,為什麼不博一下?反正外資最差就是回到香港,一切照舊;如果成功了,那就可以徹底摧毀香港,無視香港700萬人口的政治訴求了。

4. BigBroWatching,回應《習近平的「深圳講話」,與北京下一個十年的政經圖景

深圳早期的發展是高度依賴香港的,但是這座城市高科技產業的成功和香港數碼港項目的失敗也意味着深圳走上一條和香港完全不一樣,且香港完全無法走的道路。

消費者無人機市場的霸主大疆,其創始人都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但是總部卻在深圳,也是香港困境和深圳優勢的反映。

深圳的大量人口都是一代移民,其中許多高學歷人士都在科技行業默默耕耘。早期的深圳南山區說普通話,羅湖區說廣東話也是當時某種人口和產業結構的反映。而本地人則安穩地收房租,沒有其他大城市那種排外主義。

在香港地鐵如果外地人在自動賣票機前躊躇太久,會被後面排隊的人用粵語怒斥。如果在深圳,則會有志願者指引你如何操作。

曾幾何時,香港人發出排外的蝗蟲海報,全國大城市都跟進並用當地方言發出最刺耳的排外之聲,大呼「本地人,忍夠了」。在這個時刻,只有深圳例外,在海報上書寫「深圳人,歡迎您」。

深圳的氣質是奮鬥的,也是最沒有小市民情懷的。一方面這座城市是各種演出的票房毒藥,因為當地居民完全沒有看展看劇的文化積累和習慣。另一方面這座城市也是一線城市中相對樸素的,不愛打扮的高薪程序員們和不善打扮的房東村民不顯山不露水地站在街頭,形成了這個城市不匹配於收入的低着裝水平。

中國有萬千城市,只有深圳完全屬於這個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深圳的指導方針,而深圳也是改革開放最好的註解。對它而言,計劃經濟和伶仃洋的典故一樣古老。

「實業救國」是一個近代以來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已經被許多深圳企業不聲不響的完成了很多。猛一回頭人們才發現,深圳已經產生了通信領域的王者華為,騰訊也已經把手機遊戲運營到全世界。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手機,家電,軟件品牌,都已經成為了各自領域的領頭者。

每個城市都眷戀着它最好的時代,就像香港會眷戀港英,南京會想念民國和六朝,而深圳,正處於它最好的時代。數百年以後的人們若是談起深圳,必然會說到它此刻的輝煌,就算是那些對這個時代不滿的人,也得誇讚,這座城市是那麼的偉大。

5. JasonG,回應《習近平的「深圳講話」,與北京下一個十年的政經圖景

說白了,這經濟建構是否可行取決於兩點。一是國內市場是否支撐得住中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如果不能,第二點就是國內市場能否繼續給予國際資本和消費者信心,繼續投入。

對於一,我是不樂觀的。財富的不平均限制了消費作為經濟火車頭的潛力。基建投入的邊際回報也成疑問,儘管5G可能是一個出路。企業投資在消費成疑的年代也不見的走的多遠。

如果這觀察正確,剩下的出路就只有出口。這樣的話,國家是否可以繼續給予國際消費者和外資信心就是關鍵。這個「國際」可以是一個由小型的、以友好國家組成的小圈,也可以是一個由所有大國組成的大圈。但這小圈的經濟體量能有多大,這大圈又能走多遠?

6. frisk,回應《中國高校將篩查抑鬱症,學生們卻害怕被曝光和勸退

文章中所提到的這個:

「 實際上,中國高校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新生入學時進行心理調查。李玥剛進大學時,便收到了學校發給新生的心理情緒調查問卷。隨後,她被單獨叫到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一開始她還一頭霧水,但很快就反應過來:問卷的最後一個問題是『你是否想過自殺』,她選了『是』。」

大一的時候,我同學在聽到了我被叫去談話時,說:你傻啊,這種東西當然不能填「是」啊。我不知道這種心理情緒調查,有多少份是坦誠的,又有多少份是很自然而然地去隱瞞。

究竟是「不想說真話」,還是「因為熟諳體制的性子所以更加沒有辦法說真話」?

7. bornunfree,回應《中國高校將篩查抑鬱症,學生們卻害怕被曝光和勸退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把心理諮詢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認為這是思政工作發展的新方向。九十年代,政府文件第一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一詞,有學者認為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心理輔導工作,是心理諮詢與思政相結合的結果。因為在工作實踐中,心理諮詢師往往出自思政系統,同時也承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並且學校心理諮詢機構普遍都歸屬於(黨委)學生工作部領導。由此,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涉及到整個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體系的運作。包括心理諮詢師、班主任、輔導員等等。

以上作為背景補充。

看完這篇文章,我心裏很沉重,我在高校做諮詢已經七年了,最初的幾年,我遇到學生危機事件時總感到無力,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看了一堆書仍然找不到答案,我甚至想着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篩查出所有想要自殺的學生,然後幫助他們,這聽上去有點像現在的「抑鬱症篩查」政策,把這些人找出來,然後治療。很多年過去,我終於意識到,這不可行。

1.抑鬱症這個概念剛出現時,是通過把心理問題疾病化,來引導大眾認識心理問題,並且科學對待它,而不是被忽視,或者暴力對待。我相信這是初衷。但是不知不覺,它已經成為了標籤,把人(而不是問題)病理化,邊緣化的標籤,多少抑鬱患者確診後不但無法接受治療,反而被嘲笑被歧視。

2.人的心理本來就是持續變化並且複雜多樣的,不能因為一時的狀況不好而終身貼上標籤,更很難像對待身體那樣把它當成一個確定的疾病去篩查。

3.把人病理化的背後是把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歸責於個人,而忽視了環境、社會、體制的影響。這時心理諮詢連同它所相信的各種諮詢技術全都變成維穩的工具,幫助體制篩選出不合格產品,送進維修部,而它背後的家庭也自然被貼上教育失敗的標籤。

4.如果意識不到除了人之外的問題並且去面對處理它,那麼未來,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撕裂症」人員,她們抑鬱,同時又正能量,她們有很多朋友,同時不信任任何人。我們也會常常聽到「誒,她明明那麼活潑開朗,怎會發生這種事?」

8. rhrm、Hans2chan,回應圓桌話題《福島後遺:日本政府擬將超過100萬噸核廢水排放太平洋,你如何看?

Rhrm:核電廠污染的危害被嚴重誇大了。公眾習慣將核反應堆和核武器聯繫起來,將對核武器的恐懼投射到核電站上,但兩者是完全不能等量齊觀的。即使是福島這樣最高級別的事故,也沒有一個人直接死於核輻射,周邊居民的癌症風險可能會有所上升,但世衞的說法是最多上升幾個百分點,不要說二手煙,廚房油煙帶來的風險可能都不止這個數量。看看今天的切爾諾貝利,儘管人類依然視其為不可接近之地,但這裏卻已經成為歐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傳說中的變異生物實際上從未存在過。與其擔心帶着一點放射性的廢水,不如好好考慮如何解決火電的空氣污染、大壩造成的河流生態系破壞、風能太陽能設施帶來的負面影響。

Hans2chan:@Rhrm:朋友,雖然我覺得你指出其他問題也要認真看待的意見是合理的,但也不代表一般人害怕受到輻射影響的擔心是杞人憂天...如果生活中有二/三件事都增加死亡率幾個百分點,其實是很可怕的......一般來說連去醫院照X-ray的次數都要限制,你也會否覺得沒有理由;只是等同日常吸到二手煙?

補充一下,其實科學上的計算如果正確,經過正確處理的只含氫同位素的輻射水是可接受的,因為自然環境也有。不過有問題的是電力公司有造假記錄,如果現時只是因為成本問題而希望排出廢水,那其他人想把「責任」留在日本,也不能說不合理;本來人就不是理性生物,正確的事情與否反而不重要,反而可能是操縱人們的想法有效一點。

rhrm:@Hans2chan:並不是說輻射沒有危害,而是對其的恐懼被過度放大了。我所見關於福島輻射的論文都顯示處除了救援人員以外,其餘人員的癌症風險增加是微小的,可能造成的癌症也基本是最容易治療死亡率很低的甲狀腺癌。雖然沒有見到對比研究,我相信二手煙真是更大的現實威脅。

9. 第十一個觀察者,回應圓桌話題《當「內捲」社會已從幼兒園開始,我們該如何擺脫惡性競爭?

我大學第一次認真讀一本西方的現代教育學著作時,裏面有一個觀點讓作為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的我非常震撼:教育的功能就是區分,讓不同的人擔任適合他們的職位,適合做腦力工作的人就去做研究做學習,適合體力工作的人擔任體力勞動,這兩者是平等的,在收入水平上可以被平等對待。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幾乎從來沒有被灌輸過「做體力勞動一樣和智力勞動一樣光榮平等且值得獲得和智力勞動相差無多的收入」的概念,東亞人世代被灌輸的核心概念是「淘汰」。 「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只能做體力活!」「你要好好讀書,不要像爸爸我一樣做苦力做農民」,似乎工人,農民,體力勞動者的職業天生就是「低人一等」的,是那些「被淘汰者」被迫選擇的謀生手段。在如此的社會氣氛中,憲法第一條「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更顯得諷刺。

當然光抱怨其實沒什麼意義,更重要的是看到內在的邏輯,對於小市民來說決定一個人「地位」的根本因素是什麼?其實不外乎「金錢」和「權利」兩者,如果一個農民的收入和社會保障待遇和大學教授差不多,他的境遇就會好上許多,如果一個建築工人也能靠自己的積蓄輕鬆的在中年危機來到之前,買上一套不錯的獨棟和一輛BBA級的車,那麼他也自然會自得其樂。這一切遙不可及嗎?事實上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已經成為現實,排除掉高度發達的社會福利和税率等等問題之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人口和分配問題。

中國青年的普遍焦慮是,人實在是太多了,你不捲,就有百萬青年能替代你捲,一個笑話是「歐洲一個工人辭職了,老闆都要親自去勸他不要辭職,因為他辭職了百里內就沒有熟練工人了,而中國青年想以辭職來要求加薪,沒想到老闆直接批准辭呈,因為公司門口有一千個新應聘者等着接替他的崗位」。

焦慮的第二點在於,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而似乎政府對此並沒有什麼行動,改開初期大家想着把蛋糕(共同利益)做大,那麼等國家富起來之後國家福利能提高且人人能分到一杯羹,大家有着奮鬥的動力。然而看看2020年,鄧小平提出的先富帶後富並沒有成為現。大量金錢聚集在少數資本手裏,共同富裕的美夢對底層人來說似乎正在走向破滅,中國的階級固化正在形成,而且這種階級固化和歐美的階級固化是不一樣的,歐美高福利環境下帶來的的階級固化帶有「因為福利還不錯收入也足夠,所以沒什麼源動力去提升階級」的背景,中國的階級固化似乎代表着世代活在底層受壓迫的命運的開始。這一切都更加反過來讓中國青年焦慮,去內捲。

我們能佛系嗎?

這個問題的回答很明確是「不能」,這關乎於中國扭曲的房地產市場和與房子脱不開關係的婚姻觀念。有人說我不想做人上人,就想找到一個伴侶過一生,這難道在中國很難嗎?走上社會的人告訴你,這很難,這種基本的人生追求都已經被捆綁,連結婚都內捲你敢信?你想要結婚?沒房子行嗎?沒房子你在婚姻市場上就處於劣勢狀態,也許你的愛人不看重這個小小的缺陷,但是你丈母孃和老丈人同意嗎?所以年輕人背上了房貸車貸,這時候還能佛系嗎?每個月不把自己榨乾似的工作,也許連下個月的銀行貸款都還不上。

「從『內捲』中突圍並不能與『過好一生』畫上等號。」這沒錯,但是在「內捲」中落敗則幾乎必然與「辛勞一生」畫上等號。

內捲不一定贏,但不捲你一定死。

我們沒有選擇。

10. EricChan,回應圓桌話題《當「內捲」社會已從幼兒園開始,我們該如何擺脫惡性競爭?

教育體系的改變不能完全解決社會問題。

當改革開放引入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時候,資本主義的問題就會出現自然而然地出現,包括貧富懸殊,還有大前研一提出M型社會的概念。好死不死中國改開經濟上的模板很大程度上就是奉行新自由主義經濟,強調競爭的香港,在高強度競爭下應試教育導致的內捲根本就不可避免。

最近教育部計劃將中考體育課成績比重提升至與中英數相同,引起關於階級與教育機會的反彈可見一斑。社會有相當多的人都反對推行素質教育的內容,認為當素質教育一旦推行,窮人在教育體制內應對考試的能力,必然不及有能力請私教上補習班的中產以及高收入家庭。然而這種為公平壓制素質教育發展的理論是存在巨大的問題的,那就是應試教育不利於未來生產力的發展。

應試教育的考核模式強調標準化、統一化,前面提到有很多人認為這能確保考試選拔制度在不同階級學生面前的公平性,但背後的核心理念是把考試會考核的學生認知能力的層次維持在較低水平,平民學生才能「大力出奇蹟」,不需要大量教育上的投入引導學生發展高層次的認知能力,也能讓學生取得好成績。

這種理念在未來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之下是會威脅國家競爭力的,因為越是低層次的認知越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現在會計師和記者都開始慢慢被AI所取代了,若是持續這種教育趨勢,985廢物引進小組的成員只會幾何級數上升,因為越是純粹應對應試教育考生,他們的技能將來必然會是被AI取代。

教育體系中的內捲化本質上的問題是在投入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為了公平性犧牲學生未來的競爭力,以及我們要如何塑造一個能夠縮減貧富差距的社會體系,讓中低收入人士也能有尊嚴地生活的社會體系、對於成功與人生價值有多元化認同的社會。

不去從社會結構銞社會體系開始入手處理,而只想著只要調整改革教育體系就能改變問題只不過是在掩耳盜鈴。

德國的教育體系就是一個例子,有人提及應該要學習德國教育體系下多元的出路與發展方向,但是問題是這種教育體制背後是有德國強大的高端工業做支撐的。不然一個學生讀了高質量的技工學校最後還是要去當富士康的員工,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