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兩份行政令,宣布45天後,中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和騰訊旗下的微信不能與任何美國個體發生交易往來。TikTok和微信均是在美國擁有廣泛受眾的互聯網產品,前者在美國擁有2.19億用戶,後者在華人社群中流行。
同一周早些時候,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公布「潔淨網絡計劃」(The Clean Network program),在五大關鍵的互聯網領域——應用程序、應用商店、雲端服務、電信網絡及海底互聯網電纜,「掃清」(clean)不可信任的中國企業。這一計劃的影響更廣,不僅包含字節跳動與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百度等均被點名,中國電信等多家通訊服務供應商在美國的運營,也將面臨困境。
在八月的第一週,一場熱帶風暴席捲了美國東海岸,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上空徹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此時距離美國總統大選不到100天,中美關係風雨飄搖,美國對華的制裁手段也如這風暴般來勢洶洶。
來自國務院和白宮的文件先後公布,立刻在中美兩國社會激起強烈反響,不同國家、派別和領域的人士亦開始對文件中的字眼和涉指對象展開激烈討論。端傳媒梳理文件內容,訪談專業人士,詳細為讀者講解,這些來自美國的舉措與制裁,將對中國公司和全球用戶產生哪些影響,又留下了哪些可以斡旋的空間?
TikTok和微信的45天「大限」
白宮的行政令在美國時間的深夜對外公布。供職於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科技政策分析師Paul Triolo在推特上批評,寫這兩條行政令的人,一點也不懂TikTok和微信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不同國家的不同版本有多少不同,它們怎麼儲存和交互數據,以及這些操作怎麼發生……這些細節都非常重要。」Paul Triolo覺得白宮顯然一竅不通。
乍看兩條行政令,頗有相似之處,分別聲稱騰訊旗下的微信和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為中國政府提供渠道,獲取美國用戶的信息、掌握海外中國公民的情況、展開虛假信息宣傳行為,並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兩條行政令均在45天之後生效,即9月15日。
但細讀起來,一條是禁止任何美國個體與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交易;另一條是禁止與微信的母公司騰訊進行有關微信的交易。
字節跳動在行政令頒布前已經開始與包括微軟在內的幾家美國公司洽談收購TikTok的事宜。微軟曾表示希望在9月15日之前完成收購TikTok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業務。
微信與母公司騰訊的情況則更複雜一些。騰訊在美國還投資了數家遊戲和社交媒體公司,包括耳熟能詳的Reddit、遊戲《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 )和《堡壘之夜》(Fortnite)等。疑慮一時四起:美國會不會把騰訊其他業務也禁掉?白宮一位不具名的官員對媒體稱,目前只針對微信,不包括騰訊其他在美業務。
「微信是聯結中國境內外社區的極少數app之一。」為《紐約時報》在亞洲報導科技的記者Paul Mozur在推特上說。微信不僅是社交軟件,也是重要的中文信息載體,有許多跨境電商、旅遊、醫療等領域的公司依託微信進行營銷和服務,也有許多旅美華人依靠微信與國內的親朋保持聯繫,傳遞信息。舉個簡單的例子,端傳媒的數位美國撰稿人都在微信上開有公眾號,介紹美國大選、中美政治議題和社會觀察。微信平台審查嚴苛,他們頻遭封禁,甚至「炸號」,但在大多數社交媒體和境外網站均被中國防火牆屏蔽的情況下,微信是中國受眾了解外部世界為數不多的渠道之一。
目前,沒有消息顯示微信與任何美國企業洽談收購事宜。9月15日生效的行政令有可能掐斷中美民間互聯的重要管道。
此外,行政令中的另一重要字眼——「交易」(transaction)該如何定義,美國商務部長Wilbur Ross會在9月15日之後給出詳細界定。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這意味着美國商務部將劃出禁止交易的具體類別,而可能不會禁止全部交易,留有一些談判空間。
行政令中,「交易」的界定受到其授權法案《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制約。在華盛頓從事國際貿易、制裁與出口管制等法律業務的律師Roy Liu對端傳媒記者表示,他是Hughes Hubbard & Reed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和大中華業務主席。「這個法規比行政令使用的語言中某些方面更窄一些。IEEPA裏有針對個人交流、信息傳遞的豁免,」因此用戶用微信或TikTok交流,有可能不受制約。
但是,基於微信支付的金融交易或將受到限制。「目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Roy Liu補充,「金融交易通常由美國財政部負責,但目前是由美國商務部來執行(針對TikTok和微信的)行政令。商務部在傳統上更側重限制物品、軟件、技術和材料的轉移。」
端傳媒獲得一份諮詢公司Gavekal Research的簡報,認為行政令只會令微信和TikTok在美國無法使用。簡報談到微信時說,雖然會中斷中美商業和個人在微信上的交流,但不會對騰訊造成巨大影響。但其中也寫道,Wilbur Ross是對華「鷹派」,也有可能影響到整個騰訊的營運。
據彭博社採訪內部人士,最終的可能性,不排除TikTok和微信會在美國的應用商店下架。因為下載和使用便涉及到「接受服務條款」——即軟件開發者和用戶之間的「交易」。
另外一個疑慮是美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藉助微信開展的業務,會否也受到影響?譬如,星巴克、肯德基、亞馬遜、沃爾瑪等多家美國企業都在中國支持微信支付,並在微信上設有「小程序」,供中國消費者下單和付款。一份來自美國花旗銀行的內部報告顯示,花旗銀行相信,目前的行政令只瞄準微信單個產品,對包括微信支付在內的騰訊金融業務的影響將非常有限。
同時,德克薩斯大學法律系教授Bobby Chesney指出,這接下里的45天中,商務部應該會仔細梳理兩家公司在美國的千絲萬縷,從軟件的用戶協議條款到寫字樓租賃、員工合同——在那之後,這些細節是否屬於禁令範圍內才可能釐清。對於美國用戶而言,這樣的釐清將決定他們若使用兩個應用程式,是否違法。
「淨網計劃」:「牆牆」聯合?
美國正在打造一個名為「潔淨國家聯盟」的非正式組織,遊說其盟友重新審視中國公司在全球互聯網產業的擴張。早些時候,美國主要瞄準華為。今年4月,美國推出了「潔淨5G路徑方案」(5G Clean Path Initiative),聯合許多國家共同討論5G安全準則,希望將華為從全球5G廠商列表中排除。到了8月,這一計劃被擴大,「潔淨網絡計劃」出爐,共細分五大領域全面狙擊中國公司。
在發送給端傳媒的聲明中,美國國務院稱「淨網計劃」勢不可擋,已經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潔淨國家」,許多全球性電信公司已成為「潔淨電信公司」。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則回擊,美國的「目的就是要維護自身的科技壟斷地位」,稱世人皆知美國竊聽、監控其他國家,沒資格建立所謂的「潔淨國家聯盟」。
「淨網計劃」在美國本土也濺起不小的水花。在Reddit的一則熱帖中,用戶紛紛留言說,美國是打着保護隱私和安全的旗號,加強經濟與貿易控制,戲稱其為「Great Again Firewall」,暗指是特朗普的競選策略。中國網友則將其與中國的防火牆相提並論,形容為「牆牆聯合」。
「潔淨網絡」一詞早在2011年,就出現在了中國互聯網生態,當時主要用來「掃黃打非」,中國官方利用科技手段去審查發布在互聯網上的內容,例如色情、暴力和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美國《外交家》雜誌比較了中美的「淨網」舉措,稱中國的「淨網計劃」主要為言論審查和鞏固政權,而美國的「淨網計劃」則更多地從國家安全和貿易對等的角度出發,對中國施以制裁,但並沒有着力在限制人們的言論自由。
需要指出的是,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的「淨網計劃」,目前並不具備法律效力,政府需要尋求立法機構、監管機構的配合或頒布行政令才能有進一步具備法律效力的舉措。Roy Liu指其「更像是政策的早期階段的藍圖。」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的科技政策學者James Andrew Lewis分析,「淨網計劃」中的一些措施,例如要求美國公司不再使用中國的雲端服務或海底電纜,或可通過行政令達成。但另一些模糊的禁令,例如封鎖中國應用程式等,「意在傳遞美國的不滿」,但也顯示出「美國政府在應對新型數字經濟的乏力」。
以下為逐條解讀:
1. 潔淨運營商(Clean Carrier)
原文:確保未受信任的中國運營商不與美國電信網絡聯結。這些公司危害美國國家安全,不應該向美國提供國際電信服務,也不應讓這些公司從美國提供服務。
在美國,共有四家中國電信運營商持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頒發的牌照,分別是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太平洋網絡公司及其子公司ComNet。這四家公司均為中國國有企業。其中,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在美國的運營有近20年歷史。
這四家中國運營商主要為留學生、遊客和頻繁往返中美的商務人士服務。譬如,中國聯通在美國的暢銷產品是「一卡多號」,一張sim卡可以同時有中國內地、香港和美國三個電話號碼,並提供中美數據流量共享。
此外,中美運營商還互相簽訂協議。例如中國聯通的協議方是美國T-Mobile和AT&T,中國聯通的電話卡到了美國便會自動切換為以上兩家,實現通話和數據漫遊。
「它們不像Bell、T-Mobile或Verizon那樣運營。它們不在美國競爭。」James Andrew Lewis分析,中國運營商實際上不佔據美國主流市場份額。
而「淨網計劃」尋求的便是吊銷這四家中國運營商的執照,切斷他們與美國電信網絡的連接。這意味着以上提到的服務和產品都可能被中止。
同時,中國電信運營商都在美國建立海外POP(point-of-presence,入網點,相當於把互聯網從一個地方與另一個地方連接起來的接入點)。中國電信在海外有63個POP,中國聯通有100多個,它們在美國的部署散落於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芝加哥等城市。這些海外POP對互聯網帶寬和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若「淨網計劃」落實,這些POP會被停用,意味着從中國訪問美國互聯網的速度會大幅變慢。
在8月5日的記者會上,蓬佩奧表示,他已經和美國司法部長William Barr、國防部長Mark Esper、代理國土安全部長Chad Wolf一起,敦促FCC展開行動。
這不是美國首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運營商發難。中國移動——這家大型國有電信運營商,從2011年便向FCC提交了在美運營的許可申請,但遭拒絕,理由是中國移動存在間諜活動、黑客攻擊及其他安全風險。今年4月,FCC便已表示有可能吊銷中國聯通等四家公司的執照,當時,FCC責令這四家公司解釋他們的所有權、服務內容、管理人員、設備和客戶清單等,以證明他們不受中國政府控制。
2. 潔淨移動應用商店(Clean Store)
原文:從美國移動應用商店中移出不被信任的應用程式。中國應用程式威脅美國的隱私、散播病毒、散布宣傳信息和假信息。美國最敏感的個人和商業信息必須在手機上得到保護,免遭受中共竊取獲利。
蓬佩奧點名TikTok和微信,稱它們「對美國公民的個人信息造成嚴重威脅,並且是中國的宣傳工具」,這兩款產品有可能從美國的應用商店下架。
TikTok在美國擁有2.19億用戶,是目前最受美國年輕人歡迎的互聯網產品之一,也衍生了大批因此獲得可觀輸入的「網紅」以及經紀公司。伴隨着它在美國的火爆,關於其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質疑也不絕於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曾表示其數據保存在弗吉尼亞州,並在新加坡留有備份,與中國公司分割開,並沒有交予中國政府。但質疑者稱,在TikTok的用戶協議裏,明確寫到「會與集團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機構共享用戶數據」。目前,美國已禁止聯邦政府僱員下載TikTok,富國銀行等企業也採取相同措施。
微信主要流行於美國的華人社群,是重要的中文信息載體。有許多從事旅遊、餐飲、運輸、地產和赴美生子生意的華人依賴微信吸引中國客戶,華人也通過微信進行日常互動、與中國的親朋交流。微信因嚴苛的審查和監控被詬病,私人對話因觸發「敏感詞」被「封號」、「炸號」的情況隨處可見。但在中國的網絡防火牆已經封掉WhatsApp、Telegram、Messenger、Line等大多數通訊軟件的情況下,微信是為數不多的在中美兩國都可以使用的產品。
在美國,絕大多數用戶都從蘋果的App Store和Google的Play商店來下載應用,而不似中國有許多山寨安卓市場。因此,微信和TikTok一旦從美國應用商店下架,便可做到有效封禁,並不需要美國動用ISP級別的防火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中國的Great Fire Wall便是ISP級別防火牆)。手機裏已經安裝微信和TikTok的美國用戶,大概率情況下仍可使用,但將無法更新版本,如果刪除也無法恢復。不過,互聯網分析學者Ben Thompson指出,事實上App Store和Google Play都可以把已安裝的應用變成「不可使用」(unusable)。因此,用戶恐怕需要註冊新的商店地區才能確保繼續使用。
3. 潔淨應用程序(Clean Apps)
原文:防止不被信任的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在其自帶的應用商店裏預安裝、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下載受信任的App。華為,作為中國監控體系的一部分,正在利用美國和其他國家領先企業的創新和聲譽進行交易,這些公司應從華為的應用程式商店中刪除他們的應用程式,確保不與侵犯人權的華為合作。
這條禁令主要影響使用安卓系統(Android)的中國手機。安卓手機搭建在俗稱「全家桶」的谷歌移動服務(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上,安卓手機通常會在出廠前預裝GMS,包括日曆、地圖、郵箱、商店等一系列軟件,用戶還可以使用谷歌帳號,在谷歌的應用商店裏下載使用各類服務。中國的安卓手機也不例外,例如小米、OPPO、VIVO、魅族、聯想等,還有曾經的華為,都預裝GMS。
「淨網計劃」意味着,一位購買了中國手機的用戶,可能無法下載和使用任何一個谷歌app,包括在美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Gmail、Maps、Drive和YouTube。
不僅如此,其他美國公司的應用產品,比如說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都可能無法在中國手機下載或運行。
這不僅是中國手機品牌的損失,對許多美國應用開發者和科技公司來說,他們也將失去大量用戶。
目前尚不知道有幾家中國手機公司會被制裁。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字,中國手機僅佔美國手機銷售市場的3.64%,但在海外佔有率接近40%,中國手機有可能面臨海外的銷售危機。
此次蓬佩奧依然點名華為。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加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向華為提供硬件和軟件技術,其中便包括Google。自那之後,所有新的華為手機都不能再安裝和運行Google的app,也不能更新安卓系統。這大大打擊了華為的海外市場。此後,華為一方面專攻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開始打造自己的「鴻蒙」系統以替代谷歌。還有一些海外的華為手機消費者尋求各種方式繞路下載Google的應用。而「淨網計劃」若實施,則是將對華為的封鎖進一步擴大——谷歌用不了,其他的美國app也不能在華為手機使用。
4. 潔淨雲端(Clean Cloud)
原文:防止美國公民最敏感的個人信息和美國企業最具價值的知識產權(包括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究)在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外國競爭對手的雲端系統裏儲存和處理。
在8月5日的記者會上,蓬佩奧表示,美國國務院會和商務部等部門緊密合作,限制中國雲服務商在美國收集、存儲、處理大規模數據和敏感信息。這些在美國提供雲服務的中國公司有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
根據統計公司Statista在2020年2月的測算,美國的雲存儲市場被亞馬遜獨佔半邊天,約佔市場份額的33%,其次是微軟、谷歌和IBM。阿里巴巴排名第五,約佔5%,騰訊約佔2%,百度沒有被列入統計。
雖然中國公司在美國雲存儲的市場份額不大,但該項引發的顧慮有二:一是美國公司能否在美國境外(包括中國)使用中國雲端系統;二是,中美合作的雲端系統——例如,亞馬遜在北京和寧夏的AWS雲服務、蘋果公司的「雲上貴州」,將何去何從?
5. 清潔光纜(Clean Cable)
原文:保證美國與全球互聯網連接的海底電纜不會被中國大規模收集情報所破壞。美國將與外國夥伴合作,確保世界各地的電纜不受到類似的損害。
全世界共有約380條正在使用的海底光纜,這些埋在海底、跨越大洋、長達120萬公里的「血管」承載了全球95%以上的通信。2012年桑迪颶風襲擊美國東海岸,曾破壞了連接北美和歐洲的海底光纜交換站,造成了數個國家網絡中斷數小時。
許多光纜是由亞馬遜、微軟、Facebook和Google等科技巨頭投資的。近年來,華為不斷參與國際海底光纜的建設。2008年,華為併購了一家英國海事公司,成立華為海洋網絡公司,到目前為止已經建設或者升級了90條海底光纜,約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華為的光纜聯通歐亞非,也觸及美洲,離美國最近的一條橫跨了加利福尼亞灣和墨西哥。
而美國的顧慮也因此增長,蓬佩奧指責華為一直以低價競標亞太、非洲和歐洲的海底電纜項目,同時認為中國政府有可能利用華為來進行竊聽、監控、干擾甚至切斷通信。
除了華為之外,一些由美國公司建設的海底光纜也因牽涉中國因素而遇阻。Facebook和Google從2016年開始便想建設一條直通美國和香港的海底光纜,中國合作方為中國的太平洋光數據通訊有限公司和TE SubCom。在當時的構想中,這將成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跨大洋網絡通信。但在2020年6月末,美國司法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了這一項目。
「淨網計劃」如何變成現實?
如James Andrew Lewis分析,「淨網計劃」屬於政策聲明,而不具備法律效力。美國可能會考慮通過行政命令、實體清單和立法的方式,讓「淨網計劃」變為現實。
「將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的法律限制,通常還有幾步,」Roy Liu對端傳媒說,總統需要再頒布比較具體的行政令宣布新的國家緊急狀態,或者啟用之前的緊急狀態;美國的商務部、財政部等政府機關,需要按照行政令制定具體細則,「這些都需要時間。」
早在2019年5月,特朗普總統就曾簽署行政令,授權美國商務部長禁止有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交易。這條行政令全名為「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Executive Order 13873 – 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ICTS EO」),內容十分寬泛,將「任何通過電子手段(包括傳輸、存儲及展示)用於信息數據處理、數據存儲、檢索訪問或通信的硬件、軟件或其他產品或服務」都納入進來,有可能同樣適用於「淨網計劃」瞄準的中國公司。
此外,在2019年底,美國商務部曾據此行政令擬議新規,想要對「外國對手」交易的安全審查建立更寬泛的權限,包括事後取消交易的權力等。但當時沒有獲得通過。此刻,商務部有可能繼續推進這一議程,用來落實「淨網計劃」。
特朗普還可以簽發新的行政令,授權美國商務部、財政部對中國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進行封禁。也可以擴大實體清單名單,禁止美國公司及個人與中國公司進行交易。
但行政令並非不能接受挑戰。受到影響的相關方可以去法院申請「臨時限制令」(Temporay restraining order, TRO),令執行部門暫停實施相關規則。此前有過成功先例。
同時,美國新總統上任後有權取消上屆總統的行政令。此時距離總統大選不足三個月,「即使是特朗普連任,他屆時的政治考量有可能發生變化,不一定會採取同樣的策略。」Roy Liu補充。
端傳媒將在近期推出美國對華科技「鐵幕」的後續文章,敬請關注。
微信就是中共用作滲透海外的平台媒介,中共禁止whatapps,美國也禁微信,很公平
互联网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基础设施,而非成为政客掌控的玩具。清洁网络令人不齿,背后的逻辑显然是美国监控世界,行,中国监控美国,不行。大可不必这样,大家都不干净,直截地说不信任CCP就好了。一切为了选票罢了。
那个Reddit的帖子也算是热帖吗,26个comments。。没有更好的resource了吗
這是為了教育鬼國留學生和移民到北美的鬼國人,及早學習做一個能獨立思考、不以被奴化為榮的真人類,不過這過程有點像戒鴉片煙,還真不容易呢!
我們過去以為且認知的「世界化」,在現在逐漸變成世界去中國化,即我們的世界寬廣多元,但是不包含中國(笑)。
錯別字,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才對。
感謝指出,已修改。
國際緊急緊急權力法 中后者应为经济?
感謝指出,已修改。
「微信是聯結中國境內外社區的極少數app之一。」為何不向中共要求開放更多的聯結app,而是要求美國遷就這種不公平?美國傻所以好拿著數?敢於面對關在籠子裡的獅子並不算勇氣,還不如孤身一人面對野狗的孩童。
文中的斜体字真是令人作呕,如此表述和中国政府钳制言论自由的托辞又有何差别。仿佛世界上多了另外一个强有力的中共。
另,@刘易,原文的朋"if ordered"应该是“如果被命令”的意思,就语义上来讲你可以订购产品但不能订购移动商店。
关于“2.清洁应用商店”的最后一段,文中表示苹果和谷歌可以使已安装的app无效(unusable),给人的感觉是苹果和谷歌能阻止所有已安装的app继续使用。
但引用资料的原文是“they could, if ordered, make already-installed apps unusable.”,unusable的条件是订阅(ordered),所以似乎其实不能继续使用的是订阅制的软件,因为无法继续订阅;而非订阅制的一次性买断应用可以继续使用?
因而,文中此处表述似乎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