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端網絡觀察:中國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網友熱議, 你能看懂嗎?

你有多久沒寫作文了? 近日,網上流傳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這篇作文能拿滿分? 給分過程有甚麼波折? 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的看法又有怎樣的落差?
2020年7月7日中國貴州,考生隆重走進高考的考場。
輿論現象

【編者按】小端網絡觀察主要處理網絡熱議事件的始末,記錄中港台澳及國際的熱門網絡事件或爭議中的網友的公開論戰及討論,供讀者快速了解各地的網絡熱潮和事件。為了保證中國地區網友安全,部分發言不會露出其名或者網名、頭像等等可能暴露其實際信息的內容,以防止造成對方的不便。

你有多久沒寫作文了? 近日,網上流傳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為何這篇作文能拿滿分? 給分過程有甚麼波折? 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的看法又有怎樣的落差? 請看小端網路觀察。

作文題目是甚麼? 〈生活在樹上〉有多難懂?

首先來看浙江省今年的作文命題,其實稱得上是中規中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

上述題旨有沒有給你似曾相識的感覺? 在A與B之間的掙扎、取捨,相信是許多人在學生時期練過的題目。那麼,如此四平八穩的命題,引來的作答為何能引起熱議? 如果你懶得看全文,小端以用字、舉例和概念三個方面帶大家看看〈生活在樹上〉為何不好懂:

在用字上,該文出現「嚆矢」 、「振翮」、「肯綮」與「婞直」等若干較為艱深的詞彙。

在舉例上,該文提到八位真實人物與一位虛構人物,涵蓋哲學、社會學與文學等領域: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麥金泰爾(Alasdair MacIntyre)、韋伯(Max Weber)與陳年喜等。

在概念上,該文借用了「達達主義」、「符號客體」、「祓魅」(或為「祛魅」)與「賦魅」等學術名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附圖的全文。上述提到的內容足以讓許多人暈頭轉向,故當8月2日《教學月刊》的微信公眾號發布這篇作文後,即便沒多久就將貼文刪除,還是引起人們的討論。大家都在談:這篇作文可以拿滿分嗎?

《生活在樹上》全文。
《生活在樹上》全文。

39分、55分到滿分60分,分數怎麼打的? 標準在哪裏?

《教學月刊》2日的貼文中附有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建新對該作文的點評,陳先是指該篇「老到和晦澀同在」,後稱讚其「思維的穩當與深刻俱備」,「邏輯嚴謹,說理到位,沒有多餘的廢話,所有的引證也並非為了充門面或填充字數」。

至於給分過程,陳坦承「這樣的文字,較易令人看不懂,所以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說明我們的閱卷老師還是能識別作文的好壞的。」而作文審查組老師在細讀後「一致給出高分。我們認為,把此文打成滿分,不僅是給予這篇作文恰如其分的分數,也是展現浙江高三學生的作文水準。」但陳又表示,這篇展現學生水準的作文「不是一般高中學生能做到的」,並希望其他學生不要模仿其中的晦澀之處。

怎樣的作文可以拿滿分? 除了參考閱卷老師的說法,我們也可以參照〈全國新課標卷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基礎等級」中,「內容項」(題意、內容)與「表達項」(結構、語言、文體、卷面等)各佔20分,「發展等級」(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則佔20分。可以說〈生活在樹上〉是在這幾個方面都獲得閱卷方肯定,才能拿到滿分60分。

中國高考的「語文科」滿分為150分,其中的作文滿分為60分,佔了近三分之一。相較之下,「英語科」滿分同為150分,其中的作文滿分則為25分,佔了六分之一。因此,語文科的作文分數對整體而言有更大的影響力。今年中國高考的語文試卷共有11道作文題: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5道,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4個省市各命題1道,北京市命題2道。我們已於7月7日發表相關文章,分析這11道題目的亮點。

敬一山微博留言。
敬一山微博留言。

正反評價交鋒,「高分」與「滿分」差在哪? 公眾號為何刪文?

在輿論沸騰中,學院教授、知名作家和網上群眾都有自己的見解。

其中,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慶祥 在接受《梨視頻》的採訪時,表示這樣的作文不常見,「引起爭議也是在意料中的事情」,但肯定閱卷方最終給了滿分。楊認為,這代表學生可以將作文寫得像該篇「稍微有些晦澀、有些學術化」,相反的,「也可以寫得非常自然,非常的切身。」在尊重個性、人才和創造力的前提下,要哪樣寫「都可以。」因此,不是鼓勵大家去寫一篇像〈生活在樹上〉的作文,「而是鼓勵大家按照自己的興趣,按照自己的個性,寫出有這種個性化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這種作文。」

創作出《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 等小說的知名作家馬伯庸也於微博撰文:「讓人覺得驚訝的是,這些生僻詞、生僻典故和生僻表達都用對了地方,並不是背誦了一堆術語胡亂堆砌上去。」不過,「問題在於,沒這個必要。作文裡要表達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平實、樸素的詞句來組織」,「四個字來總結就是:辭不配位 。」令人擔心的是,「這次滿分之後,我賭接下來幾年一定有人會去背誦學術大詞和艱深典故,在高考作文裡鋪排而出。」(小端:祥瑞御免!)

不過,馬伯庸的這則貼文雖被多家媒體引述,卻已無法在他的微博找到。馬於8月4日轉發一則討論滿分作文的貼文,並打上:「連我昨天那條微博都被自動屏蔽了……」下面有網友留言:「科舉是不容討論和質疑的。」相信這裏指的便是他探討〈生活在樹上〉的貼文。被馬轉發的貼文由前《新京報》編輯敬一山於3日所寫,內文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也說已介入處理。這種主觀打分的事,又不是作弊,考試院能怎麼處理?如果這事變成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大討論,本來也挺有意義。但看樣子,可能衝著刪稿不爭論的方向去了。」

據《封面新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工作人員於4日回應:「這篇文章的評卷程序沒有任何問題。」

《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也對這次的爭議發表意見,他在《頭條錫評》中表示,閱卷老師給〈生活在樹上〉滿分,就會「經受語文教育之外更寬泛的審視和爭議」,應當考慮其「社會層面示範意義」才是。胡認為「不能鼓勵這樣的文風」,雖不反對給該篇高分,「但給滿分是欠妥的。」

相關討論更跨海在台灣引發討論,《哲學哲學雞蛋糕》創辦人朱家安在臉書寫道:「手上有哲學詞彙,要寫出看起來很厲害的東西很容易,就連其實不懂那些詞彙意思的人都能辦到。反過來說,要寫出讓人能理解甚至能運用的東西才是困難的。」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祁立峰則批評「每句都刻意偏差、模糊、陌生化,用翻譯式、歐陸哲學式的語法炫技,導致全篇難以卒讀。」對祁來說,這篇作文也是「他山之石」:「我擔心我們(台灣)搞思辨教學、知性寫作,最後變成這樣。」

就網友的投票數據來看,對於《未來網》發起的調查:「你更傾向於怎樣的高考作文?」最多人選「思辨性 語言深奧」,有約一萬三千人,其次是「有技巧 飽含深情」,有約八千九百人。但對於《封面新聞》發起的調查:「這篇滿分作文你怎麼看?」多數人選「過於晦澀」和「看不懂,不做批判」,兩者的票數皆約兩千三百人。

眾聲喧嘩中,率先釋出〈生活在樹上〉的《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卻早已將貼文刪除。據《澎湃新聞》,《教學月刊》的工作人員稱刪文是因浙江省的高考招生工作仍在進行,現在發布可能不是很合適。那麼,在招生工作結束後,是否會繼續更新高考的滿分作文?該人員表示還不確定。至截稿前,小端在網上也沒有搜到今年浙江省的其它篇滿分作文。

封面新聞微博。
封面新聞微博。

這麼「高級」的作文拿滿分,但社會上流行的是《平安經》和「像極了愛情」

若說〈生活在樹上〉得到的評價是褒貶不一,那麼《平安經》受到的待遇更是起伏不定。年初,吉林省公安廳副廳長賀電發表著作《平安經》,據網上轉載的書本內容,各篇由不斷重複的「(...)平安」句子組成。如「男性平安,女性平安」、「初生平安,滿月平安,百天平安,1歲平安,2歲平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安,阿富汗平安,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平安,阿曼平安.....」等。

這樣的一本《平安經》獲得當地官員吹捧、甚至舉辦讀書會。吉林省應急管理廳還藉官方的微信公眾號發佈〈拜讀《平安經》感言〉:「從他的新作《平安經》中,令人感知到一位學者深邃的靈魂和寬廣的情懷。」賀電更曾在「公益朗誦活動研討會」上分享創作初衷,與會學者、詩人則暢談讀後感,再一同誦讀《平安經》。

但《平安經》並非一直這麼「平安」,7月29日下午,吉林省委宣告由省委政法委牽頭組成聯合調查組,對賀電《平安經》引發的體制資源運用、官場文化等相關爭議進行調查。

試想,若通篇「(...)平安」的文章是由一名高三學生發表,他能否出書和辦讀書會? 若這名高三學生在作文裏通篇「(...)平安」,他能拿到幾分?

官場與考場的反差,一切都「像極了愛情」。

近日,台灣網絡上掀起一股「寫詩」熱潮:有人說,只要隨便寫一段話,再於句末加上一句「像極了愛情」,就能立刻變成富有詩意的文句。這股全民「寫詩」的熱潮不但吸引網友加入,連台灣的政府部門如內政部、財政部與文化部等也接着跟風。

原來寫詩比寫作文簡單,原來拿滿分比成為文學家還要難,像極了愛情。

澎湃新聞微博。
澎湃新聞微博。

尾聲

至截稿前,「生活在樹上」在微博累計了3.9億的閱讀次數與3.4萬的討論次數。

〈生活在樹上〉的篇名是化用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羅曼史小說《樹上的男爵》(IL Barone Rampante),該書敘述一名12歲的男孩柯希莫在與父母發生衝突後,決心爬到樹上生活,他在樹上讀書、狩獵、寫作甚至談戀愛,直到終老都未回到地面。〈生活在樹上〉的作者藉該形象表達自己既「熱愛大地」又想「升上天空」,他的結果是左右逢源還是進退兩難? 這篇文章是高深還是晦澀? 考生是一展長才還是賣弄炫技? 人們的反響體現出曲高和寡還是教育界的離地?

如果你是閱卷老師,會給39分還是55分? 抑或是60分滿分的60分?

讀者評論 2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這篇作文的內容其實並不出彩,用白話講開了就是“各有各的好“的和稀泥;作文的獨特之處主要在於獨特的文風和用詞。這種文風與用詞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它和陳嘉映譯的《存在與時間》與著的《存在與時間讀本》/《何為良好生活》文風是一樣的。

  2. 我覺得文章的爭議點主要在於:一是語言上的晦澀難懂,二是内容上的不明所以。
    首先,難懂當然不是問題,很多哲學著作和文學名著都是需要去慢慢啃才行的。好的東西或許讓人看不懂,但看不懂的不一定就是好東西,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而且,這篇文章的難懂不在其多麽晦澀、用字多麽精煉、思想多麽跳脫,而在於翻譯腔、英式中文——這壓根不是(好的)中文應有的樣子。“天然被賦予對超越性的追求”等等遣詞造句,這不是中文,甚至如果説這是譯文,也是二流翻譯。要是中學寫作練習這樣寫,本子上絕對會被打上一堆圈圈和交叉。
    其次,内容空洞,文不對題。《生活在樹上》爲題,結果文中提到某人生活在樹上,就算點了題?提及了一堆哲學家和學術名詞,卻仿佛是AI自動生成的一堆東西,結合起來完全沒有意義。相信大家都有體會——真確的經歷,所帶來的真切感受,通常在平淡的語言中已夠動人,因爲感悟本身就有力量。是真佛,只道家常。
    有讀者說,批評這類文章的人有傲慢心理,且是不包容異見。可是我們討論的前提,是高考作文滿分的標準。第一位打分的老師也給了39分,反對的人也沒主張給這篇文打零分,所以怎麽不包容異見了呢?而且我們無從得知文章作者平時的水平,到底是一個自由靈魂“堅持己見的產物”,還是一個水準不行考生在考場上劍走偏鋒的賭博,我們無法得知。
    再次强調,這是一篇得了滿分的高考作文,可以左右命運。我認爲,這是對其他考生的極不公平。

  3. 我的概念一篇文章的好壞,一是能「文以載道」,二是能「抒發情懷」。太艱深的字眼,太裝飾性的文字,一般都不能達至言簡意賅。可能我的教育環境跟在大陸的不一樣,觀點角度不一。

  4. 不知标题是否是《生活在别处》和《树上的男爵》拼凑而成?

  5. 文章的确很晦涩难懂,但考虑到在高考这个场合,愿意把难度调高,融入了大量的哲学思想这一点难得可贵。
    再说,难懂也挺好的。至少让大家能看到人文社会科学有一定门槛。关于社会中人与集体的讨论,是非常复杂和有难度的。而网络断片式的互动方式局限了,对于社会议题更深入的讨论。容易给人一种,这事也不过如此,社会学哲学也不过如此的错觉。
    据本人观察,大陆网络上弥漫着看得懂中文就能谈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偏见,懂得点新词就能对事件评头论足。实则大多只是在发泄情绪,彰显自己已看透一切。这类“高见”仔细一看,甚至有些句子根本不通顺。
    经常看到各网站的评论区里,没有接触多少哲学的网友却不停用单薄的词汇,去贬低“自由主义”抬高“集体主义”,并且觉得自我的学识素养良好的不行。几个来回对话里,除了价值判断就没有任何理论作为论据,内容惨不忍睹。但其本人还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玩转逻辑的顶峰。虽然这是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但也能多少体现当下网络对于人文社科的偏见。
    此篇作文撇去其本身功利的一面,作为社会事件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到底来说,对本篇作文晦涩进行功利的解读,或许是文科是学不来理科的人读的,这类对于人文社科的偏见的一种衍生。实际上,学习人文社科的理解能力与逻辑能力并不一定比自然科学的弱。此类偏见能得到澄清,机会难得可贵。

  6.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炫技可以理解。
    作文更像是一个问答题而非真正的“文章”,一个学生花1个小时左右写出该文,其生僻词总体应用得当,例子、引用独特恰当,可以看出其有所积累,并非东施效颦或生搬硬套。表达的思想无非是一种“平衡论”,是题目的一个合适的论点。给高分并无不妥。
    “能给高分不能给满分”的观点不知所云。至于“鼓励”说,那个组长都说他不鼓励了,是看不到吗?每年登出来的高分作文好几百,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文风,如您是考生您是选择能把握的模仿还是自己都看不懂的模仿?一个作文因其独特成了meme, 到了一些人脑中,就能从在高考作文里本属独特的本文中看出高考只鼓励生僻文风,人类可真容易overfit啊。
    其实我第一遍看该文时也因其文风而厌恶的。但如果仅仅因为第一遍看不懂就批评,那这批评也太廉价了。这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异己”容易轻松的滑向不包容。
    就我个人判断,这种文风不像是高中老师会鼓励的,因为它作为作文“有风险”。因此它更像是学生自己坚持的产物。一个社会表面上说鼓励个性化和自由发展,当人真的自由发展了只因自己在划手机时不能在30秒内理解别人,就大加挞伐,说所有人的作文文风都应该一样,未免可笑。有人似乎也有觉得“小孩不能比我高深”的傲慢心理。
    至于@savanna的评论。。。如果想政治化解读,也可以将本文“对不可言说之物保持沉默”看成是对共党“马克思主义绝对真理”革命观的反对呢。

  7. 高中时期写篇作文就和放了个屁一样。个人的东西一点也表现不出来。这些东西,什么意义都没有。就像是数学题,套公式。写这种应付考试的作文也是一样。

  8. 大陸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又使用黨文化新語浸泡的割裂傳統中國文化的閹割版文字簡化字,畸形文章屢見不鮮,因為政府想欲為所欲為簡不讓人民有邏輯思維,自己也是顛三倒四,全民自愚/娛自樂,互相欺騙,真是無藥可救了!本文華麗空洞,毫無價值!

  9. 应该鼓励高中生先掌握好清晰明了的写作,把想说的道理说清楚。
    这样暧昧模糊的文字不利于公共讨论。
    大学里的文科理论是重灾区,基本上是这类文章。赶时髦、装深沉,也有少部分是怕被人瞧出意图,而用艰涩隐晦保护自己。
    在大陆,这样的写作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10. 一看就是高中针对性地背素材训练过了。高考作文只是作秀,一切以讨好老师为目标,和学生真实水平关系不大…

  11. 挺有趣的現象。能引起大家對文學作文這麼廣泛的討論,這文也是值得滿分了。
    ps.個人文學修為不夠,看不懂,也無意花時間精力去看懂。

  12. 小编手动祥瑞御免,求生欲异常的强。

  13. 說不定是因為官場上氣勢上先唬住對方,才能繼續坐擁談判籌碼,後面兩位給分老師大概打磨此道比較彌長,所以給高分XD

  14. 我甚至想打零分,实用主义者如我会觉得,如果文章写出来别人都看不懂,写来何用?偏门典故、冷僻词汇,不应沦为炫技用。言之有物,也要顾及观者。

  15. 高分可以,满分不行,因为缺少真诚。然而在一个高度内卷、学生不得不追求“奇技淫巧”来博出位的畸形教育竞争环境下谈真诚,I’m asking too much...

  16. 怎麼感覺政治意味濃啊~
    達達和虛無主義竟是對過去不假思索的批評啊!?
    熱愛大地可不是被大地綑綁住啊

  17. 高考作文鼓勵「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平安經》那平實近人的初心是好的,故作高深的《生活在樹上》不應被捧上神枱。

  18. 阅卷专家的改写…

  19. 同意马伯庸说的。难懂=好?

  20. 我在上高三的时候,我们老师说高考批分是 一道题是有两个或三个老师来批。当两个老师批同一个学生的同一道题时,批的分数差距较大的时候。将由第三个老师来批。一般第三个老师是这些老师的总负责人。这个老师批的叫比较详细。 如果前两位老师批的分差距是一或两分时,就算两者的平均分。或者是较低分。

  21.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同时也是人生的一次大考,考生炫技我个人觉得无可厚非

  22. 这篇作文之所以令很多人讨厌,并不是因为一个高中生在这里炫技(装逼),而是当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充斥着大量此类故意不让人读得舒服的文章。艰深晦涩的经典多得很,因为其中原创性的概念和深刻的思辨本就不容易用日常语言表达清楚,就像荒原中初开的小径不可能易行,而后人所做的,应该是把这样的荆棘小道一步步拓宽铺平使更多人可以通过。然而太多的二三流学者,学不来大师的深刻和原创力,又不肯放下身段做通俗化的阐释,却把文字的佶屈聱牙伪装成思想的深刻,以堆砌生僻的典故掩盖原创的缺乏,想方设法在形式上而非实质上标新立异,实在没有什么可推崇之处。

  23. 我不擔心考官的評卷標準失格,也不擔心中國的教育體系墮落。我實實在在擔心這個小孩太快長老以致以後無法長大。

  24. 整个中国的教育体系和高考制度就没有真正鼓励过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满分就是尊重个性吗?如果尊重个性,为什么高考作文不能写诗?

  25.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6. 其实中学生炫技又如何,每个人青年时代都装过逼,我觉得各种负面评论似乎都把他当作一个作家在那儿评判。而至于示范作用,我想有多少人愿意去花那个功夫写这样的一篇文章?要知道,正如马伯庸而言,这并不是机械的堆砌,不是背背东西就能搞定的事情。每年都有满分文章,就浙江也不可能就这一篇满分作文,我不知道有啥可担心的。

  27. 作为应付应试教育顶峰的高考的语文作文,为了得分自然不必在意手段,与其追究【为什么这种文章也能得满分?】,不如思考【为什么阅卷老师会给这篇文章打满分】,把焦点从仅仅只是为了得分的学生上移开,聚焦产生这类文章的社会背景

  28. 生僻字只是生硬的鑲嵌,也是gimmick。「对无法言说的事保持沉默」才是文眼。這種年紀說這種「不要離地」的「樸素」道理,像「剛從墳裏爬出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