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台灣徵信社:因「通姦罪」而蓬勃的「抓姦」產業

29日下午四時,台灣大法官將公布「通姦罪是否合憲」的解釋文。在通姦罪實施之國度,「抓姦」產業因應而生,他們如何替世間男女調查伴侶的外遇證據?

2015年10月14日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一家婚禮公司的工作人員為一對夫婦拍攝照片。

2015年10月14日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一家婚禮公司的工作人員為一對夫婦拍攝照片。攝: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龔雋幃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0-05-28

#通姦除罪化

徵信社,在台灣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常常可在各大媒體版面瞥見他們擠身花邊新聞的身影,「喔,就是那個抓猴(台語,意指抓人外遇)的嘛」。

長期以來,在台灣無論是公車站的廣告區塊、住商大樓外牆或是高速公路旁的T霸看板(T型的巨大廣告看板),幾乎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則相似的廣告:一隻穿著衣服的猴子躡手躡腳地拎著鞋子,景框之外,或上或左,伸出了一隻手準備將猴子抓起。即便原本不太了解「抓猴」意涵的人,因為不斷反覆看到類似廣告,很自然地就會把「抓猴」的意象與徵信社連結在一起,並深深地將其烙印進腦海之中。

所謂「抓猴」,即台語表述抓姦的書面語,根據連雅堂編撰的《臺灣語典》卷三第218條,「扐猴:則捉姦。姦夫曰猴。『集韻』:扐,縛也。按臺人捕猴,必斷其尾,則猴不敢逃入山,恐為同類所噬。捉姦者必割其髮,以示懲罰,則見者以為恥。」即便社會樣貌早已歷經大幅更迭,傳統倫理道德仍以語用的形式滲入現代人的觀念與實作之中。

徵信社替人「抓猴」的歷史,可以上追至80年代。1982年6月18日,台灣聯合報地方版,出現一樁罕見的家庭糾葛:台中江先生和樊小姐婚後育有一子二女,原本夫妻倆一同經營皮鞋店,沒想到樊女竟查獲先生在外有染,她依據先生遭判罰金定讞的判決書向家事法院訴請離婚,法院卻以案發超過六個月為由駁回。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